为什么茶叶采摘后要摊开
摊放是绿茶尤其是名优绿茶加工前必不可少的处理工序。茶叶经过合理的摊放处理可提高茶叶品质。如龙井茶鲜叶经过摊放后炒制,品质优于现采现制的茶叶,主要是因为摊放使鲜叶发生轻微的理化特性变化,如部分蛋白质发生水解,氨基酸含量会增加;结合态的芳香化合物降解为游离态成分,增加可挥发芳香物质,提高香气。随着鲜叶的化学变化,鲜叶的含水量也发生变化,细胞膨压减小,鲜叶脆性降低,鲜叶的可塑性增强。同时由于水分降低,杀青过程蒸发量减少,杀青锅锅温易于稳定,容易控制杀青质量,制成的茶叶颜色翠绿,鲜度好。如果茶叶采摘后未经过摊放即行加工,制成的干茶青气重。含水较多的肥壮芽叶和雨水叶,不经过摊放就加工,茶叶容易褐变,影响茶叶的色泽。
鲜叶摊放时,应按采摘地、品种、采摘时间、老嫩度、晴雨叶分开摊放。鲜叶不宜直接摊放在水泥地面上,应摊放在软匾、篾席或专用的摊放设备上。摊放厚度要适当,春季气温低可以适当厚些。高级鲜叶摊放厚度一般为2~3厘米,一般不宜超过3.5厘米;中档茶叶可摊厚5~10厘米,低档茶叶可以适当厚摊,但最厚不超过20厘米。气候条件不同,摊放叶要有所区别,晴天可以适当厚摊,以防止鲜叶失水过多,影响炒制。雨水叶、上午10时以前采摘的茶叶应适当薄摊,以便加速散发水分。摊放场地和用具要保持清洁卫生、通风良好、不受阳光直接照射。摊放过程应根据天气情况启闭门窗。阴雨天门窗应敞开,以利于水分散发;干燥晴天,门窗应少开,以保持鲜叶的新鲜度。摊放室空气的相对湿度控制在90%左右,室温控制在15~20℃,叶温控制在30℃以内,不可超过40℃。摊放时间不宜过长,一般6~12小时为宜,最长不超过24小时。尤其是当室温超过25℃时,更不宜长时间摊放,尽量做到当天鲜叶当天加工完毕。
鲜叶经过摊放,叶质发软,发出清香,含水量以68%~70%为宜。若鲜叶呈挺直状态,表示失水太少;若芽梢弯曲,叶片发皱,整个芽叶萎缩,表示失水太多,均不符合摊放的要求,摊放过程应该经常观察失水程度。
为什么茶叶水分上下两层
沉底的茶叶一般比较饱满、壮实,吸水过后,密度比水的密度大,因此下沉;浮起来的直接原因主要有:
一是水温问题,热些就会沉得多且快,凉些就慢.二是有些茶天生骨子就轻,如黄山毛峰.三是有些茶由于采摘过密,又施以催长素,茶叶长得很薄,人为造成茶叶骨子轻.三是制作工艺造成的,蓬松的外形比紧结的外形容易浮上去.但是茶叶不会总浮在水面上,刚冲水浮起来是因为茶是干的,叶片中有小气孔,所以浮啦.热水泡了,吸收了水分变重了,就沉下去了.再冲热水,一是因为水流冲击力,另外叶片中残留的一点点小气泡又受热膨胀,给茶叶加大了浮力,有部分能浮起来.如果多冲几次水,茶叶中吸收满水份就浮不上来了
茶叶为什么需要露水
露水是最纯净的水。
它比天花水还要纯净!这种水是地上的湿气在夜间还有早晨低温的情况下水汽凝结成水滴自然附着在植物之上聚集而形成的水,毫无污染。清净异常!
用这种露水泡茶,茶水特别清净香美。《石头记》里的妙玉可是挑剔出了名的贵族小姐,她就对用这种露水泡出来的茶赞美异常,从而对这种水珍爱有加。我也经常收集一些露水来泡茶,用露水泡出来的茶确实比一般的水泡出来的茶要香美醇厚得多!喝起来感觉都不同。
茶叶采摘多有影响吗
茶叶一年四季都可以采摘的,有些茶需要细嫩是采摘,有的需要长老些采摘。一般来说,采摘茶叶的时间只能在清明节前后7-10天内,还规定了9种情况下不能采摘,即雨天、风霜天、虫伤、细瘦、弯曲、空心、茶芽开口、茶芽发紫、不合尺寸等。
茶叶为什么平时不能采摘
喝过绿茶的朋友都知道,绿茶的特点之一就是“鲜爽”。为什么会鲜爽呢?因为绿茶的鲜叶原料都是嫩嫩的芽头,或者是芽头带着刚要长开的嫩叶。这种刚生长不久的茶叶,很好的保留了茶叶的鲜嫩度,因此绿茶喝起来才会这么“鲜爽”、“甘香”。
绿茶对鲜叶的要求,只能用手工采摘的方式才能满足,这样才可以保证质量。而且,绿茶对于茶叶的完整度也有着高要求,手工采摘能够较好的控制茶叶外形的统一性。如果用机器采摘,因为此时茶叶还是处于嫩芽状,身形较小,用机器采摘的话不易控制外观的匀整度,操作起来比较困难。
所以,绿茶大多数都是用手工采摘。
茶叶采摘有什么危害因素
头采春茶主要用来制作绿茶,对于嫩芽的品质要求非常高,必须做到一叶一芯,采摘时动作要轻,手指要向上提,不能掐,以防茶叶根部变红,影响茶的品质。
有的茶叶加工商为了能够收到质量好的嫩芽,特意跑到茶园现场进行守候,并对工人的采摘技术进行指导,确保给出的收购价物有所值。
本文《为什么茶叶采摘有露水》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aizhai-42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