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青茶叶怎么保存最好
茶叶的保鲜不管是绿茶、铁观音、台湾茶甚至于像部分的黄茶和白茶都要放在摄氏零下3度以下。再贵的茶叶,你如果储存在一个星期以后,非常快一个星期以后这茶叶可能就不如非常便宜的茶叶了。也就是说你再好的明前茶,再或者说再贵的茶叶,你如果储存在一个星期以后,非常快一个星期以后这茶叶可能就不如非常便宜的茶叶了。现在一个是注意保存,再一个就是注意合理的去冲泡,这样才能保证他的营养。它也能起到密封的作用,这就是说每一次咱们家里边喝完茶,一定要把它密封住,放在我们冻肉那个冰箱里边,就(即)冷冻室。凤凰春剑绿茶的保管你记住了吗?
绿茶和炒青怎么区分图片
炒青,是指在制作茶叶的过程中利用微火在锅中使茶叶萎凋的手法,通过人工的揉捻令茶叶水分快速蒸发,阻断了茶叶发酵的过程,并使茶汁的精华完全保留的工序。炒青是制茶史上一个大的飞跃。
炒茶叶全过程图片
1.鲜叶摊放:鲜叶摊放与手工炒制一致。一般摊放在竹制器具上,厚度2—3cm,均匀摊放6—8小时至鲜叶萎软即可。
2.炒制准备:新茶机锅腔应用洗洁精清洗,并用清水洗净擦干。接好地线、摆放平稳。再将电源打开预热(电加热新机预热时产生异味属正常现象)。烧炭机应先点燃白炭预热(炭放置要均匀,使锅腔受热均匀)。
3.青锅:起始温度一般在250~260℃(视各茶机及青叶而定)。当实际锅温升至设定温度时,在锅中擦上制茶专用油并用抹布擦匀;然后均匀投入茶叶,一般高档青叶250~300g/锅、中档青叶300~350g/锅,然后开机翻炒;期间逐步加压,一般每半分钟加一次,加压程度主要看炒板(以能带起茶叶、又不致使茶叶结块为宜,不得一次性加重压),锅温应先高后低并视茶叶及时调整(温度一般分三段:第一阶段锅温从青叶入锅到茶叶萎软,一般在1.5分钟左右;第二阶段比第一阶段低20~30℃,到茶叶松手止;第三阶段温度一般在200℃左右,此时是做扁的重要时段,一般恒温炒)为提高扁平度,在杀青4~5分钟,茶叶基本成条、松手,即第三阶段时,增加“磨”的动作,建议在方式“1”和“2”之间看茶叶选择,至茶叶扁平,含水量在30~40%时停机出锅。青锅用时一般7分钟左右。
4.摊凉回潮:青锅叶摊凉,并收拢回潮1~2小时,经簸、拣后即可辉锅。
5.辉锅:一般锅温控制在150~160℃左右(若青锅叶太潮,下锅时可适当提高温度而后再降低温度);均匀投入青锅叶300g左右,然后开机使茶叶自然翻炒1分钟,手感茶叶回软时,适当加压;采用塌炒方式,期间逐步调整加压程度,一般在3.5~4.2指示位置之间,各机稍有差异;炒制2~3分钟时,增加“磨”动作,建议在方式“2”和“3”之间调整,期间适时调整温度;炒至茶叶8—9成干时起锅,进行手工辅助。
炒青绿茶工艺详解图片
炒青
炒青,是指在制作茶叶的过程中利用微火在锅中使茶叶萎凋的手法,通过人工的揉捻令茶叶水分快速蒸发,阻断了茶叶发酵的过程,并使茶汁的精华完全保留的工序。炒青是制茶史上一个大的飞跃。
乌龙茶内质“色、香、味”在做青阶段已基本形成,炒青是个转折工序,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则迅速制止一系列酶促氧化作用,巩固已形成的品质特征。启下是继续散失部分水份,便于
揉烘等整形阶段的操作。炒青工序对于品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特点方法
1·适当高温,先高后低:
炒青过程中,叶温升高,酶促活动迅速增强,在酶的最适宜活动温度20-45度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0度,酶活动性增加一倍,有的资料认为:多酚氧化酶最适宜温度为52度,温度升高到70度,酶钝化和变性,85度左右,酶凝固破坏,为了制止茶青在炒青中迅速红变,应在最短时间内把叶温提高到70度以上,因而炒青应有一定的高温,以白天看到锅底或炒青机筒辟发白,晚间看到发红,即可投叶。投叶后即听到清脆和频繁的“啪、啪”细胞爆裂声。炒青锅温太低,叶子在锅里或机筒中升温慢,停留时间长,炒青叶容易产生不正常的红变,红叶红梗,闷红黄味(俗称地瓜叶味)。
由于乌龙茶采摘较成熟,又经过了做青过程,做青叶含水量低,仅60-64%,比绿茶杀青前鲜叶含水量75-78%低得多,炒青温度太高,则叶子易于焦灼和不均匀,内含物质也不正常转化。因此,乌龙茶炒青温度比绿茶炒青温度低10-20度,在炒青后半段,应降低温度20-40度,以利于操作,防止炒青过度及焦灼。
2·闷炒为主,保持一定的含水量
乌龙茶炒青后还须经多次揉、烘过程,应注意保持炒青叶有一定的含水量,炒青方法要以闷炒为主,稍配以扬炒。闷炒能使炒青叶充分吸收锅的辐射热能,也利用了叶间的水蒸气热能,升温快,受热均匀,在三、四分钟内达到叶温70度以上,扬炒须要五六分钟。闷炒还能加速蛋白质的水解作用,增加氨基酸含量,适当破坏叶绿素,改善了茶汤滋味,但含水量多的炒青叶,应适当配以扬炒,只闷不扬会使叶间水蒸气过多,青草气味不能充分散发,茶叶会带有青味和水闷味,并呈枯黄色。
3·快速短时,程度稍轻:
炒青中采用适当高温和闷炒为主的方法。炒青叶在锅中升温快,三、四分钟叶温可达70度以上,制止了酶促作用
4·掌握适当的投叶量:
炒青中投叶适量,能使翻炒均匀,升温迅速,适当保水,操作方便。安溪乌龙茶炒青的参考投叶量表四-1.
投叶量太多,炒青叶温升慢,翻动不均匀,易继续红变,产生浸润状褐红色,品质下降;投叶量太少,炒青叶不能闷炒,失水多,叶子部分不能翻炒,易焦灼,生产效率低。
5·根据不同的做青叶掌握炒青:
1.发酵程度:发酵程度适当的鲜叶,一般含水量较少,叶尖略干枯,易于焦灼,炒青应稍低温,多闷热,以保持适量水份;发酵不足的应适当高温,闷炒结合扬炒,以散发水份与青气,炒青程度充足。
2.品种:香气高强,叶张薄黄的品种,如黄旦、本山,炒青温度宜稍低,炒青程度略轻,但应及时揉捻和烘焙,青味浓强的肥厚品种,如大叶乌龙等宜适当高温扬炒,程度充足。
3.季节:春茶宜适当高温和炒青充足;夏暑茶锅温可稍低,程序充足,以防在高温气候下,继续发酵变色,秋茶可低锅温闷炒保水,程度稍轻一些。
4.嫩度:成熟度高的做青叶,纤维素多,含水量少,宜低温闷炒为主,程度略轻,较细嫩的做青叶,含水量多,多酚类物质多,应适当高温扬炒,程度充足。以散失较多水份,便于揉捻,同时可减少苦涩味。
6·根据不同的炒青机具掌握炒青:
不同的炒青机具,由于性能不同,为达到适当的失水程度,要注意掌握相应的操作方法。
手工
这是传统的工艺,制高级品种茶叶和部分个体户的使用手工炒青方法,其优点是炒青均匀,闷炒保水程度好,炒青适度容易掌握,能保持炒青后的叶温。手工炒青方法是:做青叶下锅后,立即手抓翻炒,注意青叶均匀翻动,至中间稍有水汽,手感热而汤手,改用两个茶扒(半月形带木柄的木板炒手)炒青,先略抖动一、二下,散发部分水份和挥发青气,随即以双茶扒夹住炒青叶翻动,这时有低闷的细胞爆裂声,临出锅时,再稍微抖动,以使之均匀散水,略炒即可出锅揉捻。
手摇
在炒青锅上配有一个炒青把手,锅筑成斜状,锅辟成内弧形。手摇炒青机工效较高,可与六四式木质揉捻机配套,但炒青时,由于翻抖多,失水也多。因此,需要注意投叶量要适当,翻炒要均匀,转速应掌握快、慢、快。炒青过程中,应注意闷炒,减少叶子在锅中的抖扬散失水份过多,在秋茶或粗老叶炒青时,还可用遮盖灶顶等方法,以减少水份蒸发。
滚筒杀青
以加热滚筒的圆筒方式炒青。青叶在筒中翻炒均匀,每次投叶量多,工效高,使用上应掌握:投叶量适当,太多则翻炒不均,升温慢,炒制时间长,太少则升温快,散失水份多,叶易焦灼,进出叶要快,使炒青程度一致,吸风散热要保持适量的水份结合,含水量多,发酵不足和投叶量多时宜适当吸风,含水量少,投叶量少和发酵充足的炒青叶要少吸风或不吸风。
手工炒茶叶杀青方法图片
茶叶杀青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的一种制茶步骤。杀青的方法可以是手工杀青还有机械杀青,本文就教你怎么对茶叶进行手工杀青。
农家茶采用传统纯手工炒制、工艺不同于机制茶,所以多为农民炒来自家饮用和招待客人用,只有少量的余茶上市。采摘回来普洱茶叶,也叫“茶青”,茶青要挑出老叶、杂草。
锅用旺火烧热,将茶青放入炒制,去除水分,这一步称为“杀青”。
杀青后的茶叶通过有规律地“揉制”使之成型,同时破坏茶叶细胞结构,使之冲泡的时候茶香更浓。“揉制”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过程中要时常翻开散热,不然茶叶会发酵变红,影响品质。“揉制”的时间和次数对于茶的品质有直接的影响,对于农家人来说多年的传承对于时间和次数的把握已经成为一种固有模式。
经过两次杀青、揉制后的茶叶入锅,用文火慢慢烘焙至干燥。
经过两个多小时手工的炒制,农家手工茶就这么制成了。
炒青茶叶的正确方法图解
在家庭中制作茶叶时,炒茶与晾晒是重要的步骤,这会直接影响到茶叶的品质和口感。一般来说,家庭炒茶叶时主要采用“炒青”这一工艺,由于炒制茶叶需要高温处理,所以通常不使用晒青的方式。
具体来说,在家庭炒茶叶时,在采摘回来的茶叶经过摇青和杀青等工序处理之后,需要将其放入炒锅中,通过加热翻炒使茶叶表面脱水,使其微黄。炒制的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的确不需要暴晒。
在完成炒制后,还需要进行一次阴干。将茶叶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一般会在阴凉通风处吊起来或放置在竹篮或布袋中,静置一段时间,使茶叶进一步固化形成。所以家庭炒茶叶不需要暴晒。
本文《炒青茶叶怎么采摘好呢图片》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aizhai-74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