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采摘 > 碧螺春茶叶采摘方式有哪些

碧螺春茶叶采摘方式有哪些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18 20:59 点击96次

碧螺春茶叶储藏方法有哪些

碧螺春的储存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纸包储存法:使用无毒无味的健康食用纸,如牛皮纸,将茶叶包好,然后放入坛或缸中,周围放置一些石灰以防干燥。石灰应定期更换,以保证茶叶的新鲜度。

冷藏储存法:碧螺春茶叶采用三层塑料保鲜袋包装,分层紧扎以隔绝空气,然后放在10℃以下的冷藏箱或电冰箱内储存。久贮年余,其色、香、味跟新茶一样,鲜醇爽口。

热水瓶储存法:找一个未泡过水且密封良好的热水瓶,将茶叶放入瓶中,密封后能够保存很长时间。

陶罐保存法:先用容量较小的储茶具或其他较厚的纸包好茶叶,把茶包沿着陶罐内壁四周摆放,中间放上石灰包。石灰可以吸收湿气,有助于保持茶叶的干燥。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应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阳光直射,将容器放置在阴凉干燥处。

控制温度和湿度,一般来说,最佳储存温度为5-10摄氏度,相对湿度在50%-70%之间。

避免茶叶与其他有强烈气味的物品放置在一起,以防茶叶吸收异味。

定期通风,排除内部积聚的异味,保持茶叶本身的香气纯正。

总之,正确的储存方法对于保持碧螺春的品质至关重要。在储存茶叶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储存方法,并注意储存环境的控制,以确保茶叶的品质和口感得到保持。

碧螺春茶叶采摘方法与技巧

碧螺春的采摘应该遵循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其实碧螺春的采摘时间非常短的,一般从春分开始,到谷雨前后结束,大约也就只有不到一个月的采摘时间。在采摘的过程中通常以一芽一叶为标准,从初展芽头开采,采摘芽长1.6~2.0厘米的茶树鲜叶,因为茶叶形卷如雀舌,称之“雀舌”。炒制一斤碧螺春需要使用6.8~7.4万颗芽头,如果是特别名贵的碧螺春,有时候还能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

采摘回来的碧螺春嫩芽必须应该精挑细选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制作,挑选要求剔出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采茶时节,茶农们都这么安排自己的时间,早晨5-9时进行茶叶采摘,9~15时拣剔,15时~晚上炒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碧螺春茶叶采摘技巧图解

碧螺春茶每年春分前后采摘,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上乘。通常采一芽一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雀舌”。牙为白毫卷曲形,叶为卷曲青绿色,叶底幼嫩,均匀明亮。假的苏州碧螺春叶片肥大,梗多,没有花果的清香味,芽叶长度不齐,呈黄色。

色泽碧绿,形似螺旋,产于早春。外形条索纤细,茸毛遍布,白毫隐翠;泡成茶后,色嫩绿明亮,味道清香浓郁,饮后有回甜的感觉。人们称赞此茶:“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

碧螺春茶采摘时间及方法

碧螺春的采摘应该遵循三大特点:

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其实碧螺春的采摘时间非常短的,一般从春分开始,到谷雨前后结束,大约也就只有不到一个月的采摘时间。

在采摘的过程中通常以一芽一叶为标准,从初展芽头开采,采摘芽长1.6~2.0厘米的茶树鲜叶,因为茶叶形卷如雀舌,称之“雀舌”。

炒制一斤碧螺春需要使用6.8~7.4万颗芽头,如果是特别名贵的碧螺春,有时候还能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

采摘回来的碧螺春嫩芽必须应该精挑细选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制作,挑选要求剔出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

采茶时节,茶农们都这么安排自己的时间,早晨5-9时进行茶叶采摘,9~15时拣剔,15时~晚上炒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制作碧螺春的茶树品种有哪些

碧螺春属于绿茶,是绿茶的名贵品种,同时也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 武夷岩茶属于乌龙茶,品种包括大红袍、肉桂、吕仙茶、洞宾茶、水仙、武夷奇种、白鸡冠、乌龙等,多随茶树产地、生态、形状或色香味特征取名。其中以“大红袍”最为名贵。大红袍也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 普洱茶属于黑茶,是黑茶比较有名气的一个品

碧螺春茶叶什么时候开始采摘

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好。在春夏季节,喝碧螺春茶,味道是最鲜爽的。另外,上午喝碧螺春茶,有开胃提神的作用,饭后1小时喝碧螺春茶,有助于消化和促进新陈代谢。

本文《碧螺春茶叶采摘方式有哪些》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aizhai-34143.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