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采摘的白茶茶叶怎么炒制
不是所有的新鲜茶叶采摘后要经过淘洗再炒制,根据茶叶的种类不同,所制作的方法也不同,分别是:
1、绿茶:绿茶的工艺流程为杀青→揉捻→干燥。
2、红茶:红茶的工艺流程为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3、乌龙:乌龙的工艺流程为茶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
4、黄茶:黄茶的工艺流程为杀青→揉捻→闷黄→干燥。
5、黑茶:黑茶的工艺流程为杀青→揉捻→渥堆→干燥。
6、白茶:白茶的工艺流程为萎凋→干燥
白茶如何炒制
炒白茶是一项需要技巧和耐心的工作。首先,将白茶用温水洗涤干净,然后晾干,使其保持自然的干燥状态。
接着,将白茶放到一个干燥、通风、无异味的容器中。取适量茶叶放进干锅中,用小火慢慢炒,同时要不断搅拌,防止焦糊。当茶叶呈黄色时,可以关火了。
最后,将白茶放进容器中,让其自然冷却,使其散发出浓郁的茶香和清新的口感。炒白茶的技巧在于火候的掌握和搅拌的均匀,才能保证茶叶的质量和口感。
白茶采摘后如何炒制
1、采摘,
安吉白茶应分批多次早采、嫩采、勤采、净采,明前茶要求一芽一叶。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
2、摊放,
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避免阳光。摊放目的,一是提高安吉白茶品质。二是便于炒制,摊放时间手抓柔软为宜。
3、杀青,
高温杀青,先高后低,通过高温250-300℃左右,破坏酶的活性。防止红梗、黑梗。茶叶下锅后听到炒芝麻似的爆声即为杀青适温。投叶量:七槽每锅1.6斤,时间2分钟。
4、理条,
杀青后,逐步提高转速,锅内温度降低,时间3分钟。
5、烘干,
初烘:烘干机温度100 ℃左右, 时间:10分钟。摊凉:15分钟。复烘:温度80-90℃,低温长烘。
6、保存,
茶叶干茶含水分控制在6%以内,放入冰库,温度0-5℃。冰库取出的茶叶三小时后打开,进行包装。
白茶炒茶教程
茶黑是因为水分过多,保持温度,快速蒸发水汽,茶叶就不会发黑。炒茶方法
炒茶当地茶农概括为三句话:“第一锅满锅旋,第二锅带把劲,第三锅钻把子。”生锅主要起杀青作用,锅温180-200℃,投叶量0.25-0.5公斤,叶量多少视锅温和操作技术水平而定。炒法是用炒茶帚在锅中旋转炒拌,叶子跟着旋转翻动,均匀受热失水,要转得快,用力匀,结合抖散茶叶,时间约1-2分钟。待叶质柔软,叶色暗绿,即可扫入第二锅内。二青锅主要起继续杀青和初步揉条的作用,锅温比生锅略低。因茶与锅壁的摩擦力比较大,用力应比生锅大,所以要“带把劲”,使叶子随着炒茶扫帚在锅内旋转,开始搓卷成条,同时要结合抖散茶团,透发热气。当叶片皱缩成条,茶汁粘着叶面,有粘手感,即可扫入熟锅。熟锅主要起进一步做细茶条的作用,锅温比二青锅更低,约130-150℃。此时叶子已经比较柔软,用炒茶扫帚旋炒几下,叶子即钻到把内竹枝内,有利于做条,稍稍抖动,叶子则又散落到锅里。这样反复操作,使叶子吞吐于竹帚内外,把杀青失水和搓揉成条巧妙地结合起来。这与炒青绿茶先杀青后揉捻的制茶技术显然不同,既可以利用湿热条件下叶子较柔软,可塑性好的机会,促进粗老叶成条,又可以克服冷揉进断梗、碎片、露筋等弊病。炒至条索紧细,发出茶香,约三四成干,即可出锅。
白茶炒茶叶炒成什么样子
一般将7两左右的青叶丢进锅内,大手按在茶叶上转一圈再拿起,在空中抖松,待茶叶全部落到锅底,再次重复之前的动作。在100度的高温下,必须在4分钟内完成杀青工作。
理条的手法和杀青的手法完全两样,温度也低。双手同时将锅里的茶叶向前推,再用力向身前拢,双手抓起后在空中慢慢抖落,重复三五分钟后起锅。将茶叶放在竹匾上揉。揉的时候要按照一个方向使劲,不能一会顺时针、一会逆时针,如果这样的话,茶叶就会乱,甚至叶片被揉破。
手工炒茶,靠的就是一双手、一口锅。手贴着锅炒茶,看似简单,其实手法复杂。从杀青、理条、初烘、摊凉到复烘,一道道工序做下来,拿捏茶叶的手法各不相同。有时转圈,有时前后使劲,有时左右搓。杀青理条用搭、压、抖、甩等手法初步造型,炒制手法有抖、掳、抓、扣、掀、压、推、磨等手法。
白茶炒茶叶的步骤和方法
1:炒青是指在制作茶叶的过程中利用微火在锅中使茶叶萎凋的手法,通过人工的揉捻令茶叶水分快速蒸发,阻断了茶叶发酵的过程,并使茶汁的精华完全保留的工序。晒青,顾名思义,就是经过日晒干燥的毛茶,晒青指的是毛茶的干燥方式
2;白茶按工艺分属于绿茶的一种
3:白茶从茶叶的形状上分为:“凤形”安吉白茶、“龙形”安吉白茶,前一个是烘青绿茶,后一个是炒青绿茶。而题主说的晒青一般是乌龙茶、普洱茶、白茶制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总结,安吉白茶制作过程中可能有烘青或炒青环节
本文《新采摘白茶如何炒茶叶》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aizhai-32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