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采摘 > 为什么茶叶要采摘一心两叶

为什么茶叶要采摘一心两叶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19 21:15 点击87次

为什么茶叶的采摘都是一芽几叶

一是指采摘的标准:有统一的标准有利于茶叶的加工,这样成品茶的质量就更好。

二是指采摘的嫩度:也可以说是茶叶的成熟程度,芽是最嫩的,一芽二叶相对就要老一些。

不同的茶叶有不同的采摘标准:如龙井茶,要求采一芽一叶初展,竹叶青就采单芽,而铁观音采摘要求鲜味比较成熟,俗称开面采。那时芽就如米粒一般大小了,所以一般不讲一芽几叶,而说对夹叶,或者说采三叶,四叶。

植物生长是有周期性的,芽长到一定高度,就不再找高,而是叶子开始越长越大,那时芽就变成一小点了,乌龙茶就要求在这个时期采茶。要是采早了,做出来的茶会苦涩,采晚了,茶汤味道就薄,不耐泡。

茶叶为什么要采一芽一叶

茶叶一叶一芽叫:旗枪茶。

旗枪是绿茶的一种,旗就是叶,枪指的是一个芽,合起来就是一芽一叶,是浙江省的特种扁形炒青绿茶之一,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和余杭、富阳、萧山等县市,因该茶经开水冲泡后,叶如旗,芽似枪,因此而得名。

为什么茶叶采摘后要摊开

摊放是绿茶尤其是名优绿茶加工前必不可少的处理工序。茶叶经过合理的摊放处理可提高茶叶品质。如龙井茶鲜叶经过摊放后炒制,品质优于现采现制的茶叶,主要是因为摊放使鲜叶发生轻微的理化特性变化,如部分蛋白质发生水解,氨基酸含量会增加;结合态的芳香化合物降解为游离态成分,增加可挥发芳香物质,提高香气。随着鲜叶的化学变化,鲜叶的含水量也发生变化,细胞膨压减小,鲜叶脆性降低,鲜叶的可塑性增强。同时由于水分降低,杀青过程蒸发量减少,杀青锅锅温易于稳定,容易控制杀青质量,制成的茶叶颜色翠绿,鲜度好。如果茶叶采摘后未经过摊放即行加工,制成的干茶青气重。含水较多的肥壮芽叶和雨水叶,不经过摊放就加工,茶叶容易褐变,影响茶叶的色泽。

鲜叶摊放时,应按采摘地、品种、采摘时间、老嫩度、晴雨叶分开摊放。鲜叶不宜直接摊放在水泥地面上,应摊放在软匾、篾席或专用的摊放设备上。摊放厚度要适当,春季气温低可以适当厚些。高级鲜叶摊放厚度一般为2~3厘米,一般不宜超过3.5厘米;中档茶叶可摊厚5~10厘米,低档茶叶可以适当厚摊,但最厚不超过20厘米。气候条件不同,摊放叶要有所区别,晴天可以适当厚摊,以防止鲜叶失水过多,影响炒制。雨水叶、上午10时以前采摘的茶叶应适当薄摊,以便加速散发水分。摊放场地和用具要保持清洁卫生、通风良好、不受阳光直接照射。摊放过程应根据天气情况启闭门窗。阴雨天门窗应敞开,以利于水分散发;干燥晴天,门窗应少开,以保持鲜叶的新鲜度。摊放室空气的相对湿度控制在90%左右,室温控制在15~20℃,叶温控制在30℃以内,不可超过40℃。摊放时间不宜过长,一般6~12小时为宜,最长不超过24小时。尤其是当室温超过25℃时,更不宜长时间摊放,尽量做到当天鲜叶当天加工完毕。

鲜叶经过摊放,叶质发软,发出清香,含水量以68%~70%为宜。若鲜叶呈挺直状态,表示失水太少;若芽梢弯曲,叶片发皱,整个芽叶萎缩,表示失水太多,均不符合摊放的要求,摊放过程应该经常观察失水程度。

为什么不让采摘一芽茶叶

用指甲掐的话,会挤压断面,造成茶叶的细胞壁破损,茶叶汁水被挤出来。

存在于细胞壁中的氧化酶类物质便会被挤出与儿茶素等物质汇合,会促进茶叶中的儿茶素、多酚类、氨基酸等物质很快在空气中发生氧化反应,这是一个化学反应,俗称“发酵”。

外在的表现就是茶叶发酵的部位会变成桐红色,味道也会变,影响干茶口感,你冲泡后看到个别茶叶的根部是黑红色的,就是由于采茶不规范造成的。

老茶叶采摘一般是几片叶

从一个大致的情况来说是茶叶鲜叶含有75-80%的水分,所以说4-5斤鲜叶出一斤干茶是比较正常的,波动大的话和气候及采茶时间,也就是气候湿度,湿度大的时候肯定含水量高,一斤茶需要的鲜叶量就多,比如说春茶季节一般比比秋茶湿度高,夏茶也要看天气,一天中的采茶时间也分上中下午,不同的时间会有所差别。

茶叶一心两叶还是一心一叶好

茶树一芽一叶和一芽两叶的区别,采摘的标准不同价格也就不同,当然不同采摘等级的茶除了品相高低以外口感也会不一样,正常来讲采摘等级越高口感,香气等方面会越出色。在有关部门发布的绿茶等级标准中对于鲜叶的等级也有比较明确的划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不同采摘等级的绿茶在口感等方面出现区别呢?下面我们从鲜叶芽叶营养变化中解密:

01茶多酚的变化

鲜叶中水溶性部分含量最多的是茶多酚,茶多酚对茶叶色、香、味都有很大的影响。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是其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关数据显示:一芽一叶为27.15%,一芽二叶为25.31%,一芽三叶为23.60%,依次减少。

儿茶素的含量,一芽一叶为14.68%,一芽二叶为13.93%,随着新梢老化而含量递减。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无论是茶多酚还是儿茶素,在一芽一叶中含量都有所升高,一芽两叶其次。

这也就是为什么红龙丹心要求“一芽一叶”

因为茶多酚的含量对茶叶色、香、味都有很大的影响。

02氮化合物含量的变化

第一叶为26.06%,第二叶为25.62%,依次减少。此外经常喝日照绿茶的茶友都清楚,越为细嫩的绿茶中白毫越多,也越鲜爽,这主要就是受茶叶中氨基酸的占比影响,越粗的绿茶白毫越少,鲜爽度也越低,绿茶中氨基酸的含量是与茶叶的采摘等级呈正比的。茶叶中的氮化合物主要包括蛋白质、氨基酸、咖啡碱等,这些物质与茶叶品质,尤其绿茶品质密切相关。

03氮化合物含量的变化

茶叶中的氮化合物主要包括蛋白质、氨基酸、咖啡碱等,这些物质与茶叶品质,尤其绿茶品质密切相关。

第一叶为26.06%,第二叶为25.62%,依次减少。

所以一芽一叶中的蛋白质含量是最高的。

04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

茶叶中的碳水化合物是光合作用的产物。随着梢龄的增长,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呈现为一个由少到多的积累过程,鲜叶越老,碳水化合物含量越多,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与茶叶品质呈负相关。

从不同叶位内质含量综合来看,一芽一叶品质是较高的。

本文《为什么茶叶要采摘一心两叶》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aizhai-100988.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