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山小种红茶,或许你会因为它奇怪的名字而感到错愕或疑惑。但其实正山小种红茶一直以来都风靡整个世界,就连英国诗人拜伦也曾在他的作品之中称赞正山小种红茶。从欧美等国流行而来的“下午茶”就是由正山小种红茶改良而来,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正山小种名字是怎么来的吧!
正山小种名字由来
世界上红茶的发源地,就在武夷山,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密布,空气清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正山小种工艺几百年的精益求精,形成了其自身不可自制的品质特点,其工艺程序,传到印度,即为大吉岭红茶,国内的滇红、祁红、各地的工夫红茶,演变成当地特产,但品质特点,又和正山小种存在差别。在清代,就有外地茶叶冲假仿制成小种红茶,谋取高利,为了区别山场的不同,所以在小种红茶之前,加了正山两字,以示正宗。
正山小种口感特征
干茶色黑、条形紧实;香气显桂圆汤香(加烟),工艺品质好的,有带蜜香有韵,清甜;汤色以澄黄油亮为好;滋味,桂圆汤香,顺滑柔糯,久泡仍清,回甘清甜,带凉意,不苦不涩无杂味,叶底,鲜活。
正山小种红茶制作工艺
一、初制工序
茶青-萎凋-揉捻-发酵-过红锅-复揉-薰焙-复火-毛茶。
1、萎凋:小种红茶的萎凋有日光萎凋与加温萎凋二种方法。桐木关一带在揉茶季节时雨水较多,晴天较少,一般都采用室内加温萎凋。加温萎凋都在初制茶厂的“青楼”进行。
“青楼”共有,二、三层只架设横档,上铺竹席,竹席上铺茶青;最底层用于薰焙经复揉过的茶坯,它通过底层烟道与室外的柴灶相连。在灶外烧松材明火时,其热气进入底层,在焙干茶坯时,利用其余热使二三楼的茶青加温而萎凋。
日光萎凋在晴天室外进行。其方法是在空地上铺上竹席,将鲜叶均匀撒在青席上,在阳光作用下萎凋。
2、揉捻:茶青适度萎凋后即可进行揉捻。早期的揉捻用人工揉至茶条紧卷,茶汗溢出。现均改用揉茶机进行。
3、发酵:小种红茶采用热发酵的方法,将揉捻适度的茶坯置于竹篓内压紧,上盖布或厚布。茶坯在自身酶的作用下发酵,经过一定时间后当茶坯呈红褐色,并带有清香味,即可取出过红锅。
4、过红锅:这是小种红茶的特有工序,过红锅的作用在于停滞酶的作用,停止发酵,以保持小种红茶的香气甜纯,茶汤红,滋味浓厚。其方法是当铁锅温度达到要求时投入发酵叶,用双手翻炒。这项炒制技术要求较严,过长则失水过多容易产生焦叶,过短则达不到提高香气增浓滋味的目的。
5、复揉:经炒锅后的茶坯,必须复揉使回松的茶条紧缩。方法是下锅后的茶即趁热放入揉茶机内,待茶条紧结即可。
本文《正山小种名字是怎么来的》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zhegnshanxiaozhong-5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