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的野生红茶
苏红工夫,产于紫砂之乡——江苏宜兴。宜兴自古是茶乡,在唐宋时就出产贡茶:阳羡茶(宜兴古称阳羡)。
宜兴红茶,跟越红一样创制晚,最初也是为了出口苏联,生产条形毛茶,命名为“苏红毛茶”。
后来随着国内红茶消费的兴起,原来的“苏红毛茶”走上了“精制加工”之路,推出了“竹海金茗”等红茶产品。
在2019年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宜兴红茶和洞庭碧螺春作为江苏唯二的茶叶品牌登上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榜。宁红的“宁”指的是江西修水县,修水位于江西西北边隅,古属义宁州,所产红茶称宁州红茶,简称宁红。
修水产茶历史悠久,宋朝时,所产双井茶即为当时名茶,欧阳修、黄庭坚等名人都曾作诗宣传。
宁红生产始于清朝道光年间,那时主要销往海外,年产量最高时达到一万吨,换来白银万两。
宁红锋苗挺拔,色乌光润,香高持久似祁红,茶汤醇厚甜和。
宁红工夫除了常见的条形茶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束形茶——龙须茶。
越红是浙江的工夫红茶,它主要产于绍兴、诸暨一带。
越红创制时间较晚,新中国成立之初,珠茶外销受阻,为适应向苏联及东欧国家出口红茶的需求,才在绍兴等地改绿制红。
越红秀丽细紧,茶汤醇和顺滑,汤色黄亮,香气没有大叶种红茶那种霸道,淡而清雅,适合细细品味。
古树红茶正山小种
古树红茶好,外形肥硕比较油润,色泽铁青带褐色,因味宋岩熏制的原因,茶叶还带有灰黑色,冲泡后茶汤红艳,色泽明亮,还有着非常浓烈的香味,味道醇厚。
野生正山小种红茶特征
正山小种是中国红茶中的一种,它有独特的口味和特点。以下是正山小种口味的主要特点:
1. 香气浓郁:正山小种茶叶具有浓郁的花果香气,常常带有烟熏和焦糖的味道。这使得它成为了许多红茶爱好者钟爱的选择。
2. 独特的“云雾感”:正山小种所产地福建省武夷山区域常年云雾缭绕,茶树生长在高海拔、湿润的环境中。这样的气候条件赋予了正山小种茶叶一种独特的“云雾感”,使其具有清新、柔和的口感。
3. 带有琥珀色:冲泡后,正山小种茶汤通常呈现出明亮而醇厚的琥珀色,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4. 口感丰富:正山小种具有较高的油脂含量,因此口感丰富且滑润。它通常带有一定程度的甜度,并展现出浓郁、醇厚、圆润、持久的口感。
5. 醇和平衡的滋味:正山小种不仅具有浓郁的香气,也有深厚的口味。它通常带有一定的柔和甜度,且酸、苦、甘、涩四个味道之间相对平衡。
正山小种茶非常适合用于早晨或下午茶时间享用,特别是搭配一些点心或糕点。无论是新手还是红茶爱好者,都可以品尝到其独特的风味和口感。
福建红茶手工正山小种
福建红茶有正山小种、烟小种、金骏眉、铜骏眉、大赤甘、白琳工夫茶、政和工夫茶、坦洋工夫茶等,福建自古便是产茶大省,其生产的茶叶主要涵盖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四大品种,其中以武夷岩茶、铁观音、正山小种、金骏眉、福鼎白茶尤为显著。
正宗红茶正山小种产地
正山小种中的正山指的不是地名,正山指的是正山小种的正宗产地,当地称为本山,特指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的地理范围,即星村镇桐木村,桐木村其下又有江墩、桥下、龙渡、庙湾、华光庙、潭溪洲、挂墩、三港、关坪等自然村或村民小组。正山小种的含义:
这一说起正山小种,大家一定想到,桐木关的正山小种最为正宗。可是大多数人对正山小种的“正山”二字不理解,按字面上说就是以桐木关为中心方圆大约50公里以内的茶都可以称之为正山。“正山”指的是桐木及与桐木周边相同海拔;相同地域;用相同一种传统工艺制作;品质相同,独具桂圆汤味的统称“正山小种”,“正山”既指正确正宗的意义,而“小种”是指其茶树品种为小叶种,且产地地域及产量受地域的小气候所限之意;故“正山小种”又称桐木关小种。
江西正宗野山红茶
凤庆县大寺乡平河村的野生红最正宗。
这并不是说其他地方没有荒野红茶。只是跟平河村相比,其他地方凤庆大叶种原生荒野红不集中连片,制茶工艺不成熟。平河村的荒野红茶树最集中连片,相对来说,荒野红制作工艺也成熟。许多大茶厂要做荒野红也会从大寺平河采购鲜叶,或者直接在当地设制初制所和茶叶基地。除了平河,大寺乡德乐村有大片荒野茶。3200年茶祖所在地的小湾镇也有大量的荒野茶能制作荒野红。但是论及开发程度,远远不如平河村。平河村不仅野生茶多,栽培型凤庆大叶种古树茶也不在少数。是临沧不多的连片古树茶保护群落之一。
本文《江西野生红茶正山小种》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hongchawenhua-94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