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炎凉,物有盛衰,如今的红茶重又走俏。会客,送礼,谈生意,消积食,文人雅聚,职场攻关,随处可见红茶的倩影。红茶的浓香亮色,含蕴殊深,飘洒着文化气息,闪耀着历史光泽,那红茶是怎么制作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红茶加工工艺
1、采摘
现采现制,以保持鲜叶的有效成分。
2、萎调
将采下的鲜叶晒在鲜簟上,在日光下凉晒至颜色暗绿色。
3、揉捻
将萎调后的生叶人工揉成条状,适度揉出茶汁。
4、发酵
将揉捻叶置于木桶或竹篓中,加力压紧,盖湿布在日光下焐晒,并散发茶香,即成毛茶湿坯。发酵是红茶制作的独特阶段,是决定祁红茶品质的关键,发酵室温控制在30度以下,经过发酵叶色转红,形成祁红茶红叶红汤的品质特点。
5、烘干
将湿坯用太阳晒,遇阴雨天用炭火烘焙,至五、六成干,俗称毛茶。
6、筛分
在大茶间、下身间、尾子间分3个地理进行,全过程要经过不同型号茶筛十余种,分出各号头茶。
7、拣剔
将筛分过的各号茶中的轻片、破片、黄片、茶梗和杂物等手拣剔除。
8、包装
所有的工序完成以后,外采用木箱,内用锡箔纸,进行包装封存。
红茶制作过程火气较重
红茶的制作步骤为萎凋→揉捻→发酵→烘焙→复焙,在这个过程中,其烘焙中的干燥过程导致其茶性温热与否。许多红茶干燥温度毛火高达120℃,足火高达100℃。这样的高温一定程度上会使制得的茶叶茶性燥热,品饮时可能会感受:上头、喉咙干等。红茶的高温制作过程除了干燥过程,还包括高温提香,从而产生高火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红茶茶性偏热。
而部分红茶茶性偏温,因其采用的烘干温度较低,相对高温高火的热性红茶来说,火气会相对较低。比如滇红的烘干温度多为60℃左右,新茶火气较高温干燥红茶为低。品饮后不会出现明显的燥感。当然也不会导致上火。一般来说红茶,在制作完成的初期,火气都会相对较重,通过一段时间的存放(适当的存储条件下),可以降低火气。因此建议大家购买新制得的红茶都应存放几个月再喝。当然,不同的感受既与茶叶性质差异有关,也和品饮者自身体感的敏感程度有关。
中国是红茶的故乡
红茶诞生于中国,400多年走过的历程,也是红茶火种根植中国,向世界传播的过程。它自1610年走出国门,远渡英伦,曾在欧美国家掀起一股"红色旋风",以它的香醇与甜美俘虏了王公贵族的身心。时光流转,时隔数百年,它历经沧桑,如今又在它的故乡中国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成为人们杯中那一抹红艳的亮色和一缕隽永的茶香。
本文《红茶做茶工艺流程》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hongchawenhua-5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