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文化 > 红茶 > 野生红茶挑选标准表(野生红茶等级划分标准)

野生红茶挑选标准表(野生红茶等级划分标准)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09:27 点击78次
陆羽
茶学博士

专注各种茶知识、养生、茶艺茶道等茶文化20余年...

野生红茶等级划分标准

红茶分为初制红毛茶,精制功夫红茶。

毛茶以原料采摘等级大致分为: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一芽三叶

精制功夫红茶用精制机械筛分,大约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黑条,大中小片茶,高碎

野生红茶审评标准方法

谢邀!茶叶的感官审评是非常简单便捷的方法,只是对专业人员的技能要求比较高。当然实验数据也可以说明一些问题,只是需要耗材、专业设备等,成本要更高,需要的时间周期也较长。目前茶行业内还是以感官审评为主的。

野生红茶的特点

1、红格,是2000多亩古茶园中的“异类”,生长平均海拔在1800米以上,树龄超过1000 年。叶子和嫩杆偏向紫红色、深红色、淡红色。

2、香气高,采下的鲜叶香气,直接闻,比普通古树要显著的多。开汤冲泡,新鲜梅子果香、花草香、花蜜香很浓郁!

3、滋味醇严,新茶冲泡基本无涩,但是厚重强劲的茶气非同一般,几泡就直冒汗。

4、内质强大,耐冲泡,新茶冲泡50余泡没有任何问题,50泡以后还可以再煮着喝,甜润、清爽,舒展。

5、红格古树就是千年前的茶王、茶种树。是真正的茶树一代,处于驯化和放养的边缘,因此滋味、香气、当然要区别于其他古茶树。

6、红格古树千年萌一芽,一芽润千年。新茶入口,除了感受到他浓烈的香气、醇严浓烈的茶气之外,你还可以深深感受到他厚重的甜润、润腔、润喉、润嗓,润万物。一润千年,打开喉咙,舒展万物。茶汤入口,他这个润会随着强劲的茶气、香气、内劲,输送到胃、肠,以及全身的毛孔,让你全身都得到油润感,以及发轻汗的舒展。

野生红茶好不好

喝野生红茶的好处:

1. 茶叶品质更佳:野生红茶采摘的是自然生长的茶树叶,不经过人工培育和化学农药处理,因此更加纯净天然,茶叶中的有效成分更加丰富。

2. 茶汤口感更好:野生红茶的茶叶叶片更加茂盛,富含营养,泡出的茶汤口感更加鲜爽、芳香,喝起来更加舒适。

3. 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野生红茶中富含茶多酚等多种有效成分,有助于调节体内的代谢、增强免疫力、减肥等作用。

喝野生红茶的坏处:

1. 价格较高:野生红茶一般都是自然生长的茶树叶,采摘和加工成本较高,因此售价一般都较高。

2. 储存不易:野生红茶没有经过化学处理,易受到霉菌和虫害的侵害,储存不当容易变质,因此需要注意储存条件。

3. 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问题:野生红茶普遍不经过农药和化肥处理,但也存在一些可能污染的因素,如空气和土壤污染等。因此,购买野生红茶需要选择正规的商家和品牌。

红茶的挑选方法

一是看干茶。

小种红茶是一种条形红茶,在外形上具有条索肥壮、紧结圆直、色泽乌润的特点。工夫红茶也呈条形,条索紧结多锋苗、色泽乌褐油润、多金毫。红碎茶外形都是颗粒状,因品种不同,品质有一定差异。大叶种红碎茶,外形颗粒紧实,金毫显露;中小叶种红碎茶,外形颗粒紧结重实,色泽油润,金毫甚少。

总的来说,条索紧结、完整干净,无碎茶或碎茶少,色泽乌黑油润的红茶质量好;反之,条索粗松、匀齐度差,碎茶、粉末茶较多,甚至还带有杂物的红茶质量次。

二是看红茶的内质特征。

小种红茶具有纯松香和滋味醇厚的特征,工夫红茶香气鲜嫩甜香,滋味醇厚甘爽,汤色红艳明亮,叶底细嫩显芽,红而匀亮。红碎茶香高持久,滋味浓厚鲜爽,汤色红亮。看红茶的内质特征要通过嗅香气、看汤色、尝滋味、看叶底这4个环节来把握:

嗅香气——优质红茶冲泡后会有甜醇的馥郁香气,劣质红茶则香气不明显或夹杂异味。有青涩味、陈味、霉味的,就可以判定为劣质茶。

看汤色——汤色红艳,杯内茶汤边缘形成金圈的为优,汤色欠明的为次,汤色深浊的为劣。茶黄素是构成红茶茶汤“亮”的主要成分,也是形成“金圈”的主要物质。茶黄素含量越高,汤色的明亮度越好。“金圈”越明显、越亮,红茶的品质越是上乘。

尝滋味:优质红茶的滋味主要以甜醇为主,小种红茶具有醇厚回甘的滋味,功夫红茶以鲜、浓、醇、爽为主。优质红茶茶汤入口,浓郁醇厚,清冽甘甜,不腻口,唇齿生香,让人迷恋。劣质茶会有苦涩滋味,久化不开。总的来说,红茶滋味醇厚的为优,滋味苦涩的为次,滋味粗淡的为劣。

看叶底:叶底明亮的质量好,叶底花青的为次,叶底深暗多乌条的为劣。

如何挑选红茶的标准

1、茶形,品质好的红茶条索紧直匀齐,品质差的红茶条索松散不完整;

2、茶香,品质好的红茶冲泡后甜香浓郁,品质差的红茶冲泡后异杂味较重;

3、茶汤,品质好的红茶冲泡后茶汤红艳明亮,品质差的红茶冲泡后茶汤色泽浅明深浊。

本文《野生红茶挑选标准表(野生红茶等级划分标准)》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hongchawenhua-179326.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