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文化 > 红茶 > 大金针野生红茶

大金针野生红茶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07:30 点击65次
陆羽
茶学博士

专注各种茶知识、养生、茶艺茶道等茶文化20余年...

大金针红茶简介

金针红茶的制作方法如下:

1、新茶采摘:大金针的采摘最佳时间为3~5月,这时的采摘量较高,鲜叶具有嫩度高、净度高、物质含量丰富等特性,制成的茶叶拥有浓醇、耐泡、香高等特点。芽叶要求新鲜完整,防止挤、压、折损伤。

2、萎凋

金针红茶的萎凋主要采用室内自然萎凋。萎凋室要求地势凉爽,南北方向,四面通风,门窗多容易开闭,以使空气流通,便于控制湿度和空气,最适宜温度22℃左右,空气相对湿度70%0左右,鲜叶摊放在萎凋架的萎凋帘上。在正常情况下,一般需18-24h即可完成萎凋,在温度较高、相对湿度低的条件下,萎凋时间可缩短到10-12h,在阴雨低温时萎凋时间有时长达36至40h。应注意上下翻叶动作要轻,以免鲜叶损伤红变,地面和萎凋帘要保持清洁,摊叶的厚薄要均匀。

3、揉捻

揉捻室温度一般要求在20-24℃,相对湿度85-90%,并避免阳光直射,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采用55型揉捻机,每桶装叶量35-40kg,揉时为60min左右,其压力掌握方法为:不加压(30min)--轻压(15min)--重压(l0min)--松压(5min)

4、发酵

发酵是在发酵室进行,将揉好的茶摊在框内,摊叶厚4cm左右,不需加压,不需翻拌,保持疏松通气。一般发酵时间春茶3-5h,夏茶1-2h,但发酵因条件特别是气温的变化,时间要灵活掌握,特种坦洋工夫红茶发酵程度比正常红茶稍偏轻。发酵适度的特征是叶色基本上变为新铜红色,一般红中带黄,青色消失,发出浓厚的苹果香气乃至桂花香气,叶脉及汁液泛红。发酵不足,叶色不红,香气不纯带青草气,汤色泛青,叶底花青,滋味苦涩。发酵过度则香气低闷,汤色叶底红暗,滋味平淡。发酵完成后,如果烘干设备不足,应立即将发酵叶薄摊于阴凉处,以免发酵过度。

5、干燥

金针红茶可以采用二次烘笼人工干燥,中间摊凉一次,以杂木炭为燃料。1、明火高温初烘。以焙蒂烫手为宜,茶叶厚度2cm,时间15至20min,每分钟进行翻拌一次。2,暗火低温复火。以焙蒂灼手为宜,厚度4cm,时间30min,每10min翻拌一次。每次翻拌时,焙笼须离开焙穴,轻拿轻放,防止茶叶片末下落燃烧,使茶叶产生焦味。焙至闻到甘甜清香,干茶手捏有刺手感,干度达到93%即可。

很像大金针的红茶

金针白莲(原名“白针金莲”)是云南普洱茶的一种,为云南勐海茶厂首创,属普洱熟茶。其配方源自云南历史名茶“女儿茶”,采用高级别的茶青,配以勐海大益精湛发酵技术制成。因该茶芽头显露,金毫突出。且其芽紧细似针,是为“金针”;色泽栗色泛灰白,透荷香之气,独具“莲韵”,是为“白莲”。故名之为“金针白莲”。

这种茶最早以散茶形式加工制成,而后压制成饼,以更有利于存储。该茶冲泡之下,汤色红艳、透亮,莹如玛瑙;滋味甘醇、顺滑、细腻,陈香纯正,独显荷香莲韵。正因为它芽头显露,金毫突出,发酵适中,荷香飘逸,回韵悠长,且汤色红亮,滋味纯正甜爽,产量少,所以倍受青睐,历年来被茶友视为普洱中的珍品。正如深爱之的茶友赋诗所论--“喉润浮灵岫,齿香过清风”。

金针白莲普洱茶简介

金针白莲普洱茶,以云南大叶种细嫩晒青毛茶为原料,采用现代普洱茶发酵工艺精心制造,独具品饮与收藏价值。由于“金针白莲”用料细嫩,芽茶较多显毫,风味特别,被普洱茶爱好者美称为“现代女儿茶”。

金针白莲产品,外形条索肥嫩匀齐,芽茶较多,细芽紧细似针,金毫突显,是为金针,肥壮芽茶紧结显毫,干茶色泽栗色泛灰白,是为白莲。其内质汤色红艳;滋味甘醇、顺滑、细腻。香气陈香,具荷香。

“金针白莲”释义:细芽紧细似针,金毫突显,是为“金针”。肥壮芽茶紧结显毫,干茶色泽栗色泛灰白光,滋味醇滑,香气荷香,具“莲韵”,是为“白莲”。故名“金针白莲”。

“金针白莲”产品特征:条索:肥嫩,芽茶较多。色泽:栗色泛灰白光整碎:匀齐汤色:红艳滋味:甘醇、顺滑、细腻。香气:陈香,显荷香。

大金针属于红茶么

大金针属于红茶类,是滇红茶下的一个细分品种,顾名思义,它是由滇红茶的大叶种芽头或一芽叶为原料制成,主要产自于云南临沧的凤庆,是在工夫滇红茶的基础之上,采用新技术创制而成,由于外形似金针,故被称作大金针。

大金针红茶什么口感

红茶

红茶。大金针是滇红茶中的一个品种,滇红大金针的选料颇为讲究,极品滇红金大针通常以一芽鲜叶为原料,较低档次的滇红金针通常也以一芽一叶为原料。滇红茶是在云南广泛种植的一种茶叶,其又叫云南红茶。

滇红大金针茶其实就是镇江红茶中的一种品质优良、茶味馥郁的上等茶品。此茶冲泡10道后茶香依旧浓郁,足以证明此茶经久耐泡,茶的品质非常好。

本文《大金针野生红茶》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hongchawenhua-168239.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