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小叶种红茶
小叶种在叶片上就有明显区别,红茶叶片大而柔软,而且表面有腌好,成熟以后的叶片长度会达到30厘米左右,它的芽头极为肥硕,加工出的红茶金毫显露,条索粗大,鲜叶是小而脆的,它的叶面革质层比较厚,用它加工出来的干茶,条索比较细,外形秀丽。
2、芽叶区别红茶的芽叶重量在0.4~0.5克之间,每个采面上芽叶的数量在200~250个之间,比较轻,每个芽叶的重量只有0.2~0.25克,但每个采面上芽叶的数量却高达五百个,数量是大叶种的二倍。
3、叶绿体多,而且栅栏组织有60~100片层,它的光合速率特别高,导致海绵组织比较松散,栅栏组织细胞只有20~40层,叶绿体的含量也比较少,它的光合速率就比较慢,导致海绵组织少而异。
4、香气区别
小叶种在香气上也有所不同,不同的小叶种红茶有着不同的香味,七麻红茶有独特的苹果香,正山小种则有独特的松烟香,而四川红茶则带有诱人的橘子香,但云南大叶种红茶则具有独特的香气,它的香气浓郁而持久,有种自然的焦糖香或者红薯香,它的耐泡性特别强,经过多次冲泡以后,鲜香的气味依然存在。
高产小种红茶常用知识
1、手抓 。优质红茶的条索相对紧结,以重实者为佳,粗送、轻飘者为劣。用手触摸茶叶的最主要目的还是在于了解红茶干茶的干燥程度。
2、眼观。随手抓取一把干茶放在白纸或白色瓷盘上,双手持盘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观察红茶干茶的外形是不是均匀,色泽是不是一致。
3、鼻嗅。即利用人的嗅觉来辨别红茶是否带有烟焦、酸馊、陈味、霉味、日晒味及其他异味。
4、口尝。当干茶的外形、干燥度、色泽、香气等都符合选购标准后,可以取若干茶放入口中咀嚼辨别,根据滋味进一步了解品质的优劣。此外,还可以通过开汤来进行品评。
总之,优质红茶的滋味主要以甜醇为主,小种红茶具有醇厚回甘的滋味,功夫红茶以鲜、浓、醇、爽为主。
野生小种红茶怎么介绍
正山小种红茶诞生于明末清初;产于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的“世界双世遗产地”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建武夷山,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名茶,早在17世纪初就远销欧洲,并大受欢迎,曾经被当时的英格兰皇家选为皇家红茶,并因此而诱发了闻名天下的“下午茶”。历史上的BOHEA就是指“正山小种红茶”,当时它是中国茶的象征。
正山小种有机红茶汤色红亮,滋味甘醇,具有天然的桂圆味及特有的松烟香。由于其产于原始森林内,野生采集,传统工艺制作,茶叶具有独特的保健功效,长期饮用保健养身,英国的一位老茶师曾说:“喝这种茶胜过饮人参汤”。英国17世纪著名诗人拜伦在他的著名《唐璜》(长诗)里深情的写道:我觉得心儿变得那么富于同情/我一定要去求助于武夷的红茶(BOHEA)/可酒却是那么的有害/因为茶和咖啡使我们更为严肃!由于其独特的品质,使其成为响誉世界的红茶LAPSANGSOUCHONG。
2002年获得中国原产地保护产品注册,2000年至今连年获得德国BCS,日本JAS和美国NOP国际有机认证。并荣获得中国(芜湖)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中国厦门国际茶文化节“五星级国际茶王”获;“国际名优茶叶”获;中国武夷山首届茶文化艺术节获“正山小种”茶王奖。
小种红茶知识点总结图解
“小种”茶名,见于陆廷灿《续茶经》“(武夷茶)其最佳名曰工夫茶,工夫之上又有小种则以树为名,每株不过数两”。
董天工《武夷山志》中亦有小种记载“(武夷茶)有小种、花香、工夫、松萝诸名,烹之有天然真味,其色不红”。这是小种红茶前身的“松萝茶”。刘靖《片刻余闲集》中说:“茶由名岩采摘焙制,远近买客于九曲内各寺庙购觅,市中无售者。山之第九曲尽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之所。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这里指的是“江西乌”,掺入制造星村小种。因为17世纪已有乌茶及松萝故作为假小种出售。野生红茶和小种红茶区别
一、口感不同
红茶有着独特的口感,有淡淡的奶香,蜜糖香以及兰花香。
小种它的茶叶颜色乌润,茶水颜色有着褐色和金黄,有桂圆香味和松烟香。
二、工艺不同
红茶的制作工艺主要分为采摘,初制和精制三个最重要的过程制作而成。
小种制作工艺:茶青一萎凋一揉捻一发酵一过红锅一复揉一熏一复火一毛茶
本文《野生小种红茶知识》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hongchawenhua-136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