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文化 > 红茶 > 云南野生生晒红茶

云南野生生晒红茶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19 23:57 点击77次

野生晒红茶

晒红红茶能存放的保质期都是三年,只有黑茶目前没有保质期,是可以长期存放的。

红茶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等,正山小种属于小种红茶,是红茶的鼻主,采用炭火烘焙而成,滋味醇厚甘爽,带有桂圆汤味,红茶是属于全发酵茶叶,因此还是可以长期保存的。

云南炭焙野生红茶

1.碳焙茶不属于绿茶,也不属于红茶。属于乌龙茶,是半发酵茶。是用木炭进行约5-12小时的焙茶叶,出来的茶叶味道跟原味茶有很大的不同,有股火碳味也叫火香味。

2.我国传统的乌龙茶经过毛茶去梗去片之后,还要经过木炭烘焙,使得茶叶含水量低,滋味香气转化,更耐存放,更加温醇。

炭焙的方式是茶叶放竹制焙笼中,轻轻放到已烧得通亮并覆灰的炭炉上进行烘焙,适时进行翻拌,这样做出来的茶就称炭焙茶。

炭焙茶具有:香幽味醇,耐冲泡,耐存放,不伤胃等特点。

近两年渐渐流行炭焙茶也正是源自于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另外还需注意,一般只有乌龙茶类(铁观音武夷岩茶、凤凰单丛以及台湾乌龙)才进行炭焙。

云南野生红茶怎么泡

正确冲泡普洱红茶的方法为:1、投茶,130毫升的白瓷盖碗投茶7-8g;2、注水,水温控制在90-100度之间;3、冲泡,前三泡加盖浸泡5秒出汤,之后每一泡延长5-10秒的浸泡时间。

1、投茶

一两个人喝茶时,一般选择130毫升的白瓷盖碗,投茶7-8g,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适量增减投茶量。泡茶前先温杯,用开水快速浸润茶具,提升茶具的温度。

2、注水

冲泡普洱红茶的水温一般控制在90-100度之间,品质较差的普洱红茶冲泡水温不宜过高,否则茶汤容易苦涩。而品质好的普洱红茶也可以直接用100度的沸水冲泡,全看个人的选择。

3、冲泡

沿着盖碗边缘注入二分之一水量后,再环绕盖碗注水一圈。注水后加盖浸泡5秒出汤,前三泡基本上都是五秒出汤,后面每一泡则可以延长5-10秒的浸泡时间。

真正的云南野生红茶

野生红茶的茶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香气:野生红茶的香气沉稳持久,即使泡到几十泡后,仍能保持古树茶的香气。其香气独特,带有淡淡的花果香及甜香。

口感:野生红茶的口感丰富,滋味醇厚饱满,山野之气强烈。其出汤迅速、经久耐泡、唇齿生香、回甘生津持久且明显、杯底留香、喉咙舒适度好。

叶底:野生红茶的叶底条索叶脉清晰,叶片大且较不一致,叶边齿呈不规律状,舒展性好,有弹性,柔韧性好,光泽油亮。

化学成分:经过检测,野生红茶的鲜叶生化成分含量较高,包括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成分。其中,茶多酚含量略低于栽培茶,但大理茶素含量较高,具有抗氧化作用。

品质特点:野生红茶总体品质优良,色泽乌润,汤色橙黄或橙红,比传统滇红的汤色偏浅。由于生长环境原始且树龄大,具有古树韵和原始野韵的特点。

云南野生红茶发酵方法

红茶的发酵是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在发酵框或发酵车里,再放入发酵箱或发酵室发酵,发酵室温一般掌握在22-30℃,湿度要求达到90%以上,且过程中必须保持良好通风,而发酵的时间一般为4~6小时,因此在发酵时,需要注意温度、湿度和氧气量。

发酵是形成红茶色、香、味品质特色的关键工序,良好的发酵才能形成较多的茶黄素和茶红素,以及更多的滋味和香气物质。

发酵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道工序,自红茶揉捻开始到烘干,发酵一直存在。通常在揉捻后烘干前专门设置发酵工序,使茶叶能够达到最适宜的程度。

红茶发酵时一般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在发酵框或发酵车里,再放入发酵箱或发酵室发酵,近年来也陆续诞生了一些新型发酵设备。发酵要掌握满足茶多酚酶能够发生氧化聚合反应所需的适宜温度、湿度和氧气量。

红茶发酵的要求

温度,发酵室温一般掌握在22-30℃。

湿度,发酵室相对湿度要求达到90%以上,越高越好。

通气,因发酵中需消耗大量氧气,发酵室必须保持良好的通气条件。

摊叶厚度,根据叶子老嫩、揉捻程度、气温高低等因素而定,一般嫩叶宜薄摊,老叶宜厚摊。摊叶薄厚还需看温湿度,以云南的气温看,建议厚度增加到25厘米左右,隔两个小时用手感受发酵叶中心温度,感觉稍烫手(超过体温)就需翻叶一次,再继续发酵。

发酵时间,发酵时间一般从揉捻开始计算。用发酵箱加温加湿一般需2-4h达到,但实际加工中一般是4-6h,2-4h很难达到发酵适度。

云南野生古树红茶生晒

云南古树红茶能长期保存。因为古树红茶的选料和加工工艺与其他红茶不同,先说原料选择,云南古树红茶原料选自凤庆县当地的野生古树茶,属于勐库茶区移栽到凤庆与当地茶树杂交出来的特殊品种。

再说工艺,古树红茶和传统红茶加工工艺不同,没有高温烘烤的工序,而是采用太阳直晒的方式,属于半发酵茶,有后期转化空间,可以长期保存,而且会越来越香。

本文《云南野生生晒红茶》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hongchawenhua-120739.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