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山水野生红茶
大红袍茶属于乌龙茶。茶叶分类里有红茶,绿茶,青茶,白茶,黄茶的划分.而其中青茶的的代表茶品则是是乌龙茶,乌龙茶主要产于福建。其大致分为武夷岩茶和安溪铁观音两个类别。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里的最重要的类别。生长在武夷山脉的大红袍茶种,独领山水云气之先,在山涧和岩缝的特别土壤赋予大红袍一种质朴坚韧的品质和醇厚劲道的风格,加上完全传统的发酵和烘焙技法更增添了大红袍特有的与木有关的碳香和火香.不品则已,一品难舍。因此大红袍属于武夷岩茶,武夷岩茶属于乌龙茶。
大红袍(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福建省武夷岩茶(乌龙茶)中的名丛珍品。大红袍属于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产于福建崇安东南部的武夷山。
无量山野生红茶
【无量山·古树红茶】以无量山境内稀有的百年古树春茶为原料,延承土林凤凰三十年制茶工艺,经土林凤凰数十年制茶匠人潜心研究,通过56道工序手工匠心雕琢而成,是一款不可多得的手工古树红茶。
无量山位于澜沧江流域,自然环境优美,远离城市污染,常年云雾缭绕,水分和阳光充足。优良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给茶树充分的给养,滋养出不可复制的天生好茶。
无量山古树红茶甄选百年古树春茶为原料,实践证明,以古树做的红茶,内含物质更丰富,耐泡度更好,稳定性极强,香气甜度高,滋味更佳醇厚。
福建高山野生红茶
1、武夷山正山小种
2、野生红茶
3、金牡丹红茶
4、寿宁高山红茶
5、政和工夫红茶
6、福宁工夫红茶
7、坦洋工夫红茶
8、白琳工夫红茶
9、金骏眉
10、黄观音红茶
易武千年野生红茶
答:勐海县易武茶区的乔木大叶种毛茶制成的普洱茶 正山也是地名,正山小种红茶
昌宁野生红茶图片
昌宁隶属保山,此地山高谷深,雾霭沉沉,之温差小,湿度大,降雨充沛,漫射光多,为昌宁红茶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环境,昌宁红茶,香气高扬馥郁,口感饱满甘甜,饮于口而悦于心,品质之卓越,当世罕见!在中国红茶中独占鳌头,在世界红茶当中亦深受青睐,此世界级红茶非浪得虚名!
昌宁境内有古树2500多亩,其所涉范围之广,数量之大,种植时间之久,千年茶乡,名副其实!据相关资料统计,昌宁境内境内的,古茶树,野生茶树分布较为广泛,且大都生长在海拔1400-2300米之间,其中野生古茶6片1101亩,1006株,古茶树399.1亩,10599株,古茶园100片2158亩,37837株。试问,又有哪一颗古茶树没有见证过历史的变迁!
据相关史料记载,昌宁县有文字记载的种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洪武年间(1368—1398)。据史料记载,有官绅在碧云寺种茶,产一种名叫“碧云仙茶”的极品茶。这种茶是极其罕见的“藤条茶”。其独特的加工方法在唐定国先生编著的《新编保山风物志》中如此叙述:“藤茶嫩叶呈红色,加工时先将鲜叶煎炒,然后轻揉、晒干,再将干茶用纱布包裹着,置于糯米饭上熏蒸,而后在木模上压制成块状,晾干……正宗的碧云仙茶,汤色青翠透亮,经久耐泡,回味悠长,但产量极微,价格昂贵,非富豪显宦是享用不起的。而今的昌宁红茶名声在外,其茶条索紧结匀整,内质丰富,香气高扬,馥郁隽永,汤色红艳明亮,滋味甘鲜醇厚,叶底油润,鲜活灵动。饮之润于口且悦于心。
而至于,为何称“昌宁红茶甲天下”,我想这是有原因的,因为这世上没有毫无道理的横空出世,正如昌宁红茶的驰名中外!除了浑然天成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当然还少不了源远流长的茶历史!一块天然的璞玉,需要时间的打磨,一款好茶的问世,同样需要世代的更迭,若无先人费劲移山心力,岂有今人坐拥硕果累累?
武宁高山野茶红茶
苏红工夫,产于紫砂之乡——江苏宜兴。宜兴自古是茶乡,在唐宋时就出产贡茶:阳羡茶(宜兴古称阳羡)。
宜兴红茶,跟越红一样创制晚,最初也是为了出口苏联,生产条形毛茶,命名为“苏红毛茶”。
后来随着国内红茶消费的兴起,原来的“苏红毛茶”走上了“精制加工”之路,推出了“竹海金茗”等红茶产品。
在2019年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宜兴红茶和洞庭碧螺春作为江苏唯二的茶叶品牌登上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榜。宁红的“宁”指的是江西修水县,修水位于江西西北边隅,古属义宁州,所产红茶称宁州红茶,简称宁红。
修水产茶历史悠久,宋朝时,所产双井茶即为当时名茶,欧阳修、黄庭坚等名人都曾作诗宣传。
宁红生产始于清朝道光年间,那时主要销往海外,年产量最高时达到一万吨,换来白银万两。
宁红锋苗挺拔,色乌光润,香高持久似祁红,茶汤醇厚甜和。
宁红工夫除了常见的条形茶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束形茶——龙须茶。
越红是浙江的工夫红茶,它主要产于绍兴、诸暨一带。
越红创制时间较晚,新中国成立之初,珠茶外销受阻,为适应向苏联及东欧国家出口红茶的需求,才在绍兴等地改绿制红。
越红秀丽细紧,茶汤醇和顺滑,汤色黄亮,香气没有大叶种红茶那种霸道,淡而清雅,适合细细品味。
本文《山水武宁野生红茶》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hongchawenhua-104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