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别茶叶的评分标准
1.细看外形
毛尖茶的好坏可以通过外形进行辨别,该方法是最快捷、最简单的,因为优质毛尖茶的外形紧结纤细、圆挺秀丽匀整,表面密被白色茶毫,色泽嫩绿或者嫩黄青翠,若毛尖茶的外形匀整度不高、茶毫稀疏、条索粗散,则说明该茶的品质不佳。
2.上手揉捏
毛尖茶的好坏也可以直接上手揉捏,此时是以干茶的干燥程度为标准,因为优质毛尖茶的干燥度较高,此时随意取一片干茶,手感上略带厚重感,用力揉捏时茶叶呈现碎末状,若干茶轻盈,揉捏后干茶呈现碎片状,则该毛尖茶内含水分偏多,或者已受潮霉变。
3.轻嗅茶香
毛尖茶的好坏可以根据茶香进行辨别,此时优质毛尖茶在干茶状态时,清香纯正馥郁,焖泡后清冽迷人,且嫩栗香、焦甜香、幽兰香更加明显,若干茶、焖泡后的香味寡淡,并带有异味,则毛尖茶的品质存在问题。
4.观察汤色
毛尖茶的好坏可以根据汤色评判,一般毛尖茶在焖泡后,越是优质的毛尖茶,其茶汤清澈透亮,色泽自然,以嫩绿色、嫩黄色或者黄绿色为主,若茶汤浑浊、暗沉或者过于鲜艳,则说明毛尖茶的品质不佳,例如毛尖茶冲泡后茶汤发黑,则说明该茶可能存在霉变情况。
5.品尝滋味
毛尖茶的滋味也是茶叶好坏的评判标准,一般入口甘醇馥郁、香甜鲜爽,余味生津止渴、绵柔顺滑,则说明该茶的品质优越,而茶汤入口异味较重、平淡苦涩,则该茶品质不佳。
6.品赏叶底
优质毛尖茶在焖泡后,其叶底鲜嫩如兰、肥壮匀整、叶脉清晰且柔韧性高,因为无论是绿茶类毛尖茶,还是黄茶类毛尖茶,均是以一芽一叶、二叶为原料制成的,故而叶底的状态略微相似,而且叶底颜色要求自然,若叶底杂色多、匀整度低且碎茶率高,则说明该茶存在问题。
怎样鉴定好茶叶的标准
第一步先看干茶。所谓的干茶就是还没有泡的茶叶,这个时候的茶叶是一目了然的,去看它的条索是不是紧实,肥壮、色泽是不是正。当然,不同的茶叶干茶色泽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针对某一种茶叶的特性去鉴别了。绿茶里有一句谚语“炒青看苗,烘青看毫”。就是对绿茶而言,根据不同的工艺去看干茶的特性,然后去鉴别这款茶的等级。不同的茶根据不同的特点去鉴别,干茶就是一个必看的过程,非常直观。
第二可以闻香。如果是资深茶友,在盖碗第一次注水之后,闻盖碗的盖子上的香气是可以闻出来茶叶的质感的。当然,闻香也就是三秒时间左右,我们的嗅觉条件也就是这个时长。如果再长时间的闻嗅觉失灵,闻不出什么来了。这个时候的香气要正,没有异味,没有霉味。如果特别浓香,除了花茶,这个茶的质感也是持疑的。
接下来的一步是观汤,不要着急先去喝。先看汤色,如果你不是很懂这款茶本来的汤色所要呈现的颜色,那就不要管它的色泽,只记得一个标准,必须茶汤要透亮清澈。如果茶汤很浑浊,不管卖茶的说的有多好,喝都不要喝,这个是最简单最有效的鉴别方法。当然,还有特别的时候,比如喝毛尖茶,这种有白毫比较多的茶汤,有一些毫在汤里,这叫显毫,属于正常现象。另外还有一些红茶,会冷后浑,这是茶凉以后的物质挥发之后的自然现象,也属于正常现象。一般情况下,好的茶茶汤必然是透亮清澈的。
品鉴不同茶叶的国家标准
茶叶的等级主要是根据茶叶的品质、产地、采摘时间、加工工艺、形状等因素来划分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茶叶等级划分标准可能略有差异,但大多数情况下,茶叶的等级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划分:
1. 品质:茶叶的品质是茶叶等级的核心因素。品质包括茶叶的色泽、香气、口感、叶底等方面。高品质的茶叶通常具有较高的色香味,叶底较为完整,无杂质。
2. 产地:茶叶的产地对品质有很大影响。一些知名茶叶产区,如中国的龙井、普洱茶、武夷岩茶等,由于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产出的茶叶品质较高。
3. 采摘时间:茶叶的采摘时间对品质也有很大影响。通常,茶叶的品质会随着采摘时间的推移而下降。早春茶、明前茶等采摘较早的茶叶,品质较高。
4. 加工工艺:茶叶的加工工艺对品质有很大影响。不同的加工工艺会导致茶叶的香气、口感等方面有所不同。优质茶叶通常采用传统的手工或半手工制作工艺,以保留茶叶的原有品质。
5. 形状:茶叶的形状也是划分等级的一个因素。茶叶可以分为散茶、紧压茶、颗粒茶等不同形状。形状整齐、颗粒均匀的茶叶通常被认为品质较高。
6. 等级标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茶叶等级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例如,中国的茶叶等级通常分为特级、一级、二级等;而英国的茶叶等级通常分为精品、特级、高级等。
在购买茶叶时,了解茶叶的等级划分标准有助于您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茶叶。同时,可以参考茶叶品牌、口碑、价格等因素,以确保购买到高品质的茶叶。
品鉴茶叶质量的标准要求
白茶的品质与品鉴标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外观。优质白茶的外观应具有鲜明的毫尖和芽头,如白毫银针,其特点是芽头肥壮、覆盖着厚实的白毫,以及旁边附带着一个小叶壳,即“一旗一枪”的特征12。
颜色。优质白茶的茶叶通常呈灰白或银白色,茶汤发黄微绿,色泽清澈2。
香气。优质白茶应具备鲜香清幽的独特香气,而劣质白茶可能有腥臭等异味2。
口感。优质白茶的茶汤清爽甘甜,有韵味,余味悠长,茶叶滋味鲜活,入口柔和爽口2。
汤色。高品质的白茶冲泡后,茶汤颜色晶莹透亮,显得饱满且有朝气4。
产地。高山产的白茶通常品质较好,因为高山环境提供了湿润的空气、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等有利于茶叶生长的条件5。
品鉴白茶时,还应保证杯具干净无杂味,取适量白茶(约5克)用80℃至85℃的温水冲泡2至3分钟,以充分释放茶叶的香气和营养成分2。通过观察茶叶的外观、嗅闻其香气、品尝其口感和评估茶汤的颜色,可以综合判断白茶的品质。
评茶的标准和方法
①茶性:口感的刺激性。包括香型和苦涩度,常用“强、弱”来形容
②茶质:汤质在口腔中的饱满度。包括滑度、甜度、回甘度、底蕴及耐泡程度,常用“厚薄”、“重、淡”来表达
③香气:鲜叶在制作工艺中产生,分为扬、平、沉等
④苦、涩:苦是一种味道,涩是一种感觉。苦是由茶叶内含物中的茶碱产生,涩是口腔中细嫩组织收敛的表现
⑤回甘:指苦味在口中转化消失过程中产生的甜
⑥生津:指两颊、舌面、舌底、有小气泡不断的涌出
⑦收敛性:品茶后,舌面和口腔四周出现的紧绷感,多为涩感的表现
⑧甘韵、甜质:是甘于甜的表达方式
⑨水性:指茶汤带给口腔的每种不同的感觉,如滑、化、活、砂、厚、薄、利
⑩层次感:层指重叠之象,次指先后顺序。指茶汤香气和滋味在口腔中转变的感觉
本文《评茶师鉴别茶叶的标准》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jianbie-82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