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茶散茶有做旧的吗
白茶属于微发酵茶,工艺简单,不炒不揉,就萎凋和干燥两步,人工干预非常少。因此,白茶能最大程度保留茶叶最原始的形态和营养物质,素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美誉。那老白茶好喝吗?
老白茶好喝吗?
新白茶经过陈放之后,转变为老白茶。老白茶,经过时间的沉淀,咖啡碱、茶多酚含量趋平内敛,新叶的内含物转化成葡萄糖、氨基酸、果胶等物质,让老白茶的茶汤更加顺滑醇厚,回甘效果佳。
老白茶不但功效显著,最重要的还有好喝。存放多年的白茶,茶叶内部成分逐渐转化,香气成分逐渐挥发,从新茶的毫香蜕变为荷叶香、枣香和药香,汤色也逐渐从浅黄沉淀为杏黄、琥珀红,滋味也变得更加醇和厚朴。
而其中,甜度更是老白茶最简单、最直观的感受。呡上一口茶,茶汤滑过口腔后,就能感受到甘甜的滋味在口腔里蔓延开来。
“真假”老白茶的分辨
随着近几年老白茶消费的升温,市场上也涌现出部分“做旧”的老白茶,以次充好地在售卖。那么,如何辨认真的老白茶呢?
1、看干茶
干茶颜色:从干茶的颜色上看,老白茶是“五颜六色”的,而做旧的老白茶通常是单一的褐色或黑色;
闻茶饼和散茶:老白茶有明显的陈味,而做旧的老白茶味道比较杂,无陈味,甚至有发酵过度产生的酸味;
撬茶饼:老白茶撬开后与未撬开的茶叶表面是统一的,而做旧的老白茶表面和里边是完全不一样的外观和色泽,叶色像烤过一样。
2、开泡品鉴
看汤色:冲泡出水后,老白茶的汤色呈黄色或琥珀色,年份越长汤色越深。而做旧的老白茶汤色往往较深,呈橙红色。
闻香气:3-8年的白茶有荷叶香,8-15年的有枣香,15年以上呈药香。如果只有陈香却没有其他香气,口感滋味接近普洱茶的平滑,那就很大可能遇上做旧的老白茶了。
看汤色变化:老白茶的汤色是从淡变浓再到淡,汤色变化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做旧老白茶一出汤便是红色,颜色变化非常快,三四泡后汤色会变得很淡。
品滋味:老白茶入口非常的柔滑、有甜感,通常十泡之后口感跟开始冲泡的滋味相差不大,而做旧的老白茶苦涩味重,味道复杂,有锁喉感,并且不耐泡,三四泡之后便没什么滋味。
3、观察叶底
通过自然氧化、缓慢发酵的老白茶,冲泡过后,叶脉清晰,经得起揉捏,即便是十年以上的老白茶,也是一样。而做旧的老白茶,叶底发黑呈腐烂感,脉络不清晰,用手一捏就烂掉。
总的来说,老白茶存的越久口感越是醇厚浓香,存放的时间越长,其药用价值越高。
白茶散茶怎么辨别好不好
散茶和饼茶区别一:外表不一样
就如同我们所看到的一样,散茶都是在茶农将茶叶制作完成之后,直接包装好的茶,不过这样的茶其存放的地方就会相对大一些。
然而饼茶就有些不一样了,它是为了更方便的储存很运输而制作出来的。
首先,在了解饼茶之前,我们要先明白白茶的制作工艺。
白茶的制作工艺与其他的茶相比是有很大不同点的。
其在制作中不需要经过炒青,而是让其在自然的环境当中萎凋,等到它身上只剩七成左右的水分之后,便要放到烘房中用文火进行烘干。
这样制作出的茶便是散茶了,同时通过这种工艺所制作出来的茶,可以很大程度上的保证了其中的营养物质,同时也保留住了大量的茶毫。
饼茶则是由散茶制成的,就好像一个部队是由许多名士兵组建而成是一样的,所以压饼也能反映出一个白茶制茶师的水平。
在制作茶饼时要先将散茶用蒸汽蒸软,然后装到袋子中进行压制,待其定型后还要拿出来烘干。
只有这样,一块饼茶才能算是真正的完成。
所以,饼茶经过制作后,其外表上看上去就像是老式的中秋月饼一样,一大块圆圆的;而散茶就是一片片干枯的叶子,虽然清脆可是清香。
《3》
散茶和饼茶区别二:香气不一样
只要有细细品尝过白茶的茶友们,应该都有在茶汤中闻到过各种各样的香气。
这些香气中,有的像是果园里已经成熟的水果散发出的果香;有的像是在成片成片的芦苇荡中的闻到芦苇香;也有的像从花园中飘荡出来的阵阵花香;或是大西北农民家中的干枣香。
那么白茶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种迷人的香气呢?
其实,这些都要仰仗着茶叶中的苯甲醇、苯乙醇、芳樟醇、橙花醇、香叶等一些芳香烃物质所起到的作用。
这些物质会在茶叶的加工之中慢慢的散发出来。
不过,如果经常喝白茶的茶友可能还会发现,相对而言散茶更多的是花香,毫香等,而饼茶则是枣香和药香并存的。
这是因为白茶的制作都是最为传统、手工的,在这样的过程当中,由于没有经过重发酵,散茶中的芳香物质也不会变的浓厚,所以其都是以花香为主。
然而饼茶在压制的过程当中,茶叶中的一种物质--果胶,也会随着流露出来附着在茶叶的表面上。
经过接下来的慢慢发酵,这些物质便会转化成一种淡淡的干红枣香气,而在时间的陈化下药香也会随之显现。
同时在冲泡的过程中,因为这两种不同的形态,其茶香飘出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
散茶因为是分散开的,在冲泡时会比紧紧挨着的饼茶更快的散发出香气。
散茶和饼茶区别三:口感不一样
正如同散茶和饼茶在外貌和香气上有区别之外,它们在品鉴时的口感上也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散茶,只是名叫散茶,可是它形散神不散。
做旧老白茶散茶辨别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生活中不可能处处要求完美,不留一点儿瑕疵。
对于白茶来说,也是如此,若出现适当的叶片破碎,不妨看作是种残缺美。
这可不,昨天刚好有茶友问到了这样的问题,寿眉茶饼泡起来很碎,是不是茶不好?
单从叶片破碎这个角度,是很难以断定茶饼品质是好是坏的。

在正常情况下,寿眉茶饼在含水量极低的状态下,饼面摸起来十分粗粝,在撬取过程中,必不可免的会发生破碎。
因此在撬饼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定的撬取技巧,顺着茶饼的层次脉络撬,尽可能的减少叶片破碎情况。
若是在撬饼手法得当的情况下,将茶饼撬开后,发现茶饼内部本身叶片就破碎不堪,这时,就需要好好思忖这块茶饼的品质了。
寿眉茶饼泡出来很碎,除了茶饼本身的质量问题外,还和茶饼本身的干度有关外,以及撬饼过程的技巧有关。
种种因由,皆有可能导致茶饼破碎不堪,茶友们若是有遇到过同样的问题,不妨一起来好好分析一番。

《2》
因由一:茶饼含水量极低,干度足够
有着宽大叶片的寿眉茶饼,在含水量极低的状态下,是很容易发生破碎的。
就像是块酥脆的饼干一般,稍加用力,就会导致破碎不堪。
这个时候,出现适当的叶片破碎,反而能佐证白茶的干度足够,是个好事。
为什么说干度足够的情况下,对于寿眉茶饼来说,是件好事呢?

【干度足够,说明寿眉茶饼能经得起长时间的储存】
根据新版的白茶国家标准,白茶的含水量不得超过8.5%,这是条不可逾越的生命红线。
若是白茶的含水量不达标,在后期的存茶过程中,再怎么谨慎小心,茶饼自身多余的水分仍会逸出弥散,导致整块茶饼的受潮变质。
在储存白茶过程中,将白茶自身含水量控制在7%以内,后期储存过程中,转化效果更好。
在干度足够之下,寿眉茶饼摸上去十分的干脆,茶饼的边缘粗粝,仔细观察饼面,还有着干燥得飞起来的叶片。
就像是在干燥的北方冬季里,没有涂抹护肤乳,皮肤干得起皮的情况是一样的。
在干度足够的情况下,寿眉茶饼才有经得起长时间储存的可能,在存放得当情况下,未来能有无限的精彩。

【干度足够,说明寿眉茶饼储存状态得当】
白茶茶饼的储存,原则上同样是需要避光、干燥、密封、无异味和阴凉处存放。
想要将茶饼越存越好,在对于进行妥当包装后,还需要注意存茶环境的影响。
在长期储存白茶的情况下,存茶室内湿度要控制在50%左右,温度在常温25℃上下即可。
长期在干燥环境下,得到妥当保存的茶饼,会变得愈发干爽酥脆,这是其得到妥当储存的佐证。
若是在保存过程中,稍不留神,寿眉茶饼发生了跑气受潮,茶饼会失去干爽的状态,变得发软。
就像是一包开封后得不到及时密封的薯片,变得发蔫发软,完全失去了原有的品质。
这样一来,受潮发软的茶饼,叶片不那么易碎,但整体品质已经完全受损,对于寿眉茶饼来说,可是毁灭性的打击。
由此可见,干爽易碎,对于寿眉茶饼来说,其实不失为一件好事,是其得到妥当保存的见证。

《3》
因由二:撬饼方法掌握不到位
寿眉茶饼容易出现叶片破碎的第二大因由,在于撬饼的方法掌握不到位,使得原本规则圆润的茶饼,被撬出了满地碎末。
梗粗叶大,体积蓬松的寿眉散茶在压饼的过程中,受到层层的作用力,茶饼内部是呈现层次分明的状态分布,像极了一块千层糕。
因此,在撬饼的过程中,要顺着茶饼的层次脉络撬取,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叶片破碎情况。
正确的撬取白茶茶饼的方法,在于使用一定的工具,茶刀或茶针等,从寿眉茶饼的边缘,先选好一个刺入点。
对于寿眉茶饼来说,侧面有着粗大茶梗分布的附近,往往有着不少缝隙,这些都是极好的入手点。

找好刺入点后,将茶刀顺着刺入点按着水平方向,顺着茶饼的层次,轻轻的刺入,然后再轻轻的抬起,撬出适当的茶饼薄片。
为了冲泡过程的方便和后期茶饼的储存,撬茶饼讲究用多少撬多少为原则,撬出薯片般的茶饼薄片,有利于冲泡过程中,寿眉茶饼的滋味徐徐释放。
撬取茶饼,就如同庖丁解牛一般,掌握好方法之后,撬取起来不仅轻松省力,而且效果更好。
若是撬饼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好方法,那么就会出现将茶饼撬碎的苦恼。
在撬取茶饼时,若是是不采用工具,徒手操作,直接生掰茶饼,那么出现大量的叶片破碎,是必不可免的。
又或者在撬饼的时候,没有讲究章法,上下左右都撬个遍,这样一来,受到多方位受力影响下,茶饼是很容易就碎掉的!
若是在撬饼的过程中,撬饼的方法没有太大问题,撬出来的茶饼仍然是破碎不堪,叶片破碎的情况大大超出了正常值,这个时候,就需要好好想一想,这块茶饼是不是品质有问题了。

《4》
因由三:寿眉茶饼本身的品质原因
寿眉茶饼泡起来很碎,在排除由于茶饼自身干度和撬饼技巧的原因后,叶片破碎的程度大大超出了正常范围,这时候就需要好好想一想寿眉茶饼本身的品质原因了。
寿眉茶饼出现过量的叶片破碎,原因不外乎是茶饼本身的原料不好,压饼的工艺不过关。

【寿眉茶饼的原料不好,多碎片!】
寿眉茶饼的前身,是由梗叶虬髯的寿眉散茶压制而成的。若是在压饼之前,寿眉梗叶原料就已经破碎不堪,压制出来的茶饼,泡开后,自然出较多碎茶。
若是寿眉茶饼的本身的原料不好,直接拿来压饼,是很容易能从外观发觉出来的。
拿到一块茶饼后,若是茶饼外观的叶片就已经是破碎不堪,内在的茶饼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然而,在白茶压饼的过程中,还有一道“夹心饼干”的做法,这样的做法,常见于茶饼的做旧造假过程中。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茶饼的外层使用正常品质的原料,内层却用劣质的,叶片破碎不堪的原料作填充。
这样压制成饼后,单从外观是很难分辨的,但只要一撬开,就能明显的发现内外层原料的不同。
“夹心饼干”式的白茶茶饼,多是不良商家们的一次性买卖,对于做回头客生意的正规茶商来说,这样的行为是不齿的。

【压饼工艺不当,寿眉茶饼多破碎!】
寿眉茶饼泡起来很多碎片,除了本身的原料品质外,还和压饼过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将寿眉散茶压饼,可不是简单拍扁就行了,是需要不少技术的。
寿眉散茶的压饼,需要先将叶片蒸软后,称重后放入干净的布袋,简单包揉后,压制定型,最后将含水量烘干制作而成。
在压饼的过程中,将原料蒸软,要恰到好处,蒸得程度过头了,有损白茶内质物,不利于后续烘干,若是没有彻底蒸透,寿眉的梗叶在后续压饼过程中,就会破碎不堪。
此外,在压制定型过程中,不同的白茶,需要压多久,用多少力,都是需要制茶师傅多年的经验来判断。
一款压制得到的茶饼,紧实程度恰到好处,保留了白茶寿眉的活力,使其后续可以拥有无限活力。若是将茶饼压制得死气沉沉的,太过硬实,不仅白茶容易碎,并且还增加了撬饼的难度。
总而言之,在压制成饼的过程中,在不同的工艺环节之下,压饼的工艺不当,都有可能导致白茶出现较多破碎,造成品质下降。

《5》
寿眉茶饼碎末要怎么处理?
无论是什么样的因由,寿眉茶饼容易出现叶片破碎,已成事实。
无论是由于寿眉茶饼本身的品质缺陷导致的叶片破碎,还是撬取过程中,手法掌握不到位,都会导致叶片破碎。
那么,这些叶片出现破碎的寿眉茶饼碎末,该怎么处理呢?
若是将其直接丢弃,在寿眉茶饼本身品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这样的做法未免太过于浪费。
但是直接用来冲泡吧,这些碎茶又太过于鸡肋,泡出来满是碎茶末,喝起来满口碎茶渣,十分影响喝茶心情。
这个时候,不妨在冲泡的时候,多注意一些细节,就能让这些碎茶得到很好的利用。

其一:使用茶滤过滤
在用盖碗冲泡过程中,在出汤的时候,可以将茶滤架置在公道杯上,隔滤掉这些碎茶,避免掉入杯中影响喝茶心情。
其二:巧做茶包
用干净的茶泡袋,自己动手,巧做茶包,将碎茶合理的利用起来。
这些做成茶包的碎茶,无论是拿来冲泡煮茶都十分的方便。在出差旅行的过程中,这些茶包方便易携带,能为出行喝茶带来便利,一举多得。
用些小小的妙招,就能将这些碎茶末合理利用,何乐而不为呢?

《6》
白茶寿眉茶饼泡起来容易碎,细细分辨起来,有着诸多的因由。
其一,茶饼在干度足够的情况下,存久了愈发干燥,是很容易破碎的;
其二,在撬取过程中,方法掌握不到位,会将茶饼撬得满地碎片。
其三,茶饼本身品质有缺陷,压饼的原料和工艺不好的情况下,会出现大量的碎茶;
由此可见,寿眉茶饼泡起来容易碎,并不能一棍子就认定是白茶的品质不好。
需要多加分辨,以免冤枉好茶!
品质好的寿眉茶饼,若是单单是由于撬饼不当因其的破碎,对于白茶的风味来说,是没有影响的。
泡的时候,使用茶滤过滤或是做成茶包,同样能喝到其甘醇的风味。
而若是品质不好的寿眉茶饼,较多叶片破碎,只是其缺陷的冰山一角。
真正冲泡来一喝,就能立马看出真章,品质有缺陷的白茶,内质物寡淡,泡出来的茶汤喝着又涩嘴又刮舌头,完全没有半点好茶的影子。
由此可见,冲泡品味是最终检验白茶品质最佳方法,单从叶片破碎,是难以断定什么问题的!
老白茶与做旧茶的鉴定方法
1.看外观辨别做旧茶最直观的方法就是看它的外观。做旧手段比较低端的话,那么这款茶的颜色与真正的老白茶,相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做旧的手段主要有,渥堆、暴晒以及高温烘干,经历过这些工艺的茶叶,会受到非常严重的伤害,外观也会发生很大的改变。比方说,渥堆过的茶叶,外观的颜色是由褐色、棕色、黑灰色为主。渥堆简单地说,就是将茶青厚厚地堆积在一起,让茶叶产生不良发酵,以此使得茶叶看起来陈旧。会造成这样的后果,只不过是因为渥堆在一起的茶青的内部会产生热量,热量聚集在内部无法释放,使茶青中的叶绿素受到一定程度的损耗,由此茶叶的颜色就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而暴晒和高温烘干同理,也是利用高温破坏茶叶中的叶绿素,使得茶叶整体的颜色,呈棕色、褐色、砖红色略深的绿色。这样的茶叶看起来会给人造成年份高,岁数大的假象,实际上它只不过是“披着羊皮的狼”罢了。做旧茶本身就是一个谎言,它从自己的年份以及外观都在欺骗广大茶友,其罪不可赦。如今,越来越多茶友开始抵制做旧茶,大家都可以根据外观来判断茶叶的品质。见招拆招,有些做旧的工艺越来越高深,采用真假混合的方式做茶。就是给做旧茶的外边穿上一件真正老白茶的外衣,令人信以为真。所以,在平时买茶时,只看外观就掏钱买茶,吃亏上当的几率较大。但是呢,也不必担心,买茶时必定是要试喝的,感受它的香气和滋味,再下决定也不迟。《3》
2.闻盖香喝茶闻香,天经地义。这是判断一款茶叶品质必不可少的步骤。有的人认为,闻香不过只是享受,闻一闻香气可以起到放松的作用。其实,闻盖香可不只是享受,还可以判断茶叶的品质是否有缺陷。比方说,判断一款茶是不是做旧茶。有些做旧茶虽然伪装术了得,但是它香气上的缺点很难被掩盖,在被沸水冲泡后,散发出来的气味会暴露它的真身。经历过严重渥堆过的白茶,会带有一股沤青味。那是种类似泥土被雨水打湿,又被太阳暴晒后散发出的味道,是一股腐朽的味道。这种味道就是茶青被厚厚堆积在一起容易生出的味道,茶友们若是在一款茶的盖子上闻到这种沤青味的话,那么遇到做旧茶的概率很高。此外,做旧茶因为经历了高温烘干后,在过高的温度下,茶叶容易被烤焦。这样一来,在冲泡时嗅闻盖香,可以在其中感受到一股淡淡的焦味。这股焦味,也可以作为它是做旧茶的证据之一。品质出众的老白茶,会拥有沉郁的药香、清芬的粽叶香、浓郁的陈香、以及花香、毫香、枣香,怎样也不会带有沤味、闷味以及焦味。年份真实的老白茶香气都是清新的,自然的,清郁的,而不是沉闷、没有生气以及带有杂味异味。故而,大家在选购做旧茶的时候,可以根据闻盖香做出一定的判断。《4》
3.品茶汤闻过盖香后,就到了喝茶汤的环节。是什么茶,一喝便知。什么牛鬼蛇神,在将茶喝到口中感受片刻,就会现出原形。做旧茶因为经历过不良工艺的摧残,内含物质被损耗大半,这样一来在汤水的醇厚度、细腻度以及浆感上,就会尽显无遗。真正的老白茶,陈化了至少三年及以上的时间,在陈化的过程中,内含物质发生不断地转化,这一切都会融入到汤水中,让人惊艳叫绝。将老白茶的茶汤喝到口中,那股浓郁的药香、陈香在口中绽放,汤水稠滑细腻,浆感十足,回甘迅速且带着薄荷感。喝下口中,会觉得很舒爽,很舒服,口腔中得到了很好的抚慰。而喝一杯做旧茶,它的汤水就显得很寡淡、浅薄、没有内容感。在喝这杯茶的时候,它的汤水中或许会带有些许的茶味,以及淡淡的类似干草的气息,但是其中的烟火味、焦味却不容忽视。那股焦味不管是淡还是浓,它就是存在其中,这是不可磨灭的证据。若是喝一款做旧严重的茶叶,喝到口中就会觉得很淡、很淡,而且汤水中夹带着难闻的味道。说得直白点,就像在喝一杯带有臭味的自来水一样,完全没有必要。想要辨别一款茶是不是做旧茶,一喝就知道。
4.看叶底叶底也是一面照妖镜。观察叶底,也可以对茶叶的品质做出些许的判断。
做旧散老白茶怎么鉴别好坏
判断做旧的老白茶,主要依据颜色、香气、茶汤、叶底来分辨。正常老白茶颜色自然舒适,做旧老白茶外观死气沉沉。正常白茶香气馥郁,陈放后的香气浓厚枣香毫香明显,而做旧白茶香气淡薄单一,有闷味、焦味。正常白茶叶底鲜活、匀整并有韧性,而做旧老白茶叶底杂乱无活力、质地较软。1.颜色区分
正常的老白茶,颜色是自然舒适的,如寿眉,颜色是五彩斑斓的,黄绿色、墨绿色、古铜色、黄褐色、褐色、银白色,而做旧老白茶,外观死气沉沉黑压压一片。
2.香气区分
白茶香气馥郁,陈放多年后的老白茶,香气以毫香、稻谷香、陈香、药香、花香、粽叶香、枣香(寿眉饼),而做旧老白茶,香气淡薄、单一,甚至会出现闷味、焦味等。3.茶汤区分
正常的老白茶,茶汤颜色会随着冲泡次数而变化,茶汤颜色为,浅赤金色、赤金色、浅橙黄色、橙黄色,而做旧老白茶的茶汤颜色,在第一泡的时候就是红色,而且茶汤浑浊不清澈,入口后有锁喉感,很不舒服。
4.叶底区分
正常的老白茶,在经过多次冲泡后,叶底依旧柔嫩富有光泽,用手轻轻触碰,感觉其中的韧性。
而做旧老白茶,经过多次冲泡之后,叶底会变得软烂很不结实。
3
本文《白茶散茶做旧怎样鉴别》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jianbie-75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