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鉴别 > 手工茶柴烧鉴别方法

手工茶柴烧鉴别方法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19 16:12 点击83次

柴火手工茶制作方法

首先,将采摘来的茶叶清理一遍,把躲藏在里面的小虫子、碎屑清理干净。

2/11采摘茶叶时最好选择这种“一芯一叶”的,味道更好,更清香。

3/11洗干净锅,烧热后,就可以把茶叶倒进去。大锅受热面积大,茶叶不会堆成一堆,另外,柴火灶好控制火候。

4/11然后小火,不停地用手翻炒。动作要稍微快些,不然茶叶会烧焦。

5/11用手炒更灵活,而且不能戴一次性手套,所以,在炒茶前一定要把手洗干净。

6/11控制火候,就这样不停地翻炒。注意不要烫伤手。

7/11十多分钟之后,可以一边翻炒,一边用手揉搓 ,这样可以使叶子的更好地卷缩。

8/11一个小时左右炒至这个颜色时,就要加快翻炒的速度。

9/11再过四十分钟左右,当茶叶炒至这个颜色时,就差不多可以出锅了。

10/11出锅时,用报纸垫着盛在容器里。摊凉。第二天就可以泡着喝了。11/11炒茶是一个漫长且辛苦的过程,我们从晚上六点半一直忙到八点一十。不过,也正是因为是自己炒的,喝起来也格外香甜。

景德镇全手工柴烧茶

德化柴烧可以显现出色彩,没有缺点。

首先柴:一般木材不要太潮湿,需静置约三至六个月以上,以利燃烧,可用于柴烧的薪柴种类不少,包括樟树、龙眼、荔枝、莲雾及废弃木材等。凡是利用薪柴,为燃料烧成的陶瓷制品,都可称之为柴烧拓词,作品可分底釉,与自然釉两大类,当代陶瓷家更推崇不上釉,以获得出其不意的自然釉色,柴烧的烧窑难度相当高,其作品的成败取决于土、火、柴、窑之间的关系。

景德镇柴窑应为青柴窑瓷器,釉面极其润泽(油润而有光泽),独具“糯”的感觉。将青柴窑烧制的产品用放大镜去观 察 可以看见里面气泡的大小不一,或前或后,没有规律的排列, 如夜晚璀璨的星空中的漫天繁星 ,错落有致,呈现出自然的美丽。此外, 青柴窑烧制的瓷器在灯光下折射到处的光线不会像镜子一样很刺眼,而是很柔和的 。

柴烧茶器使用方法图解

柴烧壶、柴烧杯古朴厚重,自热釉色变化丰富,肌理层次感很强。目前市面上制作柴烧壶、柴烧杯的泥料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粗泥:一般40-60目左右的泥料,泥料主要配方是高岭土和当地区一些陶土配比制作而成。烧制温度一般1300摄氏度左右,易于成型,成品手触摸的感觉较为粗矿釉色变化丰富。

黄泥:一般60-120目左右的泥料,泥料主要配方是高岭土、青土和当地区的黄土配比制作而成。烧制温度一般在1240左右,易于成型,成品手感有磨砂感且釉色变化丰富。

白泥:一般在120-200目左右的泥料,泥料主要成分为高岭土、瓷土和当地区的一起特有陶土配比制作而成,烧制温度一般在1200摄氏度左右,易于成型,成品手触摸感觉细腻且柴烧釉色、肌理变化丰富。

紫泥(紫红色泥料):一般在180-260目左右,泥料主要配方是高岭土、青土和当地区一些陶土配比制作而成,烧制温度一般在1170摄氏度左右,泥料细成型稍难,成品手触摸感觉细腻且柴烧釉色、肌理、金属效果等变化丰富。

柴烧茶器材质多数以陶土居多,陶土耐温高,陶土通过柴烧会产生内敛、温润、沉稳、古朴之美。陶土基本上含有一定的铁元素,铁元素在高温烧制的过程会和窑火、窑内气氛发生微妙的变化,引发器物表面多姿多彩的色泽变化,丰富的釉色、肌理效果。

柴烧壶、柴烧杯不仅器皿表面有火焰流窜留下的印记和丰富的自然釉色变化,还可以提高茶汤口感,软化水质的作用。养过的壶和杯会变得更加柔和、厚重和历史感。

柴烧茶的正确使用方法

白陶瓷柴烧瓷壶则会通过简易法来开壶。这种方法也可以判断柴烧瓷壶是否被打过蜡、上过油等。

用清水、牙刷洗刷新壶表面的尘灰和壶内里的灰屑,切记不可使用任何洗涤剂和消毒剂。

把壶放入没有油渍的锅里,然后用小火把水煮沸,沸腾5分钟后放入茶叶,最好是你准备这把壶喝什么茶就用这种茶叶,茶叶量1-3两,放入茶叶后小火再煮10分钟后方可熄火。

本文《手工茶柴烧鉴别方法》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jianbie-46756.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