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鉴别 > 白牡丹茶饼鉴别真假

白牡丹茶饼鉴别真假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12:11 点击62次

白牡丹茶饼档次鉴别

白牡丹属于白茶系列。白牡丹,牡丹王,白毫银针都属于上品。看它的紧压茶首先看叶芽,叶芽舒展,饱满,茶饼闻起来很香,并且整体紧实。应该是上品。但白牡丹和寿眉贡眉有差别,寿眉保存时间更长

白牡丹茶叶鉴别图解

【产地】福建省福鼎县一带盛产白牡丹茶,白牡丹茶身披白茸毛的芽叶成朵,宛如一朵朵白牡丹花。白牡丹茶属白茶类,它经绿叶夹银色白毫芽形似花朵,冲泡之后绿叶托着嫩芽,宛若蓓蕾初开,故名白牡丹。【特征】白牡丹茶两叶抱一芽,叶态自然,色泽深灰深或暗青苔色,叶张肥嫩,呈叶连枝。白牡丹茶汤色杏黄或橙黄,叶底浅灰,叶脉微红,汤味鲜醇。【工艺】白牡丹茶的制造不经炒揉,只有萎凋及焙干两道工序,但工艺不易掌握。白牡丹茶 精制工艺比较简单,用手工拣出梗、片、蜡叶、红张、暗张后低温焙干,趁热拼和装箱。白牡丹茶的烘焙火候要适当,过高香味欠鲜爽,不足则香味平淡。【功效】白牡丹茶有防癌、抗癌、防暑、解毒、治牙痛,润肺清热的功效,常当药用。

白牡丹茶辨别方法

 白牡丹茶嫩度仅次于白毫银针,采摘时会采到芽头下1~2片叶子,冲泡后绿叶托嫩芽,出现含苞待放之势,犹如花朵初放,白牡丹的名字由此而来。

        外观上白牡丹的成品色泽呈灰绿色或暗绿,茶身又如白毫银针一样白亮,当它经过萎凋等工序后,叶身又出现红筋,有“红装素裹”之誉。

        口感上白牡丹会延续银针的毫香,加上原料稍成熟,茶汤浓度会更高,茶汤有标志性的杏黄色,回甘明显,满口甘甜,不带苦涩,滋味鲜醇。

        白牡丹根据其品相和采摘标准不同,又分为特级白牡丹,荒野白牡丹,一级白牡丹,二级白牡丹等.......

       白牡丹因外观秀气且好看,口感介于银针和寿眉之间,人气颇高。绝大多数茶客在喝白茶时,对白牡丹一见钟情概率非常高。因它容易喝懂,哪怕不懂茶的人,也能快速领略它的美好。

白牡丹茶级别图片

特级牡丹是一种名贵的白茶,产于中国福建省福鼎市。它采用嫩芽、嫩叶为原料,经过揉捻、干燥等工艺制成。这种茶叶外形呈现银白色,茶汤清澈、香气浓郁,口感鲜爽甘甜。特级牡丹茶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精细的工艺,如采摘时间、揉捻手法、温度控制等都需要极为严格的要求。因此,特级牡丹茶不仅口感独特,同时也是一种高档的礼品和收藏品。

白牡丹好茶不压饼是真的吗

如果是新白茶,冲泡的时候尽量不要盖盖子,老白茶则可以,因为新白茶盖了会有焖熟的味道

烫壶温杯,这是功夫茶泡法的第一式。

它又有一个新名字,很美的很香艳,叫“白鹭沐浴”。

但是,“烫壶温杯”比较直接,不管是用胡建普通话,还是北京官话,讲出来,一般人都能听得懂。

不比文艺范儿的“白鹭沐浴”,用胡建地瓜腔一说,大部分人可能听不懂,还要多重解释,太麻烦。

所以,利于传播的“烫壶温杯”,代替了高大上的“白鹭沐浴”。

下里巴人终于战胜了白富美。

跑题了。

烫壶温杯,很简单,就是用烧沸的水,把盖碗,公道杯,品茗杯,都烫洗一遍。

这一步骤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沸水杀菌,可以保证卫生。

第二,烫热了盖碗之后,马上称五克白牡丹投进去,盖上盖子,上下摇晃三下,然后揭盖,闻香。这叫闻“干茶香”。

白牡丹干茶的香气,被这热热的盖碗一蒸,毫香和清淡的花香马上便能被蒸出来。

就像旧时秦淮河词条的名妓,喜欢把茉莉花插在鬓边一样。

当喝了酒,茉莉花被酒引上来的热汽一蒸,那花香愈发妖娆、愈发浓郁,随风能香传好几十米水路。

另外,如果茶不好,有杂味,也能通过闻干茶香的时候闻出来——提前闻出杂味,放弃喝有杂味的茶,正好保护了自己的肠胃。

第三,烫壶温杯之后,利用盖碗中的余温,能让白牡丹茶叶得到一个短暂的清醒的过程,好似把一个沉睡的人唤醒。

等到真正沸水冲泡白牡丹的时候,便能有更好的状态,表现出更好的香气来。

白牡丹冲泡技法第二式:沸水冲泡

沸水冲泡,这是把白牡丹泡得好喝的第二个要领。

有个茶友跟村姑陈说,哎,新白茶很嫩,不能沸水泡的,沸水会把新白茶烫死了。

这位茶友真是极有爱心的人。

但是,新白茶,尤其是高山白茶,它生活在气温较低的高海拔山区,它的防御能力是很强的。

首先,它的芽头有厚密的白毫外衣,这件外衣不仅御寒,还能有一定的防水作用。

其次,它的叶片为了抗寒,为保护自己,也生得较厚,表层细胞尤其比一般的茶叶要厚。

故而,它虽然嫩,却并不怕沸水。

并且,高山的白牡丹拥有极好的桂馥兰香,香气多元,香型多样,身体里的香气,有花香,有毫香,有竹叶香,有草药香....

这些香气里,有许多花香是高沸点的,只有沸水才能令其释放,如果不用沸水泡它,这些高沸点的花香就无法释放出来,让我们闻不到,也喝不到。

或者可以闻到一部分和喝到一部分,却无法享受尽兴。

总归是很遗憾的。

想来,这位说白牡丹泡得不香的茶友,应该是指香气比较浅淡,达不到村姑陈说的种程度。

这便是水不够沸的缘故了。

白牡丹冲泡技法第三式:快出水

快出水,这是村姑陈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了。每次讲到冲泡,一定会讲到快出水。

为什么呢?

因为很多朋友泡的茶汤不够香,不够淳和,尽是苦味和涩味,都是慢出水惹的祸。

快出水,是指沸水注入后,五秒出汤,七秒出净大部分茶汤的一种冲泡方式。

快出水的好处是,沸水不必与白牡丹接触过长过久,不会闷坏白牡丹,不会让白牡丹释放出过多过量的物质到茶汤里——过量了,可不就味道重,苦涩了么?

就像熬中药,医生说,放三碗水,煎成一碗。结果煎药的人临时有事走开了,回来的时候,三碗水煎成了半碗,这药自然就更加浓烈,更加苦涩了。

另外,出水慢,茶叶长时间闷在盖碗里,会让白牡丹的芳香分子,过度挥发——闷的时候就挥发掉了一部分,等出汤的时候,闻起来就不怎么香了,那娇柔的花香,被闷泡折损了。

SO,村姑陈一直提倡快出水,这样,才能让白牡丹、春寿眉这些以清郁清鲜花香见长的白茶,在盖子上和茶汤里,绽放出原汁原味的花香。

也只有尽量练就快出水,我们才不会喝到苦涩的茶汤。

对身体健康更好。

白牡丹冲泡技法第四式:投茶量要准确

秦始皇为什么要统一度量衡?因为各国有各国的标准,太乱了。

必须要统一。

同理,要泡出花香盈盈的好茶汤,投茶量也要统一。

投茶量,在村姑陈这里,标准的是110毫升配5克干茶。如果盖碗超出了 110毫升,那就等比例增加茶叶的投茶量。

而很多时候,茶友们会按自己的喜欢好来决定投茶的数量。

比如前段,就听说某地的某位在大师泡茶,随便拿只盖碗,随便抓一撮扔进去,就开始泡了。这实在是任性得惊天动地。

这样随随便便地投茶,怎么能喝得准确呢?

医生开药,尚且要问问体重,根据体重来决定药量。咱们泡茶虽然不如医生开药,有严格的标准,但基本的标准还是要有。

否则,随便投茶,只能喝到不标准的茶汤,或者过浓,或者过淡,或者过苦,或者,过涩。

反正,不是这款茶最好的状态,最好的香气和口感。

在村姑陈这里,110毫升盖碗配5克白牡丹干茶,泡得香气清新脱俗,各种香型轮番登场,像逛皇帝老儿的御花园似的,移步换景,一处一种香气,别提多美了。

而那位随便抓茶泡的“大师”,后来据说泡出了很苦涩的茶汤。

所以,这位说把白牡丹泡得不香的茶友,应该是投茶量太少,茶量少了,香气自然就弱了。

难怪不香。

结 语

白牡丹,是香气极好的一款白茶。

每次喝到尾巴上,它的香气还是幽幽而存的时候,便会想起那位极爱梅花的老林,想起他写梅花的佳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紧压白牡丹茶怎么鉴别好坏

白牡丹的散茶和紧压茶在形态、保存方式和口感上有所不同。散茶呈现为银黄色,茶叶形态较为松散,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片茶叶的形状和色泽。而紧压茶则是将茶叶压制成饼状,颜色深棕色,外观整齐。

在保存方式上,紧压茶由于体积小、密度大,更便于储存和运输。

口感上,散茶通常口感较为清新,香气四溢;而紧压茶则因为经过压制,茶叶中的物质更易于转化,口感更为醇厚。

本文《白牡丹茶饼鉴别真假》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jianbie-193957.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