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鉴别 > 班章普洱茶鉴别

班章普洱茶鉴别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09:44 点击86次

班章王普洱熟茶鉴别

非常好。老班章普洱茶是云南普洱茶生产企业中名列前矛的品牌,历史悠久,精选原料制作,再加上七十年代到现今己经有五十年的存放和发酵,品质可以算极品了。

老班章熟普洱茶怎么鉴别

老班章:“老班章”号称茶王,讲究所谓的茶气,纯正血统的老班章茶气是普洱茶中茶气最足的一款茶品,其特点是茶的苦味、涩味重回甘效果持久、汤色鲜亮、叶底柔软、匀称、略带蜜香。香气纯正浓厚、平稳、滋味浓烈,有化痰、喉润、两颊生津作用。

老曼峨:老曼峨寨可以说是整个布朗山最大、最古老的布朗族村寨。老曼峨的茶很苦,当地人将老曼峨乃至整个布朗山茶区从老曼峨引种繁衍的茶称为苦茶。这里也有一些与苦茶相对应的甜茶,据说不苦,一般都被村民留着自己喝。老曼峨的苦茶由于奇苦,由此充当了加工普洱茶的味精:众多茶厂和茶商在生产加工普洱茶饼时,往往用老曼峨的茶做拼配,以提高和丰富茶饼的口感和滋味。

如何区分和鉴别布朗山,老班章,老曼峨呢?

1、从外形上区分

布朗叶片薄,小,毫少芽短,(指布朗的台地茶)整饼看起来偏黑,绒毛少,揉捏成饼后成条索状。

老班章饼面看起来偏绿(新茶),老茶芽片较黄,整片黑油发亮。叶片大,厚,修长,绒毛多且放发白光。芽尖长。

老曼峨具有老班章的特点,只不过看起来颜色偏黄。

布朗山,老班章,老曼峨叶片不同

2、从水路上区分

老班章水路长,耐泡,20泡以上,

布朗的水路短,不耐泡。

老曼峨也耐泡的。

但老曼峨苦,而且苦化得很慢,老班章苦而回甜,回甘快,霸气足。布朗的苦和老班章,老曼峨不同,较浅,回甘也一般。比起来特点不明显。如果有人说老班章不苦,那就是在欺骗消费者了。之所以叫老班章,就是它的苦。苦就是它的独特的个性。但它的苦回味无穷。

布朗山,老班章,老曼峨苦味各有不同

3、从叶底上区分

很明显,老班章,老曼峨叶底具有古树茶的特征。布朗是台地和小乔木的特征,主脉不明显或没有,芽叶短,小,薄。

从功效方面来说,不同种类的普洱茶功效都差不多。要鉴别同一山系的普洱茶,还要从口感、回甘、滋味、汤色等细节上入手。

云南老班章普洱茶鉴别方法图

老班章:既是地名,也是茶名

老班章,是云南省南部的一个小山村。

在地理位置上,老班章位于云南省南部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在行政区划上归勐海县布朗族山布朗族乡管辖。这里距离勐海县约60公里,平均海拔约1700米。“班章”二字为汉语音译而来,原为傣语“巴渣”,为“一条鱼”的意思。

老班章茶。其实,早在老班章建寨之前,这片土地上就已出现了成片的大茶树种植,有的树龄已超过百年,据说是布朗族先民所种,后来老班章的先祖哈尼人到来后,布朗族就慷慨的搬走了,同时也将这片古茶园留给了哈尼族。

老班章古茶树得以在此生长和繁衍,其实和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分不开的,老班章气候温暖湿润,年降水量1300多毫米,日照充足,云雾大,这些都为古茶树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据统计,老班章村和新班章村现有茶园合计5000余亩。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这里自古以来就保持着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没有遭到人为的破坏。老班章人对古茶树也极为重视,一直沿用传统古法人工养护古茶树,遵循民风采摘鲜叶,这些都为老班章茶的品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品种上来说,老班章古茶树是典型的云南大叶种茶,这种茶叶片肥厚饱满,颜色上有翠绿、墨绿色,条索非常粗壮,芽头比较肥且多绒毛。远远望去,一幅生机盎然的样子。

2003年以后,随着普洱茶的崛起,老班章古茶树的潜力得以发掘,其价格也一路飙升。由于老班章茶叶大肥厚,对于普洱茶来说则意味着内含物质丰富,比如茶多酚、氨基酸、茶多糖等含量都非常高,被视作是制作普洱茶的上等原料。

班章普洱茶 简介

普洱茶中的冰岛和班章是两种普洱茶产地,其中冰岛产普洱茶的主要产区是西双版纳,该地区的普洱茶多为野生古树普洱茶;

而班章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一座小城,班章茶区是普洱茶产区之一,也是普洱茶基地之一。

两种产地的普洱茶口感和质地都不同,因为气候、土壤、环境和种植方式等不同造成了地理产区的差异。

老班章普洱茶真假

200一斤的老班章可以喝的。200一斤的老班章是中树春茶等级的,新茶具有条索清晰,香气高扬等特点,冲泡茶汤黄绿明亮,入口茶气霸道,苦涩度强,但可瞬间化开转为回甘,口腔留香生津持久,耐泡度好,可达十泡以上,不建议直接喝新茶,联系存放至少三个月后再喝,口感协调度会更好。

班章普洱茶哪种最好

答:十大普洱茶品牌是大益、中茶、合和昌、陈升号、雨林古茶坊、澜沧古茶、七彩云南、龙润、下关、老同志。很多茶友喜欢大益,高端品牌合和昌、陈升号也不错。

本文《班章普洱茶鉴别》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jianbie-180945.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