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鉴别 > 大红袍茶如何鉴别

大红袍茶如何鉴别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06:44 点击84次

泡茶大红袍茶叶鉴别

1、看外形

首先,好的大红袍外形都是非常细嫩并且均匀有致,茶叶呈条索状以及颗粒非常紧实,拿在手上稍微扭曲也是粗细一致。

大红袍茶是乌龙茶的传统代表,色泽都是偏暗沉的黑色,这是它的一大特点。大红袍茶叶的色泽也是油润的宝色,而陈年大红袍茶叶的色泽就偏向灰褐色了。

如果是茶叶非常粗老、色泽也不均匀,碎茶多或者非常杂,那肯定是不好的大红袍。

2、闻其味

第二是闻气味。大红袍属于熟香茶,火候相对来说也比较足,闻起来会有茶叶的自然清香以及炭火茶的味道,火香味闻起来比较足不会有其他太多的杂味。

如果闻到的是其他香气味太重或者桂花香味,那么这就不是大红袍茶了。

3、品其味

如果在买之前能尝一尝它的茶味,那就最好不过了,一定不要错过这个好机会。

无论再怎么观察其外形或者闻其味,都不如直接品饮鉴别来得更实在了。

首先大红袍必须要用五十度以上的沸水来泡,大红袍的汤色是褐黄色并且非常透亮。

喝入口后有些微苦甘甜的香味,如果是入口就非常香甜的话,就不是真正的大红袍茶了。

但要注意的一点是,大红袍绝不会是苦涩味,只是微苦甘甜的香味,苦涩味和微苦还是有区别的。

大红袍茶叶真假如何辨别图片

红泥中的精品,当属朱泥;然而若在朱泥之中还要评出魁首的话,大红袍则当仁不让了。这两种紫砂原矿不同的矿层分布、风化程度、炼制方式,都造成了泥色、泥性及成品的诸多差异。

泥色

朱泥原矿呈金黄色或浅黄绿色,烧成后壶表主体呈橘红色,以红为主,透着些许橘色。热水浇淋后,颜色往往更红,但不是更艳。

大红袍原矿料呈赤色,烧成后壶表色泽呈瑰丽的朱红色,砂感绵密柔滑,水色温润。热水浇淋立展娇嫩鲜红,壶身紫光游移,别具风韵。

泥性

朱泥现于黄龙山嫩泥层之间,含氧化铁量较其他泥高,在14%-18%之间。因其含砂量低、泥性娇,成型工艺难度亦高。由生坯至烧成,收缩率高达30%-40%之间,支撑度差,一般成品率仅约7成。

大红袍产于宜兴黄龙山,位于浅表的矿石夹层中,不规则偶见,呈赤色,含有一定量的微细白色云母碎片,有油脂般的光芒感。储矿量少、开采困难,一吨原矿仅提炼数十公斤泥料;铁含量高达30%左右。大红袍熟泥可塑性差,成型要求很高。它的成品率即使是小品也只有6成左右,中大品更是极少。

壶品

原矿朱泥壶砂感较强,表面呈现纵向轻微褶皱,常见跳砂、收缩痕等微瑕。泡养日久的朱泥壶,包浆颜色变深,肉眼看上去十分润泽。用60倍放大镜观察,可见经常摩擦的地方有很细很密集的黑点,这是因为壶胎色深所致。

真正的黄龙山原矿大红袍不光有玉润之质感,它的表面能偶然见到细小的铁质,还有点滴银心片。由于烧制时泥团粗细悬殊,烧成时体积收缩不一,外表粗颗粒略有凸出,又富有温润光泽的质感,犹如天津鸭梨的梨皮状。而疏松的内壁因泥料矿物组成和团粒堆积等因素而形成的空隙,具有一定的气孔率和吸水率。大红袍虽属于朱泥,其砂性却是朱泥中所独有的。大红袍作品在使用初期,壶面会有水珠不断渗出,直至泡养后形成包浆。

朱泥和大红袍结晶度都较高,泥的断面接近瓷质,将壶盖从壶口提出,可闻铿镪之金属声,以指弹扣,声脆、音有共振。用它们来泡茶品茗,皆和顺温婉、入口柔滑,养成后温雅润泽,是难得的好泥料。

大红袍茶叶真伪鉴别图解

区别大红袍真假主要从外观、香气、滋味和茶叶渣等方面入手。

首先,真正的大红袍茶叶颜色红艳、光泽度高,叶缘色暗,杂质较少;

其次,闻其香气,真正的大红袍有独特的桂花香和蜜香;

再者,品尝口感,真正的大红袍茶叶滋味浓郁、回甘持久;

最后,观察茶叶渣,真正的大红袍茶叶渣条索完整,杂质较少。

大红袍茶真假辨别图

1、从颜色上辨别:大红袍可归于朱泥紫砂,朱泥壶有“泥中贵族”之称,则大红袍更是朱泥中的极品,非常难得。

2、从特征上辨别:大红袍紫砂壶的洁净度较高,泥的断面有结实沉重感。

3、从材质上辨别:大红袍泥胚含有少许原矿颗粒,冲淋热水后颜色变化极大,呈现红中带紫。平时养壶易现“包浆”之美,红润艳丽。

4、从产地上辨别:大红袍紫砂壶产地比较著名的地方是丁山赵庄山、黄石黄岩心。此泥红艳夺目,气质高雅,令观者很受鸿运当头之意,是其它产地无以伦比的。

本文《大红袍茶如何鉴别》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jianbie-163795.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