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图鉴详解
楼主喜欢普洱茶的话,还是去书店或图书馆看看普洱茶的彩色图鉴吧,否则很容易被骗。
清代还是“号级茶”的时代,“印级茶”是上个世纪的事(二三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跟清代没有关系。红印圆茶是“印级茶”中比较著名的一种,1942年才面市。红印圆茶,是所有普洱茶人熟悉又陌生的茶品,熟悉的是它曾广泛的流通于市场,陌生的是它的年代久远,生产时期可能是由一九四二至一九五八年试制侨销圆茶止,历经了十多年战乱,停产及政权的交替。其中生产风格、环境及市场的变化,也为红印圆茶在年份、配茶及辨视的课题上,投入了丰富的元素。中国的茶百科
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世界公认的饮茶就是中国首创,而在中国根据陆羽《茶经》中的记载:“茶之为饮,发乎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而根据相关历史文献记载,中国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开始了有关对茶叶的探索,只是在秦时代茶更多的是王公贵族的专属,没有得到更好的传播。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开始在中国盛行。佛法大师在探讨、悟佛理时要心境平和,没有杂念,而茶恰好有提神醒脑的功效,使人内心更加的通透明澈,饮茶开始在佛家流行。只是相对于魏晋南北朝的动乱局势,连绵不断的战争,民不聊生,生存尚是问题,亦不会拿出更多的时间去研究茶叶。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中,唐朝占有绝对的一席之地。唐朝国泰民安,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大幅的提升,茶叶开始逐渐地走向社会大众。在这一过程中,有一批文人骚客、儒家大士开始深入的研究茶叶,其中尤以陆羽为主,陆羽所著的《茶经》更是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专著,被后人誉为茶叶的百科全书,茶文化的核心内容茶道也在这一时期诞生。在唐朝这一时期,就初步形成了内容多样,内涵丰富的茶文化机制。
在南宋,茶文化发展到一个高潮时期,民间就出现了的专业品茶社团,宫廷也设立了专门的茶事机关,皇帝用赐茶来笼络王公大臣;在民间,也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茶,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要“合茶”。民间一时斗茶风起。日本现盛行的茶道,也是由南宋时期漂洋过海传播而去。宋朝过后,茶文化开始没落,明太祖朱元璋撤销北苑贡茶苑,不再设皇家茶园,散茶正式形成,散茶真正的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人们喝茶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过却已经没有盛唐、南宋时期的全盛状态。在17世纪,西方列强用枪炮叩开中国的大门,中国的茶文化也随之传入到西方国家,并逐渐的在世界流行。
新中国成立后,茶文化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文化机制,融入了更加丰富的理念。加强了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结合,形成了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机制,茶歌艺术、茶乐艺术也应运而生,使得茶文化更加的符合我国的社会实情。
六大类茶的鉴别
六大茶叶分别是:绿茶、红茶、白茶、黑茶、黄茶、乌龙茶
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其制成品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常饮绿茶能防癌,降脂和减肥,对吸烟者也可减轻其受到的尼古丁伤害。
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所以红茶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我国红茶品种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为我国第二大茶类。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指一种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质特点。 属轻微发酵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
黑茶因成品茶的外观呈黑色,故得名。黑茶属于六大茶类之一,属后发酵茶,主产区为四川、云南、湖北、湖南、陕西、安徽等地。传统黑茶采用的黑毛茶原料成熟度较高,是压制紧压茶的主要原料。
黄茶是中国特产。其按鲜叶老嫩芽叶大小又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黄芽茶主要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远安黄茶;如沩山毛尖、平阳黄汤、雅安黄茶等均属黄小茶。三峡库区蓄水以后,秭归山区常年雾气笼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秭归黄茶,也属于黄小茶。
乌龙茶,亦称青茶,品种较多,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中国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是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乌龙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
浅谈真假茶鉴别
一是看:首先看表面。由于是陶土而且不上釉,新的紫砂壶表面不可能是光亮的,而是有粗糙感。而假泥壶为了卖相好,一般会打蜡抛光。其次,紫砂泥中含有石英、云母等微量元素,在高温烧制中会形成结晶体,因此在光亮下,整个壶身能看到很多细微的银白色亮点。第三,真正的紫砂壶壶内外颜色几乎是一致的,不会相差太大。
二是用开水试:将刚烧开的水倒进壶内并沿着壶身浇下,盖上壶盖。你会看到水不是顺着往下流,而是被慢慢吸干;壶盖上则先是慢慢湿润,而后又慢慢吸干。这是紫砂壶拥有双层气孔,透气性好的表现。
三是将泡好的茶留在茶壶内,两三天内茶不会变馊:专家还特意介绍说,用壶盖敲壶身听声音的鉴别方法其实是不科学的。因为造型、泥料的不同,声音也会不一样。而且假泥中加入玻璃水等也可以敲出真泥类似的声音。敲击听声音的更大功效在于辨别壶身有没有隐藏的裂痕。
中国茶分哪几种
全发酵茶是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多种工序精制而成,其发酵度为100%,茶性温和,全发酵茶有以下品种:正山小种、金骏眉、滇红、祁门红茶、坦洋工夫红茶、宜红、川红茶、九曲红梅、政和工夫红茶、日照红梅、遵义红茶。
全发酵茶:红茶
小种红茶工艺分类:正山小种、烟小种 ;小种红茶产地分类:正山小种和外山小种两种
正山小种:花果香 桂圆汤
烟小种:松烟香
工夫红茶:滇红、祁红、坦洋工夫等
祁红:似花 似果 似蜜 是有独特的祁门香
滇红:香气鲜郁高长,滋味浓厚鲜爽
坦洋工夫:香气高锐 、花果香明显
红碎茶:片茶、碎茶、叶茶、末茶
叶茶:汤色红艳(或红亮),香味鲜浓有刺激性
碎茶:汤色红浓,香味鲜爽浓强
片茶:汤色红亮,香味浓爽
末茶:汤色红浓稍暗,香味浓强微涩
半发酵茶:乌龙茶
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发酵度为10%--70%,属中性茶,经过采摘、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等工艺制作而成
乌龙茶分为闽北乌龙、闽南乌龙、广东乌龙以及台湾乌龙
闽北乌龙:武夷岩茶、水仙、肉桂、大红袍
闽北乌龙多为焙火香滋味浓郁,但水仙滋味会更加柔和
闽南乌龙:铁观音,铁观音具有兰花香,滋味甜醇;铁观音05年以后改变新工艺亦分为清香型和浓香型
广东乌龙:凤凰单枞,单丛花香馥郁,丰富多样
台湾乌龙:冻顶乌龙,茶汤清沏,呈蜜黄色,香气清纯,具有花香,滋味甘醇浓厚,汤色黄绿明亮,耐冲泡;为台湾两大名茶之一
本文《中国茶鉴别》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jianbie-155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