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鉴别 > 宋徽宗茶的鉴别方法

宋徽宗茶的鉴别方法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05:02 点击56次

宋徽宗点茶的正确方法

      总体可以分为八个:碎茶、碾茶、羅茶、茶末置盒、撮末于盏、点茶(煮汤入茶)、搅拌茶末、置茶托。

     碎茶:从茶培笼里取出茶饼,再用茶槌捣成小块。

      碾茶:将小茶块置于茶磨中,再将茶碾成粉末

      羅茶:将茶末再过一遍筛,保证均匀并祛除杂质

    茶末置盒:将筛好的茶末倒入茶盒中

     撮末于盏:取适量茶粉置于盏中

     点茶:点茶的程序虽然只有注水和搅拌茶末两个动作,但宋徽宗却将其细致地归结成了“七汤点茶”。

  搅拌茶末:一边注水一边用茶筅击拂茶汤,使茶汤出现稳定而持久的泡沫。

      在“七汤”之前先要“调膏”,“量茶受汤,调如融胶”。即根据茶量注入适量的开水,将茶膏调得像融胶那样,有一定的浓度和黏度。

     七汤点茶:第一次注水要环绕茶盏壁,不让水浸入茶膏。先搅动茶膏,渐渐增加点击和拂弄,手轻而茶筅用力,手指和手腕一起环绕回旋,茶汤上下透彻,表面就如同点点星辰和皎皎明月,生出明亮鲜明的沫饽。

      第二到六次注水,动作看起来颇为相似,实则全然不同,每一次的注入点、注水量和击拂转动的力道都各有讲究。

      第七次注水,重点看茶汤的轻清重浊和汤花的稀稠疏密,适可而止。

     乳雾汹涌,溢盏而,周回凝而不动,谓之咬盏,宜均其轻清浮合者饮之。

     置茶托:汤花呈现出美丽颜色之后,将茶盏置于漆器或同材质茶托之上

     至此,一套完整的“点茶”就算结束了,宋人雅致,点茶也被认为是当时的日常四大雅事之一。

   

 

宋徽宗茶代表作

宋徽宗著有茶文化专著《大观茶论》。

《大观茶论》共20篇,对北宋时期团茶的地产、采择、制造、鉴辨、藏焙、品名等分目详述,其中宋徽宗的自序是全书字数最多的段落,颇有文采,自豪地称当时的茶“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咸造其极。”“天下之士,厉志清白,竞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王锵金,啜英咀华。”

宋徽宗大观茶论中的白茶

白茶,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史载,东汉时期,一个叫尹珍的青年怀揣家乡生长自制的“荼”, 拜谒著名儒学大师许慎,遭门丁刁难,便在其檐下席地嚼“荼”,片刻,许慎整个府邸充溢着浓郁的茗香。许慎踱步而出溯源,随即便邀尹珍入书房,将其“荼”冲泡相观,但见其外形优美,白色叶底如银针坠壶,汤色碧绿明亮,品之顿觉味鲜而清爽醇厚,偶有淡雅苦味即刻津生口中。更激发其在《说文解字》中对 “荼”的注解,用“槚、茗、蔎” 译注“荼”字的色、香、味。 

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唐朝陆羽的《茶经》七之事中,其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陈橼教授在《茶叶通史》中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南三百里是福建福鼎(唐为长溪县辖区),系白茶原产地。”可见唐代长溪县(福建福鼎)已培育出“白茶”品种。因其仅有名称,能否作为起源证据还有待进一步商榷。有的学者认为白茶始于神农尝百草时期,湖南农学院的杨文辉先生就持此观点。他发表的《关于白茶起源时期的商榷》一文中提出白茶的出现早于绿茶。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成书于1107~1110“大观”年间,书以年号名)中,有一节专论白茶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林崖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銙)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但品不及。宋代的皇家茶园,设在福建建安郡北苑(即今福建省建瓯县境)。《大观茶论》里说的白茶,是早期产于北苑御焙茶山上的野生白茶。公元1115年,关棣县向宋徽宗进贡茶银针,“喜动龙颜,获赐年号,遂改县名关棣为政和”。

清嘉庆初年(1796年)已有白茶生产,当时以闽北菜茶品种为鲜叶。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政和铁山乡人改植大白茶,并于光绪15年(1890年)用大白茶制银针试销成功,次年运销国外。白牡丹始创于建阳县水吉镇。1922年政和县也开始制造白牡丹,运销香港,价格比普通红茶和绿茶高出一倍。

宋徽宗的大观茶

《大观茶论》原名《茶论》,为宋徽宗赵佶所著的关于茶的专论,因成书于大观元年(1107),故后人称之为《大观茶论》。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其中“点茶”一篇,见解精辟,论述深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宋以来我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也为我们认识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宋茶和宋种的区别

解答:杭州宋韵文化的重点包含宋画、宋宴、宋扇、宋茶、宋瓷等等。

宋韵,则是一个既有历史积淀、又有时代指向的、具备丰富内涵的概念集成。韵的原始意义在于中国传统社会后期艺术审美的一个核心概念。

杭州宋韵文化包括了宋代文化艺术,也涵盖了宋代人格的神韵以及宋代人精神的气韵。

宋徽宗茶叶价格表

据说在宋徽宗年间,皇宫中御膳房的厨师,把少林寺的“醒酒汤”,加上武当山的“消食茶”巧妙融合,做出了一种提神醒酒,开脾健胃的汤。

这道汤没有了茶的苦味,又没有了汤的辣味,宋徽宗吃了之后连声叫好,龙颜大悦,问下话来要汤的名字。当时御厨回答说此汤为“延年益寿汤”。之后这位御厨就被留到了宫中,并被宋徽宗赐姓赵。这也就是胡辣汤的前身。

本文《宋徽宗茶的鉴别方法》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jianbie-153445.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