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鉴别 > 普洱茶陈化鉴别

普洱茶陈化鉴别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04:22 点击89次

普洱茶如何陈化

可以。

普洱茶膏的陈化也属于“变的艺术”,只是这个“变”不似普洱茶那么“剧烈”,犹如“脱胎换骨”。一饼生茶在自然存放50年之后,其外观颜色与冲泡后的汤色口感都与50年前截然不同。普洱茶膏的“变”,则是在原有物料基础上逐渐拔高的过程。它最初的汤色也是红色,但是呈褐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汤色越来越红亮、通透,口感更加醇厚,香气更丰富。

普洱茶膏是将云南特有的乔木大叶种茶叶经过加工与发酵后,通过特殊的方式将茶叶的纤维物质与茶汁分离,将获得的茶汁进行再加工,还原成更高一级的固态速溶茶。

直接功效

1、解酒护肝的功效

普洱茶的解酒功能在业界已经形成了长期的共识。不仅如此,在众多解酒产品中,普洱茶不仅是佼佼者,普洱茶中的特殊产品——普洱茶膏又是自古以来始终享有“醒酒第一”美誉的产品。

酒精在人体内的分解代谢主要靠两种酶:一种是乙醇脱氢酶,另一种是乙醛脱氢酶。乙醇脱氢酶能把酒精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脱掉,使乙醇分解变成乙醛。而乙醛脱氢酶则能把乙醛中的两个氢原子脱掉,使乙醛转化为乙酸,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同时,普洱茶膏含有的L-丙氨酸,在人体中会产生大量的泛酸,以促进酒精代谢的正常进行。另外L-半胱氨酸能与酒精反应,加速酒精的代谢,并吸收一定量的酒精,提高人体对酒精的承受量,它可以转化为胱氨酸,辅以牛磺酸能修复损伤的肝脏细胞、脑细胞和胃粘膜和组织。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解酒的过程也是护肝的过程。

2、消食、解油腻的功效

凡是品饮过普洱茶膏的人都知道,在吃完牛羊肉或饱食大鱼大肉之后品饮普洱茶膏,消食的速度极快。过去,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普洱茶膏消食、解牛腻的原因,是普洱茶膏内含的咖啡碱刺激人的胃肠蠕动,从而达到快速消食这一效果。但真正的原因不是这点。科学家曾经作过这样一个实验:将几个肉片装在金属丝笼内,给老鹰呑下,经过一段时间取出小笼,肉片不见了。于是动摇了在此之前的胃肠蠕动助消化的说法。认识到胃液中有某些可以消化肉类的物质存在。其中就有胃蛋白酶、糖化酶等。这个实验也间接否定了普洱茶膏内含咖啡碱刺激胃肠蠕动助消化之说。

普洱茶膏在后续的发酵过程中,其固有的纤维素酶与果胶酶,在其它酶系的相互作用下,分解大量的衍生物。这些衍生物不仅有糖化酶,还有其它与人体胃肠的生物酶系产生反应的酶类,增加了胃蛋白酶的分泌,促进胃蛋白酶活力的提高,使胃对蛋白质食物的消化能力加强,增强了人体消食功能。

普洱茶陈化和转化区别

普洱茶的氧化和陈化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它们共同影响普洱茶的口感、颜色和品质。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1. 氧化:

氧化是指茶叶在一定条件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普洱茶在制作过程中,鲜叶经过摊放、杀青、揉捻等工序,其中的多酚类物质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形成茶黄素、茶红素等新的物质。氧化程度越高,茶汤的色泽越深,口感越醇厚。

普洱茶的氧化分为两个阶段:自然氧化和人工氧化。自然氧化是在普洱茶制作过程中,茶叶与空气接触的自然反应;而人工氧化是通过特殊的技术手段,如加温、加湿等,加速茶叶的氧化过程。

1. 陈化:

陈化是指普洱茶在储存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茶叶中的化学成分发生一系列变化的过程。陈化过程中,普洱茶的香气、口感和品质都会发生变化。陈化过程对普洱茶的口感、香气、汤色等方面的影响尤为明显。

陈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茶叶在适当的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下储存。普洱茶的陈化分为自然陈化和人工陈化。自然陈化是指茶叶在自然环境中长时间储存,如仓库、地下室等;而人工陈化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如恒温恒湿的密封容器中,加速普洱茶陈化的过程。

总结:

氧化和陈化都是影响普洱茶品质的重要因素,但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氧化是指茶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而陈化是指茶叶在储存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的过程。普洱茶在制作过程中会经历自然氧化,而在储存过程中会经历自然陈化或人工陈化。

普洱熟茶鉴别优劣

大益是普洱茶里面的大品牌,7542(生茶)和7572(熟茶)是大益普洱茶的代表,7572这样的4位的数字是普洱茶的唛号,即以数字方式表示普洱茶的名称。 普洱紧压茶的编号规则采用4位阿拉伯数字:前两位表示年份,该年份发明的(或者是开始采用)工艺;第三位是一位数字,从0-9,表示原料茶菁的老嫩等级,0最嫩,9最老;第4位为茶厂编号(昆明1,勐海2,下关3,普洱4)。如7542、7562、7572、8542等。 7572的含义为勐海茶厂产的用75年的7级茶青做的熟饼。也就是说,大益普洱茶7572是由勐海茶厂的传统配方配置而成,从70年代中期生产至今,发酵工艺适度,茶品色泽褐红,滋味醇厚,茶汤红亮,它是大益熟茶中比较有代表的一款。

批号是表示普洱茶的生产批次,也就是说明是哪一年第几个批次生产的,比如201批,就是12年(也可能是02年或92年,但相差十年的茶很容易区分)的第一批,515批就是05年的第15批。

批号和唛号结合在一起,就能确定一款大益茶的具体种类以及生产年份,比如说7572-001,就知道是2010年第一批生产的7572熟茶。

普洱茶陈化后怎么样

普洱茶的润水陈化是指将新鲜的普洱茶进行特定的储存和陈化过程,以促使茶叶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并产生独特的香气、口感和品质。润水陈化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普洱茶的风味和品质,使其更加柔和、醇厚,同时去除一些青涩和生涩感。

具体来说,润水陈化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堆渥:新鲜采摘下来的普洱茶叶会被堆放在湿润环境中进行渥堆发酵。这个过程类似于储存茶叶时发生的自然陈化过程,但是时间更长且有控制。

2. 紧压或散存:在渥堆完成后,普洱茶可以被紧压成各种不同形状(如饼、砖、沱等),也可以保持散存状态。

3. 保存与陈化:经过渥堆和紧压或散存后,普洱茶将进入储存期。在此期间,普洱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陈化,茶叶中的化学成分会发生变化,逐渐形成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润水陈化的时间因茶叶的种类、产地、制作工艺和个人偏好而异。一般来说,普洱茶的润水陈化时间至少需要数年以上,有些高品质的普洱茶甚至需要十几年或更长时间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润水陈化并不是所有普洱茶都适用的过程。有些普洱茶以其原始风味和青春韵味受人喜爱,可以直接饮用而无需进行润水陈化。因此,在选择普洱茶时,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需求来决定是否需要润水陈化。

普洱茶陈化的正确方法

普洱生茶的制作步骤主要分为萎凋、杀青、揉捻、晒青、蒸压、干燥等,普洱熟茶比生茶只多一道人工渥堆发酵的过程。渥堆发酵是决定熟普品质的关键,可以达到快速陈化普洱茶的目的。

普洱茶制作工艺介绍

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生茶的制作工艺主要是萎凋、杀青、揉捻、晒青,再将晒青毛茶高温蒸软后,放入模具中压制成砖、饼、沱等形状,最后经过烘干或自然晾干成为成品茶。

熟茶的其他工序与生茶一样,只是多了一道人工洒水渥堆发酵的工序,以达到人工模仿自然发酵过程,来达到快速陈化普洱茶的目的,这一工艺最早由昆明茶厂于1975年正式试制成功。

渥堆发酵是决定普洱熟茶品质的关键点,具体做法是将晒青毛茶堆放成一定的高度,然后晒水、覆盖麻布,使之在湿热作用下发酵24小时左右,最后摊开晾干,经过渥堆后的普洱茶,颜色会由绿转为黄、栗红、栗黑。

普洱生茶如何鉴别优劣

普洱生茶鉴别方法

一、察“形”观色

 

无论是散茶还是紧压茶,冲泡前需先观察其形与色。以色为先,因茶产地不同,色泽都有区别,但绝对不会呈现出暗淡乌黄甚至霉变等情况。其次观察茶叶条索,品质好的普洱应该是条形清楚完整,条索肥壮,断碎茶很少。反之,品质茶的普洱条形散乱,条索有大有小,有碎有整,十分混乱不完整。

 

二、闻香识茶

 

品质好的普洱打开外包装后都能闻到缕缕茶清香,鲜爽之气扑鼻,香味虽因品种不同则有轻有重,但细细品闻均可闻得到。有些经过一定年份转化的普洱生饼,则还有伴有缕缕陈香味。

 

然而,很多人可能要说,我怎么知道什么样的味道是清香,陈香。其实,很简单,只要拿起茶叶闻一闻,闻到的味道只要是另你感觉呛鼻子的腥味、化学味、湿仓味等一切不好闻异味,直接放弃就好,绝不会是好茶。

普洱生茶品质怎么鉴别

三、观汤

 

冲泡后的普洱茶,叶底应该完全舒展开,叶脉和叶齿清晰可见,芽叶拿到手里轻扯不易断裂,弹性很好。此外,原料茶菁的纯度越高,茶底的杂色越少,整体颜色越统一。而品质差的普洱茶,冲泡后茶底要么细碎,要么茶底颜色杂乱,要么柔韧性差,手一碾变成碎末。

 

品质好的普洱茶汤应无沉淀物,茶汤尽管会因原料,年份不同呈现出明黄,褐红,青黄等不同的颜色,但整体均为暖色调,且澄澈透底。反之,则品质较差。

 

四、品茶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品茶,高品质的普洱生茶应具备苦涩香甜不同口味层次转化,年份越久,口感的层次还会增加出绵柔、润喉、悠香等等。品质好的普洱绝对不会出现任何一点让人感觉不舒服的酸味、麻味、霉味等等。

普洱生茶品质怎么鉴别

苦涩味:普洱生茶含有咖啡碱和茶多酚等物质,所以苦涩味必有的一个味道,由于产地的不同,有的苦味重,有的涩味重,但品质好的普洱茶入口时的苦涩味很快就会化为甜味,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回甘明显。而涩味则能刺激喉头不断产生唾液,就是平时所说的生津。品质越高的普洱,茶汤入口后,苦涩化的越快,回甘越迅速,口感越持久强烈。

 

香味:普洱生茶的茶汤喝起来的香味各异,有枣香、陈香、蜜糖香等等,但无论是何种香味,均以“非添加”的自然舒服为准,而绝不是闻起来刺鼻或熏的脑袋疼的“香味”。

 

绵柔、醇厚:普洱生茶在干仓环境下存储,时间越久,茶中各类物质等会发生一定变化,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后发酵”。后发酵会使得茶汤和香味更趋向人类可以接受的口感,越来越绵柔和醇厚,这种茶汤表面看起来依然透彻清亮,颜色偏深,以红褐、黄褐色为准,但喝起来却有一种“米汤”的柔和感。

本文《普洱茶陈化鉴别》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jianbie-149253.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