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生茶怎么鉴别好坏图解大全
普洱茶生茶的辨别
第一:闻普洱生茶香味
大体茶香可分为显香、暗香。
显香类的生茶闻茶的表面会有缕缕的清香、鲜爽之气,它带给你的是心旷神怡的感觉,品质优良的老茶还伴有陈香(注:陈香和腥味有很大的区别,希望大家不要混为一谈),如果闻起来有让您不舒服异味存在,无论新茶老茶都应该放弃。
暗香类生茶一般来讲品性内敛,需要冲泡后闻杯和叶底方能领略它的香韵,在品饮时如有让您不舒服异味存在,也应该放弃。
第二:观普洱生茶外形
干毛茶、七子饼、砖、坨茶的茶菁由于产地的不同,吸收的阳光多少、工艺等因素影响,茶菁色泽也不尽相同,茶外观要看上去不干、扁、瘦、黄,其条索应紧实肥厚,芽嫩显毫、齐整,充满活力即可。
第三:观普洱生茶叶底
普洱生茶冲泡后待叶底完全舒展,原料的纯度越高,表面均匀无杂色,叶脉、叶齿清晰,用手轻搓叶片,茶梗不易碎,弹性良好即可。
第四:观普洱生茶汤色
茶汤浑浊、沉淀物增多,则表示加工工艺及仓储环境有问题。新茶茶汤鲜亮明黄,老茶年代逾久越红润剔透(注:有些人为的手段可以令汤色看上去非常漂亮,但只要您不受干扰用心品鉴,是可以分辨开的)。
第五:普洱生茶品鉴
叮、麻:古树茶生长期都在百年以上,其抵御自然灾害及抗病虫害的能力经历数百甚至上千年的积累,已是非常强,加上周围的生态环境保持完好,根本无需人为的施肥打药,茶农也不会去使用,所以纯料古树普洱茶生茶也不会有“农残”的痕迹
生普洱茶鉴别方法图解
茶叶泡过之后的茶叶渣,有弹性,叶子伸展度好的比较厚实的是等级比较高的普洱茶。
鉴别普洱茶的好坏具体如下:
第一,看外观,不管是茶饼、沱茶、砖茶,或其他各种外形的茶,看茶叶的条形是否完整,叶老或嫩,一般老叶较大,嫩叶较细。若一块茶饼的外观看不出明显的条形\(一片片茶叶形成的纹路\,而显得碎与细,就是次级品制作的。
第三,看汤色。好的普洱茶,泡出的茶汤是透明的、发亮的,汤上面看起来有油珠形的膜。品质较差的普洱,茶汤发黑、发乌。
第四,闻气味。生茶要看清香味出不出得来,有没有回甘。陈茶则要看有没有一种特有的陈味,是一种很甘爽的味道。而普洱茶饼散发出来的气味,也可以作为判断年份的标准之一。有甘醇气味的应该有五到十年的陈放,气味平平不带杂味的有三到五年,带有生味与杂味的,则属于新饼。不过,普洱的年份只能对生茶普洱而言,湿仓生茶、干仓生茶、熟茶干仓存放都影响着普洱茶的真实年份。熟茶普洱在制作上发酵已经停止了,无年份可言。一、可以从普洱茶生产历史背景去辨识普洱茶年份二、可以从普洱茶生产厂家背景去辨识普洱茶年份三、可以从外包装、大票、小票、内飞等去辨识普洱茶年份四、从普洱茶外形上去辨别普洱茶年份不同年代五、从普洱茶产品的质量上去辨别普洱茶年份六、从原料的配比与唛号去辨别普洱茶年份
普洱茶好坏怎么鉴别图解
普洱茶的好坏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区分。
首先,好的普洱茶外观应该呈现出深红褐色,有一定的光泽,表面没有明显的霉斑和杂质。
其次,好的普洱茶应该有独特的陈香,馥郁而不刺鼻。
口感上,好的普洱茶应该入口柔和顺滑,回甘强,色红亮。此外,好的普洱茶的茶底应该均匀紧凑,茶叶完整无碎叶或破损。
最后,好的普洱茶具有较好的陈化潜力,口感会随着时间逐渐醇厚丰富。
普洱茶香气鉴别方法
1、品质
普洱茶在鉴别时需要奠定物质基础,毕竟各地由于气候、土壤、植被的不同,所产普洱茶会形成各自的特色,例如西双版纳的易武、临沧双江勐库、思茅澜沧的景迈山等所产普洱茶,虽然都是普洱茶中的极品,但各自的特点也很鲜明。
2、茶形
普洱茶的条形是否完整,是否紧结清洗,叶片是老是嫩等都是判断其品质的要点。一般具油润光泽、色泽褐中泛红、条索肥壮、断碎茶少的普洱茶品质最佳。稍次一些的普洱茶则会带有陈气,甚至是其他杂味,条索细紧不完整,色泽黑褐,枯暗无光泽。
3、色泽
普洱茶的色泽是看茶汤的深浅与明亮,优质普洱茶泡出来的茶汤红浓明亮有金圈,或呈黄绿明亮的色泽,表面看起来有一层油珠形的膜,具有浓而透彻的特点。质地稍次一些的普洱茶,茶汤会给人发黑发乌的感觉,表面还漂浮着悬浮物质。
4、香气
普洱茶在鉴别香气时主要采用热嗅和冷嗅的方法,优质普洱茶陈香显露,热嗅香气显著浓郁纯正,冷嗅香气悠长甜爽。质地次一些的普洱茶则香气低,有的夹杂着酸馊味,也有的夹杂着铁锈味,还有的夹杂着其他杂味等。
5、滋味
滋味是对普洱茶感知理解的最重要的一步,普洱茶的“味”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是舌面口腔的生理活动,另一个则是一种审美趣味,人们经常说的“回甜”与“回甘”,就是这两层感觉得混合,质地好的普洱茶总能给人丰富的口感。
6、茶气
普洱茶的茶气分为“外气”和“内气”,内气是以身体感知,外气则是用口鼻欣赏。普洱茶真正的迷人之处在于内气,会让人在品普洱茶时丹田手足微微生热发汗。外气则比较显露,可以让人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普洱茶的气韵。
普洱生茶怎么鉴别年份
1~5年:茶汤不清澈,渥堆发酵产生的不稳定杂味和渥堆味会比较明显,如果发酵技术成熟,茶品质量好,渥堆味相对会比较轻;
5~15年:变化比较稳定,每年会感觉到茶的顺滑度增强,甜度增强。茶汤开始透澈清亮;
15年以后:明显有一种透彻的感觉让身体舒服,胃里有明显暖和感,体感舒服。
如何鉴别普洱茶的年份呢?
生茶年份鉴别
1~3年:有明显清香味,茶汤黄绿,第三年的时候,还会有返青的现象,有类似青草的味道;
4~10年:出现蜜香,茶汤呈淡黄色,茶汤开始变得柔和一些,茶叶的生涩感渐弱,茶汤越加醇和;
10~20年:第10年开始,变化比较激烈,滋味不稳定,甚至会有杂味出现,然后,就有淡淡类似药香的香气出现,逐渐稳定下来后,茶汤明显在稠厚感上加强。茶的涩感基本消失,茶汤红亮,还是会看出褐黄色,不同于熟茶的酒红色。虽然生茶的霸气已去,但依旧是生茶的感觉,和熟茶是完全不同的滋味。
普洱生茶形色香味判断
“曼糯”生茶有薯香,评测报告如下:
润茶一道,水甫入,茶香冲天而起,高扬高亢。
适时出汤,闻茶底略有青味,草木香,清甜香,挂杯蜜甜,一点点脂粉香气。
深闻茶汤,花香,甜香,还有点点薯香。是的,我确认。
湿醒三分钟,开汤品饮。
一汤5秒,香气高扬持久,与其他布朗茶不同,这款茶的香气给人一种粉嫩感,熨帖的很啊!
出汤后,盖子留温存的脂粉香气,我想你猜到了,三分像“易武”。但它不是易武,它是地道的“曼糯”,勐海的北大门,便由它驻守。
茶汤通透,茶质干净,短小的茶毫在汤中飞舞,毫量一般般。
入口几乎无涩,薄薄薄薄的植物鲜苦一闪而逝,化尽后口腔很快出现甜感。
汤感略薄,但淳和平正,舌感润,喉部感觉更是温存体贴,相当的舒服。
这感觉就像半勺温水浇在一勺白砂糖上,一点点的化,一点点的感,那鲜那甜那润,几秒后纷至沓来,抓心抓魂,一泡惊艳。
二汤5秒,香气高足,挂杯悠润持久。
轻灵的花香带着一点脂粉气,更加生动妖娆。茶汤厚了一些,稠润感上升,倾倒时如绸如蜜,如影如练。
入口,一丢丢的苦,无涩,秒化。春茶的鲜香,鲜醇,鲜嫩,鲜甜迅速攻占味蕾,山野气韵尽显。
汤中含香,不算浓醇,但鲜灵水灵。落喉之后,浅浅回甘,两颊一点点收敛感,很快消退。
口腔里韵感极佳,说它淡,留存却久;说它薄,却一直鲜活。这韵感生动,持久,开阔,真的很棒。
三汤10秒,香气纯雅粉嫩,高亢有力。
汤色略深,杏黄配上白瓷小杯甚是稳妥,暖玉一般,温润可人。
凑近闻,花蜜香,一点脂粉气混合薯香,轻轻袅袅,温柔纯正。
这是不一样的布朗,这种纯、雅、高、娆的香气在别的布朗茶上从未体会到,太诱人了。
入口,薄薄的微苦,划舌而过,未至喉便消逝,茶汤稠滑甘美,柔润鲜纯。
厚度略上升,但不算压舌,悄无声息中,植物的甜感由舌根蔓延至整个口腔,鲜润至极。
这甜不是果甜,不是蜜甜,不是蔗甜,也不是糖甜,就是饱含野韵与芬芳的植物的甜,别致生机,自成一脉。
回甘稍滞后,绵柔轻巧而来,非威猛,非强霸,但持续律动,深入有力。
约半分钟后,口腔的韵感与喉部无缝对接,浑然一体。
真正的深幽,真正的沉长,真正的绵柔悠远,真正的生生不息。
都说“真水无香”,古树料的内劲和暗力,高级的体验与口感,今日终于领教了。
四汤15秒,茶香不减,锐利洒脱。杯底香减弱,清朗清甜。
将公杯清空,碎渣杂质灰尘极少极少,干净纯正。
汤中茶毫明显变少,对着阳光细观,依稀可见。
汤色飘逸唯美,秀色可餐也可饮,一杯又一杯,酣畅淋漓,尽情挥洒。
茶汤温润稠滑,厚度尚可。入口微微有涩,苦如蟬翼,都化的干净利落。
口中茶香汤香弥漫,甜韵持续发力,层次分明,滋味隽永。
喉韵沉长绵远,更加深入。
从舌尖一直到喉部以下,韵感无死角覆盖,甘润甘美,柔中透微刚,两极而立,气度磅礴。
生津徐徐而来,其实从二汤起生津就可感,只是前文没有描述。
津液淙淙,与口中韵感充分交融,似有迹也无迹,真是耐人寻味。
四汤结束,闻了一下碗中茶叶,此时已微凉,植物的清香甜香,仔细体会,还有一股淡淡的甜瓜味儿,沁人心脾。
五汤,20秒。
茶汤有了些许糯感,淳和,柔润,糯糯的,软软的,暖暖的。
水路细滑,喉感通畅,回甘持久,生津绵绵,韵感依旧辽远阔达,幽深奔放。
喝到这一汤,色香味韵已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将这款茶的气质、品质,口感、体感,推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六七八汤,在25秒基础上适当延时。
这款茶的巅峰状态一直持续到七汤,八汤时滋味浓郁度和馥郁度开始缓慢下降。
汤感稍转薄,但仍有果胶质感,鲜甜中加入了一点清甜,韵感依旧无敌,只是厚度和力度稍逊。
茶汤依然柔糯,温存,软滑暖口,温润内敛的气质丝毫未变。
苦涩全无,甜意浓浓,纯料的质感和口感在这一阶段体现的最是明显。
高级,轻奢,别的茶很难企及。
从六汤开始,体感开始出现,接下来便是绵绵不绝。
这款茶的茶气特别温柔,走体透肤,循循善诱。
微微出汗,微微温热,敛神涤躁,通透轻灵。身心轻快,舒畅,神采随之飞扬。
九十十一汤,汤色保持的很好,浅浅的鸡油黄,净透无双。
茶质依旧在线性输出,茶汤弥香,仍是那清浅的花香。
倾倒时仍存一些果胶感,入杯中微微晃动,自是万种风情。
汤感清和,婉约,灵秀,植物的鲜感依依,别致的甜仍是铺满舌面。
汤落喉,生甘留韵,清雅淡爽鲜活。
呼吸之间,茶香萦绕,清清凉凉。
十一汤,无水味,淡而凝,简而邃,清清爽爽,入神定味。
接下来,我一直坐杯到十六道,一个人就这样轻呷慢啜。
叶芽浮沉,气缥缈,香氤氲,宁静安适,消遣这夏日好时光。
叶底:叶片脉络清晰,具革质感,肥厚有弹性。
梗粗壮,鲜韧,脆韧,一切即断。
整体看鲜活,柔韧,匀整,品阶相当高。
总结:这款“曼糯”生茶,古树纯料,制程规范,茶质纯净,实力超绝。
说香,干茶香清正和雅,自带清凉。冲泡过程,香气持久高锐,极妙的花香,伴着蜜香、脂粉香气,妖娆粉嫩。挂杯香稍逊色,五汤后衰减较快。
汤香别致灵动,自成一格,淡淡的脂粉气息混合薯香,一直持续到十汤后。
勐海第一香,不品不识,相见恨晚。
说汤,茶汤绵润稠滑,柔和软糯,具果胶质感。厚度中上,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它状态的保持,到十一汤不见特别明显的退步,春料茶青,便似那源头活水,在含蓄蕴藉中一点点惊掉你的下巴,摧垮你的心理预期。
说味,这款茶有鲜苦,几乎无涩。茶汤含香,四汤前汤香较弱,略显浮躁;四汤后,香下沉,渐入佳境。
绵润的汤体结合花香蜜香甜香,植物木质香,一点点脂粉气,一点点果脯香,圆融交错,乃至大成。
春茶的鲜感从一而终,至十一汤,氨基酸的鲜活烙印仍可明显感知,鲜雅鲜醇,自然流转。
饕餮,盛宴,无以复加。
有不足吗?有。
口感的层次性略欠。但纯料使然,一山一味,一寨一韵,喝纯料,喝的不就是“个性昭彰”吗?
说韵,这款“曼糯”生茶的韵感实实在在惊到我了。我甚至不知道该怎样去准确的表达和诠释,只能是尽力而为。
以前接触过的生茶,有的韵短,有的韵薄,有的口中有喉中无,有的喉中一小块嘴巴里寡淡,有的韵猛但粗劣低级,有的口腔和喉部的感觉是断开的。
这款茶的韵不属于以上林林种种的任何一个,它的韵纯雅,鲜活,温柔,有力量感。从舌尖到喉部一脉相承,开阔、深长、悠远,生生而不息。
就像微风拂过谷地,就像缓水轻漫禾苗,脉脉不得语,润物细无声。
从一入口开始,滴滴尽是抚慰,滴滴尽是缱绻。
古人有诗: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在三伏天气里,泡上一杯“曼糯”,让清风揽胜,任清凉入怀,如此,时光自会变慢。
心平,处处是景;
意淡,草木皆禅。
好茶若斯,美人怎敢老去!
勐海,云南普洱第一县。
造化山川,吞吐江河。在声名远播的名山名寨中,曼糯,便如一位“红粉”俠隐,生而知之,自然天授,不染纤尘,遗世独立,
它不喧哗,铿锵有声;
它不粉饰,自带光环。
它根系勐海,又区别于勐海,香高韵长,鲜活甘润。
今日品过,终生难忘,余生还长,相伴共徜徉!
本文《普洱生茶香味鉴别图解大全》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jianbie-142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