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家台贡茶的来历
伍家台村隶属于宣恩县,人口约2000人,历史悠久,风貌独特,资源丰富,自古为寻幽揽胜之地。
该村盛产茶叶,多为极品,施南府历代土司皆择此地佳茗入奉宫廷。清乾隆48年(1784年),皇帝御赐“皇恩宠锡”牌匾,伍家台“贡茶”因此名扬天下。 国家民委最新发布《关于命名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通知》,全国共有717个村寨被作为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予以命名挂牌,恩施州宣恩县万寨乡伍家台村上榜。
伍家台贡茶的历史渊源
宣恩茶非同一般,独具特色,其味甘,汤色清绿明亮,似熟板栗香。
泡头杯水,汤清色绿,甘醇初露;二杯水,汤色浑绿中透淡黄,熟栗香郁;三杯水,汤碧泛青,芳香横溢。此茶若密封在坛子里,第二年饮用,其色、香、味、形不变,并有新茶之特色,故有“甲子翠绿留乙丑,贡茶一杯香满堂”之说。一时间,远近驰名,引得官吏豪绅争相求购。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山东昌乐举人刘澍到宣恩任知县,他品尝了伍家台茶后喜不自尽,于是将伍家台茶送礼给施南知府迁毓。迁毓亦觉该茶水色清冽,芳香四溢,于是便向喜茶的乾隆帝贡奉。乾隆皇帝喝后赞不绝口,亲赐“皇恩宠锡”。于是,伍家台茶以“碧翠争毫,献宫廷御案而得宠”,扬誉海内外~伍家台贡茶的来历和传说
贡茶的创始人伍昌臣,去世后长眠于贡茶的发源地宣恩县伍家台。
伍昌臣生于1757年(清乾隆22年),古稀之岁卒于1827年(清道光7年)。他从青年时代开始,在伍家台花栎坪苦心栽培茶叶,生产出来的“白茶”,独具许多优点;味甘、汤色清绿明亮、似熟板栗香。
伍家台贡茶味甘、汤色清绿明亮、似熟板栗香。泡头杯茶,汤清色绿,甘醇香郁;深绿中透淡黄,熟栗香郁;汤碧泛青,芳馥横溢,其色、香、味、形不变,保持新茶的一切特点。 由于有这些优点,逐渐远近驰名,官吏豪绅争相索购,并且作为贡品献给乾隆皇帝,皇帝品后大悦,下旨御赐《皇恩宠赐》匾,以资嘉奖。
本文《伍家台贡茶的鉴别标准》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jianbie-132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