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鉴别 > 怎样鉴别明前明后谷雨茶

怎样鉴别明前明后谷雨茶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01:22 点击53次

怎么鉴别绿茶明前茶谷雨茶

以下是一些明前茶谷雨茶的顺口溜,供你参考:

 

1. 明前茶,嫩又香,谷雨茶,味也长。

2. 明前茶,贵如金,谷雨茶,也清新。

3. 明前茶,香气浓,谷雨茶,韵味足。

4. 明前茶,鲜爽佳,谷雨茶,口感好。

5. 明前茶,早采摘,谷雨茶,正当时。

6. 明前茶,绿如玉,谷雨茶,红如霞。

7. 明前茶,品清香,谷雨茶,尝醇厚。

8. 明前茶,叶翠鲜,谷雨茶,汤浓郁。

9. 明前茶,形似雀,谷雨茶,味如诗。

10. 明前茶,礼品选,谷雨茶,自己饮。

怎么辨别明前茶和明后茶

采摘时间不同,明前茶为清明节(4月4日)之前采制的茶品,而明后茶为清明节之后采制的茶品;

2、嫩度不同,明前茶采摘时间较早,茶內刚刚崭露头角,芽叶细嫩,而明后茶采摘时间晚,茶叶相对粗老一些;

3、明前茶滋味鲜爽、香气淡雅,明后茶滋味浓厚,香气持久。

怎么样辨别明前茶

1、茶形,明前茶多为芽蕊茶或一芽一叶初展的嫩芽尖,雨前茶多为一芽二叶的柔嫩芽叶;

2、茶色,明前茶色泽翠绿,表面带有油光,雨前茶色泽多偏黄绿,与明前茶相比缺少油润度;

3、茶香,明前茶冲泡后茶香浓烈持久,雨前茶冲泡后香气馥郁持久。

明前茶和明后茶谷雨怎么区分

1、采摘时间不同

明前茶:简单来说就是清明前采摘的春茶;一般都是按照阳历4月4号之前采摘的都是明前茶;农事我们都会按照24节气歌来进行农时安排;那么采茶同样也是一个道理,“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这也就是茶客家们的采茶时节;

明后茶:有明前固有明后;4月4—4月20号左右采摘的,那基本就是明后茶了;但基本都在清明后谷雨前;从时间来对比明前,明后茶,就差那么几天,但茶的质量和口感却有天壤之别!

2、外观特点不同

清乾隆皇帝曾作诗《观采茶作歌》,有句云:“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

明前茶:清明前由于气温降水等原因;茶叶发芽较少,生长也比较缓慢;此时采摘的茶叶大部分为幼嫩的芽头或者是一芽一叶;且包裹的都相对比较严实,剥开的时候会感觉里面有好几层,如同没有开花的花苞;嫩绿油润;眼瞅着鲜嫩可见,初春的馈赠!

明后茶:到清明之后,气温开始升高,雨水也比之前频繁;这个时候茶叶增长明显加快。此时采摘的茶叶就多为一芽一叶,一芽两叶,甚至一芽三叶;看起来都比较松散,几乎就是一片小叶子的卷曲状。

3、口感品质不同

清明前的采摘的茶,茶树在冬季长时间处于休眠状态,在漫长的冬季,茶树体内的养分得到充分积累,加上初春气温低,茶树生长速度缓慢;因为这一时期的茶叶其内含物丰富,水浸出物含量高;再者,清明前气温较低,一般无病虫危害,基本不会使用农药;因为品质上明前对比明后茶也会略胜一些!

而对比之下,明后茶由于采摘时气温比明前高,芽也生长相对较快,病虫增多,农药上也会开始使用;品质稍次,口感上也会大有不同;

明前口味鲜、明后口味浓!

明前茶,有些许初春的寒意,稍显高冷;入口后香气喷薄而出,舌尖感触更香甜鲜滑!

而明后茶对比之下少了些初春的寒意,有茶汤醇厚的特点;随着芽叶的成熟过程中茶多酚和咖啡碱的含量不断增加,喝起来滋味会更浓厚,甚至会被人认为是“苦”;但随着时间推移,也会有回甘,“苦尽甘来”的意境,在明后茶上也能体现得淋漓尽致!

4、产量价格不同

所谓“明前茶,贵如金。”清明前气温低,发芽数量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且生长速度也比较缓慢,寥寥无几的发芽量能达标到可采摘的程度,那基本也是少之又少了;因为产量上对比明后茶,采摘的时候生长速度快,产量就很大了;

而众所周知,“物以以稀为贵。”产量少,价格自然就要高出许多;明前茶的价格一般对比明后茶来说,高至几倍,甚至十几倍的都有;虽说价格贵,不并不是贵了一定就好;如果对于长时间喝茶,并且日常需求量大的茶客来说,明后茶也是经济实惠,性价比比较高的不二之选!

其实说白了,明前茶虽好,但贵的不实;所谓:“自饮明后雨前实惠多,送礼尝鲜选明前。”明前茶如果作为赠礼,赠送给亲朋好友,更多的是一份尊重与看重;而如果说居家过日子,烟火气更浓,选择明后茶再合适自饮家饮不过了;火气也没有明前茶那么大,更加的温和一些;大家觉得呢?

本文《怎样鉴别明前明后谷雨茶》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jianbie-130086.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