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纯料茶和拼配茶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拼配茶和一口料的茶各有优缺点,取决于个人的口味和需求。
拼配茶是将不同产地、不同品种、不同年份的茶叶混合在一起制作而成的。拼配茶可以根据不同的口感需求进行调整,可以使茶的口感更加均衡和丰富,同时也可以降低成本。但是,拼配茶也可能会影响茶叶的品质和纯度,降低其特色和价值。
一口料的茶是指由同一产地、同一品种、同一年份的茶叶制作而成的。一口料的茶可以保证其品质和纯度,更能体现出茶叶的特色和价值。但是,一口料的茶也可能会过于单调,口感不够丰富。
因此,选择拼配茶还是一口料的茶取决于个人的口味和需求。如果你追求口感的丰富和均衡,可以选择拼配茶;如果你注重茶叶的品质和纯度,更想体验茶叶的特色和价值,可以选择一口料的茶。
拼配茶到底好不好
不一定。所谓拼配茶,就是将不同特征的茶品原料按特定比例进行混合加工的茶叶。而纯料茶则是同一块田里生产的茶叶。我们认为,拼配和纯料,并不是天生的对立体,也没有绝对的孰优孰劣。拼配得当的茶会有很好的品质,往往并不比纯料茶差。但是纯料茶那种鲜明的“个性”也是拼配茶难以体会到的。
拼配茶的最佳方法
茶叶拼配也叫盘茶,是茶叶加工的一种工艺,多为商品茶加工企业采用,是一项比较难的技术。它需要评茶师通过自己的感官经验和拼配技术,把具有一定的共性而形质不一的产品拼合在一起,为了美形、匀色、提香、浓味等;对部分不符合拼配要求的茶叶,则通过筛、切、扇或复火等措施,使其符合要求。
拼配的目的可以概括为12个字:“扬长避短、显优隐次、高低平衡”。这12个字在六大茶类的拼配中都应用得当。拿普洱茶来说,相较于纯料普洱茶,拼配普洱茶在某些方面更显灵活饱满。
不能随意乱拼
茶叶拼配是提高茶叶品质、稳定茶叶内质、增加产量的方法,茶农每天生产的茶叶数量有限,只有将茶叶进行拼配才能达到量产,并且质量也要有保证。
拼配的茶叶要符合外形相像、品质相符、内质稳定这三个要求!例如成交样是春茶,交货样就不可以是夏秋茶;成交样是单一地区,交货样不应是各个地区的混合茶。
拼配茶的方法和技巧
(一)拼配茶要用几种配料
对于拼配茶来说,所用的原料大都在三种以上,最多可能会用到包含不同季节、批次的茶叶二十余种。一方面,是因为配料多了,更容易造就前后味和谐,不会出现口感断层;另一方面,一旦某种配料出现口感差异或者断货,配比上做一下微调,不会轻易的被普通消费者发现。(二)拼配茶是如何搞均匀的
相对来说,拼配茶比单一品种和单一批次的茶叶更容易适应各地的水,口感不会被轻易冲散。而不同的商家一般都有自己的拼配方法和技巧。比较传统的,就是将茶叶堆在干净的地面上,来回翻拌均匀。现在也有采用机器的,只是尤其对于完整的条索形茶叶来说,太容易断碎,比较细嫩的芽尖和火比较重的茶叶毛边很容易被碾拌成粉末,导致茶汤浑浊,汤色暗淡,口感粗劣。
所以一般来说,混合茶大部分都会经过切碎和风选,使茶叶大小一致,并分出片末梗碎。这样也减小了茶叶在混合后运输过程的影响。三)如何保证口感和香气的持久均衡
用来拼配的茶,都有其不同的特性特点。有时是择其香,有时是择其汤色,有时是择其回味,还有一些是为了保证茶叶的色香味形之间以及冲泡后口感均衡度的连接。
明白了这些,那么对于拼配就有了一个基本的概念。要保证拼配后的茶叶能够长久保持香气的层次和口感,还需要一道焙火提香。提香的温度和时间,主要看需要保持的香型是哪一种,要保证经过一道火之后,既能长久地压住杂香,使主香突出,还要保证主香能够恰好的停留,并在以后冲泡时能带动其他香气的阶段性输出。而同样,经过一道火之后,滋味和口感上不能有明显的断层,既不能太干,太干容易使香气失去活性,口感不能互相递补融合,也不能欠干,欠干则杂香容易析出,影响主香的带动性,还不利于保存,容易使茶叶在冲泡时出现汤薄或者口感前后不一致,明显断层的现象。
拼配茶和纯料的区分
品牌茶采用拼配茶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提升茶叶的品质和口感,通过不同茶叶的搭配可以相互补充,提高整体的风味。此外,拼配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成本和价格,使品牌茶更具竞争力。
品牌茶商还会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口味偏好进行拼配,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拼配茶的优点和缺点
第一,普洱茶的拼配源于中药“配伍”的理论体系。普洱茶在古代,甚至在清朝,与中医有很深的渊源,这是因为,中国的中医理论素有“药食同源”之说,他们认为普洱茶不仅仅是一种解渴的茶品,同时具有“减油腻、醒酒”等功效,是对人体产生保健功能的特殊饮品。清代著名的药学家赵学敏在著述《本草纲目拾遗》中,就将普洱茶以药材的名义纳入其中。
第二,历史上著名的普洱茶生产基本来自于当时的茶叶集散地,为普洱茶的批评提供了资源保障。当我们翻开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普洱茶每一次热点的转移及经典茶品的出现,都伴随着茶叶集散地的转移和兴起。因此,交通的不便,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三,普洱茶的拼配注重的是茶叶内含物质的“优势互补”。我们知道不同茶山,不同区域所生产的晒青毛茶是不同的,其口感差异很大。这种差异不仅体现茶叶芳香类物质含量的不同,还体现了内含物一些细微的差别。如何判断这种差异,以及将这种差异进行有效合理的“重组”与“融合”,创造一种更优质的,是从古至今普洱茶人始终追求的梦想。
第四,普洱茶的拼配可形成普洱茶后续发酵的阶梯转化。普洱茶的发酵是一个过程,,由于它属于固态发酵,就必然要求它有层次感。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方法是不同等级的合理拼配,以七级茶做“骨架”,以三级茶或五级茶“添实补缺”,这种网状骨架的搭建,可使普洱茶出现层次感,并使后续的发酵出现阶梯转化。
以普洱茶原料中还原总糖含量为例,权威部门检测的结果是七级茶含量最高。这正是七级茶被大量用于饼茶的原因,而非“以次充好、降低成本”的欺骗行为,这种粗老茶叶不仅是饼茶形成“网络骨架”的主力,同时也因内含物质的特性,使它成为普洱茶后续发酵与转化的“骨干力量”。
第五,普洱茶的拼配技术是一项极具个性化色彩的技术,凡是经典的,无论是流传上百年的老茶,还是近几十年的“新品”都有各自独特的“茶性 ”,只要我们深入体会,都会找到它们的差别,哪怕是一些细微的差别。这种差异化具有浓重的个性色彩,会使我们味觉产生深刻的记忆而久久不能不忘。这种感觉,或者说品质,不是简单的“纯料”和“一口料”所能赋予的,更多的是普洱茶制作者长年经验总结和感悟中的智慧结晶,是高超的拼配技术结出的“硕果”。更重要的是,这种拼配的技术自古至今没有被“格式化”和“模式化”,不是一尘不变的,每个时代的制茶人都可依据自己对自然的了解,对茶性的领悟,通过种种实践,去塑造更高品质的产品。这个空间即使在现代也仍然十分广阔。“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或许是普洱茶拼配工艺所遵循的永恒的主题。
本文《如何鉴别拼配茶的好坏》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jianbie-122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