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鉴别 > 唐代是如何鉴别茶的

唐代是如何鉴别茶的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19 22:01 点击69次

古人是如何发现茶的

答:
传说最早发现茶叶的是中国古代神农氏。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氏在探索山林中的植物时,有一次尝试着嚼下了一片树叶,发现味道苦涩,但却感到精神振奋和身体舒畅。他认为这种植物具有药用价值,于是将其命名为“茶”,并开始广泛推广茶的使用。

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茶叶在中国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夏朝时期。当时人们就开始采集茶叶,并将其用作药材或饮品,逐渐形成了中国独特的茶文化。随着中华文明的传播和交流,茶叶也逐渐在世界各地流传开来,成为一种具有历史、文化和健康价值的饮品。

唐代茶的十大优点

1、制作讲究:当地的知县负责在茶叶制作局制作贡茶。每年清明节的前一天,从县城来到翠湖岙,然后回到谷雨衙门。所有的茶芽都被采摘,大多数采摘者都是小豆蔻的处女。

2、 质量好:贡茶的原产地在车酒坳及其附近。车酒坳是粤府的停车场,位于四明山北麓,河姆渡南翼,山青水秀,泉水潺潺,气候湿润,形成了独特的茶叶生产小气候。

唐代茶是什么样子的

从《茶经》里我们可以得知,唐朝人喝的是主要是茶粉,不是我们今天的这种茶叶。唐代人也有类似明代人泡散茶(即茶叶)的喝法,但不是主流,茶叶本身质地比较粗劣的时候,才会这么喝,唐人称之为“痷茶”。

在唐代文献中,“煮茶”常常也被称为“煎茶”。其实,这两者的操作方式很相似,只不过煎煮时用的茶器不同——煮茶用的容器叫“茶鍑”或“茶釜”,煎茶用的容器叫“茶铛”。茶鍑没有嘴,煮好茶之后,需要使用茶勺把茶舀出来,而茶铛本身有一流嘴,煮好茶之后,可以直接经由流嘴把茶倒出来。

无论煮茶还是煎茶,用的都是制好的饼茶。这种饼茶在饮用之前,要先用火炙烤,晾凉以后,把茶饼研磨成茶末。讲究的话,还要经由茶罗把茶末再细细罗一遍,变成茶粉,再投入煮茶器中煮饮。唐代的饼茶有圆形,也有长方形。而茶碾的碾轮为圆形,碾槽为长方形。

唐代茶叶的种类有什么

我国数千年的用茶历史上,有过非常多的茶叶品种,特别是一些“贡茶”、“名茶”,备受茶客和文人的雅士的钟爱。现以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名茶分述如下,以乡食茶友们

唐代:

据唐陆羽《茶经》等历史资料记载,唐代名茶计有50种,如:紫笋茶、阳羡茶、霍山黄茶、蒙顶茶、昌明茶、茶萸茶、衡山茶、鸠坑茶、仙人掌茶……大部分属蒸王青团饼茶,少量是散茶。

宋代:

据宋微宗《大观茶论》等记载,宋代名茶计有90余种,如建安茶、谢源茶、五果茶、普洱茶、白云茶、花坞茶、龙井茶……大部分仍以蒸青团饼茶为主,各种名目翻新的龙风田茶是宋贡茶的主体。

元代:

据元马端陆《文献通考》等记载,元代名茶计有40余种,如:头金茶、骨金茶、泥片茶、绿英茶、早春茶、大巴陵茶、雨前茶……

明代:

据明顾元庆《茶谱》记载,明代名茶计有50余种,如碧涧茶、薄片茶、白露茶、绿花茶、白芽茶……

清代:

清代名茶、除绿、黄、黑、白、红等品种外,还发展了新品种--乌龙茶,在这些茶类中有不少品质超群的品目,并逐步形成了至今还在继续保留着的传统名茶。清名茶讣有40余种,如:武夷岩茶、黄山毛峰茶、西湖龙井茶、凤凰小仙茶、青城山茶、贵定云雾茶、湄潭眉尖茶……

唐代关于茶的文化常识

唐朝的时候把喝茶称之为吃茶。因为在唐朝的时候人们喝茶的步骤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先把茶叶焙干

2:把焙干的茶叶放到茶碾里碾成碎沫。

3:将碾好的碎沫放入茶具中加入开水。

4:喝茶时将茶叶碎沫一起喝掉。

所以在唐朝的时候将喝茶称之为吃茶。

可参照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文物中的一套唐朝的茶具。

唐代的茶主要是哪些茶类

古代皇帝们喝的茶一般都是贡茶,而贡茶与其他贡品一样,主要被用来满足君主及上层阶级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不过茶的品种那么多,历代皇帝们都爱喝什么茶呢?

01.

蒙顶山茶

皇帝:唐玄宗李隆基

这种茶来自于四川蒙山,因生长于蒙山山顶而得名。

蒙顶茶栽培始于西汉,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相传被宋哲宗封为“甘露普惠禅师”的吴理真亲手植七株茶树于蒙山五峰之中。

蒙顶贡茶在古代被称为“仙茶”,号称天下第一,从唐至明一千多年来,一直为皇室所专属。

蒙顶山茶的茶叶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每斤鲜叶约有八千至一万个芽头,外型整齐,形状扁直,色泽偏黄,香气清纯,汤色黄亮,滋味甘醇,叶底嫩匀。

现在我们提到的蒙顶山茶一般是四川蒙顶山各类名茶的总称,有传统名茶,也有新创制的,其中品质最佳的当属“蒙顶甘露”、“蒙顶黄芽”、“蒙顶石花”等。

02.

顾渚紫笋

皇帝:唐代宗李豫

顾渚紫笋,因其鲜茶芽叶微紫,嫩叶背卷似笋壳,故而得名。顾渚紫笋是上品贡茶中的“老前辈”,该茶产于浙江长兴顾渚山一带。

顾渚紫笋早在唐代便被茶圣陆羽论为“茶中第一”。在唐朝广德年间开始进贡,正式成为贡茶。

那时因紫笋茶的品质优良,还被朝廷选为祭祀宗庙用茶。当时的皇室规定,紫笋贡茶分为五等,第一批茶必须确保“清明”前抵达长安,以祭祀宗庙。

▲顾渚山贡茶院

公元770年,唐代宗甚至在浙江长兴顾渚山专门设立了贡茶院,专门生产“顾渚紫笋”贡茶,责成湖州、常州两州刺史督造贡茶并负责进贡,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皇家贡茶院。

03.

龙凤团茶

皇帝:宋代宋徽宗

宋徽宗“嗜茶如命”,他最爱的茶为龙凤团饼,是用福建凤凰山北苑御茶园的茶芽压印而成,因为茶饼上印有龙凤形的纹饰而得名。

由于制作极为精美,曾是皇家和官员们追捧的名茶,上面的花纹也是栩栩如生,造价昂贵至极,饮用时所搭配的器具也都是精美之物,建盏就是在那时烧制出来的。

痴迷茶叶的宋徽宗甚至还针对宋朝的茶叶发展情况撰写了一部茶叶专著《茶论》,后人称之为《大观茶论》。龙凤团茶也是由他亲自监督制作的。

04.

洞庭碧螺春

皇帝:清朝康熙皇帝

洞庭名茶碧螺春,产于苏州太湖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俗称“吓煞人香”,清时康熙帝南巡时被此茶清香惊袭,问得茶名后觉得难登大雅之堂,因茶形卷曲似螺,清新雅致,就取名为碧螺春,并且列为贡茶。

康熙在位期间,策划举办了两次国家级的大型茶会——千叟宴,康熙爷给每位赴宴的老臣们都赏赐了贡茶碧螺春,可见其珍贵程度。

本文《唐代是如何鉴别茶的》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jianbie-106242.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