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种质资源圃建设规范
茶树的种质资源:指携带并可传递一切种质的茶树植物,包括野生茶树、地方品种、选育品种、品系、引进品种。
野生品种:在自然条件下,经过自然繁育而生存下来的类群,无人工选育的痕迹。
地方品种:在一定自然条件下,经过自然繁育或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对当地条件广泛适应的、并适制某种茶类的群体。
选育品种:1950年后,应用育种手段(如杂交、人工诱变等)和育种程度选育出的新品种,优点突出。
茶树种质资源的保存
4年生茶根可保存7年,10年生茶根可保存11-12年,最长贮藏时间可保存15年。茶树资源保存也包括茶根保存,枝条保存,花粉保存,种子保存,扦插苗保存,田间种植保存。
茶树资源保存使收集到的茶树原始材料不受损失或不发生变化的技术措施。
茶根保存:在3月份挖取根粗15-20mm、根长10cm以上的茶根,贮存在1℃或5℃温度下,贮藏3年后仍有70%成活率,根据在低温下有效碳水化合物减少率,以及在5℃下呼吸速率两个标准,推知4年生茶根可保存7年,10年生茶根可保存11-12年,最长贮藏时间可保存15年。
枝条保存:采取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秋末冬初枝条,从枝条上剪下20cm长具有5片成熟叶片的中间一段枝条,在2℃和150勒克斯的弱光下进行水培,即将剪下的枝条基部3-4cm浸入水中,可保存1年以上。
花粉保存:采下新鲜花粉在室内用石蜡包装好,冲入氮气,冰冻干燥(在-35℃下冻冰7天,真空干燥2天),然后用塑料袋密封,在-80℃下贮藏,5年后还有67.8-79.6%的发芽力。
种子保存:在1℃下将新鲜种子密封贮存,保持6年仍有73%的发芽率。
扦插苗保存:在春初挖起二年生扦插苗,摘除叶片,不能使茶根干燥,在1℃下密封贮藏,可保存4年,经贮藏的扦插苗可直接取出栽植。
田间种植保存:在保存不同茶树变种和品种在田间种植时,首先必须详细了解所保存的变种和品种长期赖以生存的生态条件,特别是气温条件。原产于中国南部温暖湿润地方的变种和品种,只能在温暖湿润地区种植保存。田间种植数量无性系品种,如云南大叶种、祁门槠叶种等是由不同茶树类型组成的,保存这种由群体种子长出的实生苗不能少于100株,否则难以保存群体中多种类型。无性系品种由于是来源于同一株的营养体后代,每一个品种或品系只需在田间栽植5-10株扦插的无性苗即可。
茶树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时间久了或者不是黄金芽茶
黄金芽的科名是山茶科,属名是山茶属,黄金芽属于光照敏感型、黄色系变异绿茶新品种,因品种稀缺、培植难度大、管护成本高而被业界誉为“茶中大熊猫”。
大家印象中的新鲜茶树叶子都是绿色的,白茶是一种十分珍稀的茶树种质资源,迄今尚未开展过系统的资源发掘和研究,生产上推广应用的白茶品种也只有安吉白茶。
黄金芽现已被列入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该茶种已经引种到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珍稀名茶种质资源圃。因黄金芽一年四季均为黄色,干茶亮黄,汤色明黄,味道鲜美,又贵如黄金而得名。
农业科研部门成功培育出了“黄金芽”这一新品种,它是珍稀白化茶树种质资源品种,是国内目前培育成的惟一黄色变异茶种。
茶树种植资源库
国家级林草科普基地:
杭州植物园
杭州植物园创建于1956年,占地248公顷,是一座具有“科学内容、公园外貌、文化内涵”的以植物收集保育、科学研究为主,并向大众开放,进行植物和环境科学知识普及的综合性植物园。
作为西子湖畔的绿色宝库,现保存活植物物种6000余种(含品种),各类盆景盆栽植物2000余盆,建有国家级石蒜种质资源库、浙江省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库,正筹建华东地区植物种质资源库。
结合园区科普功能需求,设有科普报告厅、教学院、农耕园等科教场所。今年建成的植物资源馆占地约7146平方米,建筑面积3317平方米。全馆主体包括“序厅”“植物的演化”“植物万花筒”“植物的朋友圈”“植物与人类”等五个常设主题展区及自然教育智慧空间。
杭州市余杭区长乐林场
杭州市余杭区长乐林场创办于1910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全场森林覆盖率达87.2%,是国家“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全国特色种苗基地、浙江省绿化树种良种繁育中心。
依托长乐林场的2.3万余亩山林,开辟了自然教育科普实践场所包括有农事体验区90亩,茶叶种植园600亩、现代农业园200亩、中草药基地600亩、毛竹林、苗圃地等林地1000亩等,单日可接待1500人以上进行自然教育科普实践活动。室内活动场所主要包括2177平方米生态馆、1600平方米非遗传承基地及6个主题手工坊等。
其中,生态科普馆专门用于传播生态科普知识、森林科普知识和植物科普知识等活动。
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园
浙江农林大学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农业农村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双共建高校,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拥有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木质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5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香榧、铁皮石斛、碳汇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创新平台50多个。

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园收集各类植物3300余种,拥有松柏园、木兰园、双梅园、珍稀濒危植物园等16个专类园和百草园、茗茶园等9个特色园,已初步建成集物种保育、教学科研、科普教育、休读研学为一体的生态教育基地,连续多年位居中国大学校园植物排行榜第一。
本文《茶树种质资源圃作用》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gongxiao-73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