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疗养生 > 功效作用 > 一套茶具里分别有什么作用

一套茶具里分别有什么作用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19 17:15 点击90次

茶具分别有什么用

“茶具”是喝茶人必不可少的工具。常见的茶具通常有茶杯、茶漏、盖碗、茶盘、茶则、茶挟、茶巾、茶针、煮水器、茶叶罐、茶船、茶海、茶匙、茶荷等十三种常见茶具,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些茶具的使用方法。

一、茶杯

”茶杯“,顾名思义就是喝茶的杯子。茶杯的种类、大小应有尽有。喝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茶杯。以前喝茶的茶友在喝茶前要先闻茶叶的香味,就有了闻香杯,而近几年,闻香杯和茶杯化身为同一个杯子,即可以边喝茶也能边闻茶香。

二、茶漏

茶漏又称茶斗,便于将茶叶水倒入茶壶时,能有效过滤茶汤中残留的各种杂质,保存茶汤中对人体有益物质,起到过滤作用。

三、盖碗

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又称“三才碗”、“三茶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使用盖碗时既可以可以一人一套,也可以用来泡茶后分饮。

四、茶盘

茶盘是用来置茶杯或者其他茶具的盘子,以盛接泡茶过程中流出或倒掉的茶水,也可以用作摆放茶杯的盘子,茶盘有塑料制品、不锈钢制品,形状有圆月形、棋盘形等多种。

五、茶则

把茶从茶罐中取出置于茶荷或茶壶时,需要用茶则来量取。

六、茶挟

又称茶筷,茶挟功能与茶匙相同,可将茶渣从茶壶中挟出。也常有人拿它来挟着茶杯洗茶,防烫伤又卫生

七、茶巾

茶巾又称为茶布,茶巾的主要功能是干壶。饮茶之前将茶壶或茶海底部衔留的杂水擦干,也可以擦拭滴落在桌面的茶水。

八、茶针

茶针的功能时疏通茶壶的内网(蜂巢),以保持水流畅通。

九、煮水器

煮水器也就是煮泡茶水的容器。泡茶的煮水器在古代用风炉,目前较为常见者为酒精灯及电壶,此外还有瓦斯炉及电开水机。

十、茶叶罐

就是储存茶叶用的罐子。茶叶罐必须无杂味、能密封且不透光,其材料有马口铁、不锈钢、锡合金及陶瓷。

十一、茶船

用来放置茶壶的容器,茶壶里放入茶叶,冲入沸开水,倒入茶船后,再由茶壶上方淋沸水以温壶,淋浇的沸水也可以用来洗茶杯。

十二、茶海

茶海又称茶盅或公道杯。将浸泡适当浓度的茶汤,倒至茶海,再分别倒入各小茶杯内,这样可以使茶汤浓度均匀。

十三、茶匙

茶匙又称茶扒,形状像汤匙,所以称茶匙。主要用途时挖取泡过的茶壶内茶叶,茶叶冲泡过后,往往会紧紧塞满茶壶,加上一般茶壶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叶既不方便也不卫生,因此使用茶匙。

茶具分别都有什么用途呢

1、茶具名称有:茶盘,茶叶罐,茶壶,盖碗。

2、茶具的用途:

(1)茶盘:茶盘是用来盛放茶杯、茶壶、茶道组、茶宠乃至茶食的浅底器皿。有圆月形、棋盘形、扇形,也可以是单层或夹层,夹层用以盛废水,也可以是抽屉式的,也可以是嵌入式。使用方法:端茶盘时,要先将上面的茶壶、茶杯、公道杯拿下,以免失手。用完后不可让废水长时间留在茶盘内,而是用干布将其擦干。

(2)茶叶罐:茶叶罐,形状各异,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而且,不同的形状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名贵与否,而且价钱也是不同的。使用方法:茶叶罐用完后要立刻密封好,以防茶叶受潮或者走味。

(3)茶壶:茶壶是一种供泡茶和斟茶用的带嘴器皿。主要用来泡茶,由壶盖、壶身、壶低、圈足四部分组成,壶盖有孔、钮、座、盖等细部。壶身有口、延(唇墙)、嘴、流、腹、肩、把(柄、扳)等部分。使用方法:使用茶壶时,不可将壶嘴对着客人,而应朝向自己。用茶壶倾倒茶汤时,一定要用手指扶住壶盖,以免茶壶倾斜时,壶盖滑落摔碎。

(4)盖碗: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又称“三才碗”“三才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此外,盖碗也可当做品茗杯使用。使用方法:用盖碗茶时,要先揭开碗盖,再嗅盖香,最后闻茶香。不可将碗盖、碗身、碗托三者分开,否则既不美观也不礼貌。

一套茶具包括哪些工具有什么作用

泡茶器(茶壶、盖碗、盏等)、煮水器(铁壶、泥壶、炉、随手泡什么的),茶道配件(茶夹、茶刀、茶荷、茶针等),辅助用具(水方、杯托、垫布、盖置、壶承、茶巾),茶叶罐,茶海,茶虑,茶盘。

一套茶具都有什么东西

一张茶桌通常包含一张桌子和相关的物品,例如茶杯、茶壶、茶匙和茶叶。它们都是茶道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茶杯用来盛装茶水,茶壶用来烧开水和沏茶,茶匙用来搅拌茶叶,茶叶则是茶道的核心。除了这些常见的物品,茶桌还可能包含一些装饰品和文化艺术品,例如花瓶、茶道书籍和古董茶具等。茶桌不仅是沏茶的场所,更是一个文化交流和欣赏艺术品的地方。

茶具各种器型有什么作用

敞口、斜身、深腹、圈足,通常比碗大,比杯略小。宋代有黑、白、酱、青和青白釉茶盏,以黑釉为贵。天目杯又有叫天目盏、建盏。

(盏作为一种盛装液体的日常器皿,通常由陶瓷、木、竹、金属等材质制成,常见的就有茶盏、灯盏、油盏。)

从宋始,盏就成为喝茶专用器皿,就此意味着喝茶开始从生活层面进入到了精神享受的层面。

压手杯

口平坦而外撇,腹壁近于竖直,自下腹壁处内收,圈足。其形体端庄大方,凝重中见灵巧,握于手中时,微微外撇的口沿正好压合于手缘,体积大小适中,分量轻重适度,稳贴合手,故有“压手杯”美称。而压手杯则应以明永乐青花压手杯为最。

撇口杯

口略往外撇,腹微敛,滚圆圈足。胎薄,胎质细润,属最常用和最常见的杯型之一,茶汤入口的圆润度高于压手杯,但比较真实和正常,聚香和聚味的程度也高于压手杯。

折腰杯

出自《晋书`陶潜传》之中的屈身事人的典故。高度大小适中,能较好的聚合香味,也贴合手部曲线。

八方杯

六方形,大小适中,杯型耐看,造型挺拔,线面清爽,棱角分明,施以汝釉,用起来更加圆润。六棱流直而上翘,方中带曲。喜欢汝窑口杯之人,对六方杯基本是没有免疫力的。

莲瓣杯

施以汝釉,区别于撇口杯杯型是杯口点缀的莲瓣,古朴典雅、光润大方。杯体开片如鱼鳞、蝉翼状,久用之后,茶色着于裂纹处,形成变幻莫测、美丽绝伦的花纹。

斗笠杯

口大,底足小,如蓑翁之斗笠,取其怡然自得之美,线条简洁优雅,烧成难度高,于简洁中见大智。

圆融杯

肚子略外鼓,口径略内收,但也比较真实和正常,但其聚香和聚味的效果明显更好一些,综合口感是最好的。

方斗杯

流行于明代嘉靖时期的一种杯式,因形似方斗而得名。其工艺比较特殊,需要将坯泥制成片状粘接而成。由于工艺复杂,技术局限,嘉靖时期方斗杯多不规整。清康熙时期,出现一种提梁式方斗杯。杯内有一横梁,将两侧内壁连接起来,由此加强了方斗杯在烧制过程中的强度,使器形十分规整。

耳杯

系仿汉代漆制羽觞,器身呈椭圆形,两侧有对称的小耳,故名。流行于东汉至两晋、南北朝,品种有绿釉陶、青瓷等。

鸡缸杯

敞口,浅腹,卧足。杯上以斗彩绘画雌、雄鸡及雏鸡,间以山石、兰草、牡丹,故名鸡缸杯。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曾名噪一时,清代各朝都有仿造,尤以康熙、雍正时所仿最佳,几可乱真。(上海收藏家刘益谦曾以2.8亿港元拍得一只明成化鸡缸杯)

爵杯

仿青铜器造型,口沿外撇,圆腹略深,前尖后翘,下承三高足,口沿两侧有对称的立柱。明、清两代均有烧造,有青花、白釉、蓝釉及粉彩等品种。

高足杯

因杯身之下有高足,故名。口微撇,近底处丰满,下承高足,高足有竹节形,圆柱形、四方形等。明、清两代均有烧造,品种有青花、斗彩等。

茶具里各个工具有什么用


第一步:洗净茶具

从茶具里放入清水,再用手指和清水搓洗茶具,最后用清水冲净即可

第二步:倒入茶叶

将洗净的茶具倒入适量的茶叶,按照一般茶壶一公升水放20克茶叶的比例来安排

第三步:加水

将水倒入茶具,水温按照茶叶要求来定,一般普洱茶需要滚水,绿茶需要热水,铁观音和白毫银针需要温水,黄茶则需要冷水

第四步:沏茶

把水倒入,将茶巾放在茶具口,使茶叶不能溢出,然后用滚水泡茶,按照所调用茶叶的特性来控制沏茶时间,根据自己喜欢的口味来定夺

本文《一套茶具里分别有什么作用》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gongxiao-60228.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