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跟水仙的区别
4个方面的不同。
1、树种
虽说水仙和大红袍都是乌龙茶的系类,但是二者的树种却是不同的。
水仙茶属半乔木型。
水仙茶树主干明显,基部扁一,分枝稀疏,树冠高大。
其叶片肥厚,色呈深绿,表面光亮。梢芽壮实,且多毫茸。
大红袍,属于植株灌木型,树冠半披张,树高可达2米以上,主干尚明显,分枝较密,叶梢向上斜生长。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听说百年老枞水仙,却没有听说有老枞大红袍这个概念。
灌木和乔木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因为树种的不同,所以水仙和大红袍才有了外形、香气、滋味上的不同。
2、外形
这里说的外形呢,是水仙和大红袍制作成干茶后的状态。
水仙干茶条索粗壮、节间长、叶张肥厚;
大红袍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
从外形上来说,水仙和大红袍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体积的不同。
水仙的条索长,而大红袍的条索会短一些。
这就是外形上不同。
3、香气
二者之间的香气也有很大的区别。
水仙茶香浓锐,有特有的“兰花香”,这是水仙茶的最大特点。
水仙茶除了有独特的兰花香之外,还会因为树龄不同而有一些独特的香气。
比如枞香、苔藓香、粽叶香。
特点是枞香,更是水仙茶独一无二的香气。
而大红袍的香气呢,主要是以花香为主,在这些花香中,也会有兰花香出现。
但这个兰花香不如水仙茶的明晰,换句话说,大红袍中出现的兰花香是交织在其他香气中的,并不是单一的。
4、口感
说完香气的区别,自然要提到口感的不同了。
水仙茶口感最大特点就是醇厚,在岩茶圈,素有“醇不过水仙”的说法。
而水仙茶在口感方面的确有不可多得的醇厚感。
相比之下,大红袍的醇厚感就稍弱一些。
就好像不同浓度的汤水,其甜度给我们的口腔感官也是不一样的。
水仙茶呢,就是含糖量高的汤水,浓度高,给口腔的刺激感就强;
大红袍呢,就是含糖量低的汤水,浓度低,给口腔的刺激感弱。
这就是二者在口感上的区别。
大红袍和水仙能一起用吗
大红袍、肉桂、水仙都属武夷岩茶,其制作工艺是一样的,他们有各自的特点,肉桂主要特点是霸气的口感,水仙主要特点是柔和的滋味,而大红袍兼具肉桂的霸气和水仙的柔和,虽然他们有各自的特点,但是都具备岩茶独特的岩韵,即所谓的岩谷骨花香。
所以只要不把茶叶混合冲泡即可,可用同一个壶冲泡的,只要不和其他非武夷岩茶的茶叶共用一个壶就不会影响您养壶,也不会影响茶叶的口感!
大红袍和水仙的区别图片
武夷水仙和大红袍的区别:
1、水仙,干看条索壮大,紧结中,干闻青苔感,兰花香交织显锐;而大红袍,干看条索壮结,干闻奶香,米香显锐,两者香味闻起来不一样。
2、大红袍相比较武夷水仙更具鲜爽度和活力,茶香茶味茶韵更加具有变化感,给人活力四射的感觉。
3、大红袍相比水仙有种另类的沧桑感,大红袍,喝起来,它的香气和味道是复合的,美好的,茶汤也是也是更加有空间感的,明艳的,酥酥的,绵柔的,甜甜的,有张力的,
而水仙喝起来,汤水入口感觉甘甜润滑,清凉回甘,饮后精神为之一振,如洗身心,比较清心。
大红袍和水仙的区别是什么
大红袍和水仙的区别
一:茶树的不同
【大红袍】
大红袍茶树为灌木型,树冠半展开,分枝较密斜生,叶近阔椭圆形,尖端钝略下垂,叶缘微向面翻,叶色深绿光泽,内质稍厚而发脆,嫩芽略壮,显毫,深绿带紫。
武夷大红袍,是中国名苑中的奇葩,有“茶中状元”之称,更是岩茶中的王者,堪称国宝。在早春茶芽萌发时,从远处望去,整棵树艳红似火,仿佛披着红色的袍子,这也就是大红袍的由来。
大红袍的树龄已有千年,是稀世珍宝。九龙窠绝壁上仅仅有6株,它们由岩缝中渗出的泉水滋润,不用施肥,而生长茂盛。人们每年五月的十三到十五日高高地架起云梯采摘,产量极少,大约只有11两,被视为稀世珍宝。
【水仙】
一千年前,建阳、建瓯一带就有这种茶树,但人工栽培却是距今三百多年前的清康熙年间(1662-1722)。水仙茶列“中国国家级茶树良种”48个之首,又是全国41个半乔木大叶型茶树良种的第一个,发源于福建省建阳市唯一的茶树良种。
二:香气的不同
【大红袍】
无论是冲泡者还是品饮者此时都应该认真地看看这个茶的外形,色泽,包括干茶的香气。当然,此时香气尚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那么通过下面的步骤就可以闻到大红袍的迷人香气了。
大红袍的香气清爽,吸入后,深呼一口气从鼻中出,若能闻到幽幽香气的,其香品为上。熟香型(足焙火)的茶以果香以及奶油香为上。清香型(轻焙火)的茶以花香及蜜桃香为上。
大红袍的香气千姿百态,但大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岩骨的花香,而且大红袍入口醇厚回甘,具有岩韵当中特殊的地域特征。
【水仙】
香气清高细长,兰花香明显,滋味清醇爽口透花香。
大红袍和水仙的区别
三:滋味的不同
【大红袍】
入口甘爽滑顺者美,苦、涩、麻、酸者劣。茶水无质感,淡薄者为下品。苦涩味的轻重往往决定岩茶品质高低。冲泡次数,通常为八泡左右,超过八泡以上者更优。好的茶有“七泡八泡有余香,九泡十泡余味存。”的说法。
特级:岩韵明显、醇厚、固味甘爽、杯底有香气;
一级:岩韵显、醇厚、回甘快、杯底有余香;
二级:岩韵显、醇厚、回甘快、杯底有余香。
【水仙】
水仙最大的特点就是茶汤滋味醇厚。冲泡后,汤色橙黄,深而鲜艳,滋味浓厚而醇,具有爽口回甘的特征,叶底肥嫩明净,绿叶红边,十分美观。
内质汤色橙黄或金黄清澈,香气清高细长,兰花香明显,滋味清醇爽口透花香,叶底肥厚、软亮,红边显现,叶张主脉宽、黄、扁。
四:外形的不同
【大红袍】
大红袍是武夷山最传统乌龙茶的代表,武夷山可以说是乌龙茶的发源地(有据可查)乌龙茶得名于乌黑呈龙形故称乌龙.所以大红袍必须是乌黑呈龙形的单叶条索形茶.如果是其他外形的可以确定为非大红袍。
武夷山大红袍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饮“大红袍”茶,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颠的韵味。
【水仙】
成茶外形肥壮紧结有宝光色,外形肥壮,色泽绿褐油润而带宝色,部分叶背呈现沙粒,叶基主脉宽扁明显,香浓锐,有特有的“兰花香”,味浓醇厚,喉韵明显,回甘清爽,汤色浓艳带深橙黄色,耐冲泡,叶底软亮,叶缘红点鲜红。
外形条索紧结卷曲,似“拐杖形”、“扁担形”,毛茶枝梗呈四方梗,色泽乌绿带黄,似香蕉色,“三节色”明显。
老枞水仙外形紧实、条索状;颜色多为色泽乌绿润带宝色;干茶香馥郁、老枞味。叶底大片有明显的“绿底红镶边”的特征,叶脉浮于叶面之上。
大红袍和水仙的区别
五:产地的不同
【大红袍】
武夷大红袍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山东北部天心岩(峰)下天心庵(永乐禅寺)之西的九龙窠。山壁上有朱德题刻的“大红袍”三个朱红字。该处海拔600余米,年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相对湿度在80%左右,四季气候温和,年均气温约18.5℃。山间溪涧飞流,云雾缭绕。土壤全系酸性岩石风化而成。
大红袍产区,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山峰岩壑之间,有幽涧流泉,山间常年云雾弥漫。茶园大部分在岩壑幽涧之中,四周皆有山峦为屏障,日照较短,更无风害。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出岩茶独特的韵味。
【水仙】
原产于闽北。一千年前,建阳、建瓯一带就有这种茶树。
六:加工的不同
【大红袍】
初制工序:大红袍的制作工艺结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工艺,是工序最多、技术要求最高、最复杂的茶类。其制法极为精细,基本制作工艺包括:萎凋→摊晾→摇青→做青→杀青→揉捻→烘干→毛茶等工序。
精制工序:大红袍的精制主要流程包括:毛茶→初拣→分筛→复拣→风选→初焙→匀堆→拣杂装箱。
【水仙】
工艺要求:鲜叶-萎凋(两晒两晾)-做青(摇青结合做手-晾青交替进行)-炒青-揉捻-初烘-包揉-复烘-复包揉-文火烘干-摊凉-拣剔-成品。
七:叶底不同
【大红袍】
特级:软亮匀齐、红边或带朱砂色。
一级:较软亮匀齐、红边或带朱砂色;
二级:较软亮、较匀齐、红边较显。
【水仙】
水仙茶叶底肥厚、软亮,叶缘红点鲜红。
大红袍肉桂水仙之间的关系
肉桂、水仙、大红袍,都是岩茶。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的拼配品种,而肉桂和水仙是武夷岩茶的当家品种。
肉桂:特具新锐的桂皮香,有花果香,高级的肉桂会 有奶油香、乳香。
水仙:特具幽长的兰花香,老丛水仙会有“粽叶香、木质香、青苔味”。
大红袍:香气馥郁,拼配品种不同,香气变化比较多。轻火茶以花香型、果香型的较多;足火茶以奶油香、果香型的为主。
本文《大红袍水仙的作用》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gongxiao-56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