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花茶的功效和作用
最明显的好处就是能延缓衰老,还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如果长期食用的话还有补血提神的作用,并且还能够增强生命活力。对于老人的延年益寿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菊花花草茶的泡法
1、制作方法
晾晒清花:将采摘的新鲜白菊花整理去梗和杂物,然后放在通风的阴凉地晾晒风干;为了保持白菊花茶的口感,杜绝阳光暴晒和温差大的问题;
上笼蒸花:选择透气性好的竹篾编制的笼屉最好,将风干的白菊花均匀的平铺在笼屉的底部,白菊花平铺的厚度为3厘米左右;猛火蒸制风干的白菊花5分钟最佳,时间和火力都要格外控制;
晾干蒸花:将蒸好的白菊花放入干净的竹帘上,在阳光下铺开暴晒至白菊花干透为止;以3天为一个周期翻动白菊花茶一次,通常一个周可使白菊花茶制作成功。
2、冲泡方法
首先取晾干的白菊花茶5-6朵(20g)左右;然后加入20毫升的80°的水量洗茶,因为白菊花茶在晾晒中也会有灰尘之类的杂质,需经过洗茶的步骤使白菊花茶更清澈;洗茶的过程需要迅速完成,3秒钟就需要将20毫升的水过滤掉,以免洗茶时间太长影响白菊花茶的口感;最后再将沸水倒入白菊花茶的水杯中,依据个人口味可加入适当的蜂蜜调味,静置五分钟一杯甘甜的白菊花茶就泡好了。
十八种菊花茶的作用
一、菊花茶种类
1、杭菊:杭菊主要产于浙江桐乡等地,杭白菊肉质肥厚,味道清醇甘美,特别适合泡茶饮用,与秋桑、枸杞等组方为菊启茶同服,可增强养肝明目的作用,是整日与电脑为伴的上班族的护眼良方。
2、亳菊:亳菊产于安徽亳州,阴干入药。花朵较松,容易散瓣是亳菊的重要特点之一。亳菊以疏风散热、解暑明目见长。如果您不慎得了风热感冒,不妨取亳菊代茶饮。
3、滁菊:滁菊主要产于安徽滁州,是菊花中花瓣最为紧密的一种。滁菊偏于平肝阳,常用于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等症,高血压中医辨证属肝阳上亢者可将滁菊、决明子代茶饮。
4、怀菊:怀菊主要产于河南北部,同滁菊功效相似,也擅长平肝明目。怀菊怀菊是“四大怀药”之一产于河南沁阳(怀庆)、博爱、武陆、温县一带。
5、贡菊:贡菊又称徽菊,是作为茶菊发展起来的,主产于安徽款县。贡菊于清光绪22年(公元1896年)由徽商从浙江德清引入后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地道药材。
作为家庭茶饮,一般推荐杭菊、贡菊等,其中尤以杭菊口感佳,药效亦好。
二、国家分类标准:
1、特级:花型完整,花瓣厚实,花朵大小均匀;无霜打花、霉花、生花(蒸制时间不到,造成不熟晒后边黑的花)、汤花(蒸制时锅中水过多,造成水烫花,晒后成褐色的花);入水泡开后花瓣玉白,花蕊深黄色泽均匀;汤色澄清,浅黄鲜亮清香,甘醇微苦。
2、一级:花型基本完整,花瓣较厚实,花朵大小略欠均匀;霜打花、生花、汤花在5%以内;入水泡开后花瓣白,花蕊呈黄色;汤色澄清,浅黄清香,甘微苦。
3、二级:花朵大小略欠均匀;霜打花、生花、汤花在7%以内;入水泡开后花瓣灰白,花蕊浅黄;汤色澄清、浅黄较清香,甘微苦。
菊花正宗花草茶
贡茶和菊花是两种不同的植物,它们的形态和用途都不相同。贡茶是一种茶叶品种,属于茶树科,通常生长在海拔500-1500米的山区,其特点是叶子肥厚,色泽墨绿,茶汤清香甘醇,是一种高档的茶叶。而菊花则是一种花卉植物,属于菊科,常见于秋季开放,其花朵呈现出黄色、白色、红色等颜色,具有清热、解毒、润肺等功效,常被用来泡茶或制作中药。因此,贡茶和菊花是两种不同的植物,不应混淆。
菊花茶的作用与饮用方法
菊花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特别是维生素E含量很高。经常喝菊花茶可以起到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活动,对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有很好的效果。此外,菊花茶还能软化血管,增加血管壁弹性,具有良好的降血脂、降血压作用。秋冬季多喝菊花茶,还可以起到清热解火,止渴、解毒的作用。
菊花茶的好处作用和害处
一、喝菊花茶的好处
1.可以平肝明目:菊花茶富含维护眼睛健康的维生素A,经常饮用能起到明目的效果,对于肝火旺盛所致的眼睛干涩有很好的效果。
2.可以清热解毒:菊花茶味甘苦、性寒,人体燥热、上火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等病菌入侵所致,菊花茶中含有抑制以上病菌的成分,饮用后可消除致病菌,达到清热解毒的功效。此外,多喝菊花茶可加快体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达到利尿排毒、清除皮肤排泄物的作用。
3.可以降低血清胆固醇:菊花茶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有显著效果,菊花茶可增加冠脉流量、扩张冠脉,达到降低血清胆固醇的目的。
二、喝菊花茶的坏处
1.经常喝菊花茶会伤脾胃:菊花属于寒凉性的药材,长期饮用会损伤脾胃器官,造成脾胃虚寒的情况,严重者会出现恶心、腹泻的现象。
2.还会造成头晕眼花:由于菊花茶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部分低血压的人群饮用后会导致体内的血脂含量降低,进而造成头晕眼花的症状。
本文《菊花花草茶的作用》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gongxiao-21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