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炒制 > 紫娟红茶制作工艺过程

紫娟红茶制作工艺过程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19 20:10 点击65次

1、取茶:取5—6克紫娟干茶。

2、温杯:将沸水倒入公道杯、中号白瓷盖碗、品茗杯中洗一遍倒出。

3、投茶:将紫娟茶投入中号白瓷盖碗。

4、水温:(紫娟茶中富含花青素、水溶解物质,对水温的要求十分严格。以昆明天气为例,水温控制在85—90℃,过高会使茶叶烫坏易苦涩,过低茶的滋味无法泡出。)若是冲泡时无法掌握水的适宜温度,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简便的小方法:将沸水倒入干净公道杯中,置一旁冷却到你敢用手握住五秒,即可用于冲泡。

5、洗茶:紫娟茶属普洱茶中特殊茶种,洗茶一次即可。(洗完茶,可在公道杯中闻到紫娟茶那独有的浓烈花蜜香以及夹杂着野生蜂蜜的甜香,俗称挂杯香。)

6、冲泡:前5泡,高扬循转注水(切忌将水直接淋于茶叶之上),出汤即入即出。

5—10泡,高扬定点注水,每泡加闷5—10秒后出汤。

10—15泡,低冲定点注水,每泡加闷至30秒后出汤。

茶汤颜色浅紫透亮,小啜一口,茶汤温润,花蜜香、甜香溢满口腔,而后回甘生津绵延持久;茶香、甜润溶于茶汤,品一杯,温润细腻。

7、分茶:将茶汤倒入品茗杯中即可饮用。

参照上述方法,泡一杯好茶,与两三老友共品。在浅紫的蜜香中沉醉,体会花青素的独特,感受紫娟茶的温润。

云南红茶制作过程

红茶起源于430多年前的武夷山。红茶的鼻祖在中国,世界上最早的红茶由中国明朝时期福建武夷山茶区的茶农发明,名为正山小种。武夷山市桐木村江氏家族是生产正山小种红茶的茶叶世家,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正山小种红茶于1610年流入欧洲,1612年,当葡萄牙凯瑟琳公主嫁给英皇查理二世时,她的嫁状里面有几箱中国的正山小红茶。从此,红茶被带入英国宫延,喝红茶迅速成为英国皇室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红茶的制作过程详解

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萎凋是红茶初制的重要工艺,红茶在初制时称为乌茶。红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中国红茶品种主要有:祁红、霍红、滇红、越红、苏红、川红、吴红等,尤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

【红茶营养成分】

红茶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A、钙、磷、镁、钾、咖啡碱、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门冬氨酸等多种营养元素。红茶在发酵过程中多酚类物质的化学反应使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会产生茶黄素、茶红素等成分,其香气比鲜叶明显增加,形成红茶特有的色、香、味

【红茶药性功效】

红茶具有暖胃养生、提神益思、消除疲劳、消除水肿、止泻、抗菌、增强免疫等功效。红茶有助于胃肠消化,能促进食欲,可有效防治心肌梗死、强壮心肌的功能、降低血糖值与高血压、预防蛀牙与食物中毒等

【红茶宜食】

红茶偏温,老少皆宜,尤适合胃寒之人饮用。冬季宜多饮红茶

【红茶忌食】

夏季应少饮

苏州红茶制作全过程

竹筒奶茶制作方法如下:

红茶20g,竹桶3个,鲜牛奶500g,糯米丸子100g

做法:锅起热放入清水煮开放入红茶小火熬制汤汁变色关火倒入保温桶内(捞出渣子留汤)竹筒洗干净控水分用厨房纸擦干倒入牛奶上蒸锅蒸水开计时蒸3分钟(牛奶温度超过75℃)(牛奶吸收竹筒香味)取出倒入红茶桶内搅拌均匀盖上盖子,焖至10分钟,打开盖子撇去表面表面上奶皮,倒入碗中加入糯米丸子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武夷红茶的制作全过程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工艺流程共有10道工序,即采摘、萎凋、做青、双炒双揉、初焙、扬簸晾索及拣剔、复焙、团包和补火等。武夷岩茶(大红袍)既有绿茶的清香、红茶的甘醇,又独具“岩骨花香”的乌龙茶神韵。

乌叶单丛红茶制作过程

乌叶单丛茶是一种半发酵的乌龙茶,属于单丛茶的一种。它原产于广东省潮州市凤凰镇乌岽山,是潮州茶的代表品种之一。乌叶单丛茶的品质特点是在加工过程中经过晒干、晾青、做青、杀青、揉捻和干燥等工序,成品茶条索紧结、肥厚、色泽深绿,香气浓郁,具有独特的山韵和果味,汤色橙黄至红褐色,味道醇厚甘鲜,回甘力强,耐冲泡。

乌叶单丛茶是中国茶文化中的珍品,被誉为中国特种名茶之一。它不仅具有很高的饮用价值,还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能够降低血脂、减肥、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此外,乌叶单丛茶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是潮州茶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紫娟红茶制作工艺过程》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91196.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