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炒制 > 红茶的制作过程视频讲解

红茶的制作过程视频讲解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19 18:38 点击55次

你好,下载红茶视频app后,你需要完成注册登录流程,然后就可以使用了。打开app,你会看到首页推荐的视频,点击喜欢的视频即可观看。

你也可以在头部的搜索栏中输入关键词,搜索你感兴趣的视频。

另外,你可以点击底部的“我的”进入个人页面,里面有“历史记录”、“关注”、“收藏”等功能,方便你管理自己的观看记录。更多细节操作,可以在app内自行探索。

夏秋红茶制作工艺流程

鲜叶采摘-萎调-揉捻-发酵-烘干,1.萎调:萎凋包括自然萎凋、日光萎凋和机械萎凋三种方式,自然萎凋和日光萎凋对萎凋当天的天气情况要求较高,不管哪种方法都需要人工间歇的对茶叶进行搅拌,才能保证茶叶萎凋的均匀性,同时,使茶叶之间相互摩擦,进而使茶叶边缘的细胞破损,便于细胞内的物质与氧气接触并氧化,才能更好的使茶叶散发出特有的香气。

a.自然萎调:温度在21℃-22℃、相对湿度在70%左右为宜,萎凋时间为18个小时左右。由于这种方法萎凋时间长产量低,不易操作,较少采用,b.日光萎凋:只有在春季,气候比较温和时才可以采用,其它季节就不适宜,萎凋时间大约为1个小时.c.机械萎凋:一般是使用萎凋槽,将茶叶放入萎凋槽内,同时往萎凋槽内通风,使风吹过槽内的茶叶,降低茶叶的水分,间隔一段时间要用人工去搅拌一次萎凋槽内的茶叶。

温度控制在35℃左右,在夏秋季节气温超过30℃以上,可不用加温,直接用鼓风机鼓风即可。萎凋过程中要时常监测温度变化,萎凋时间为3-4个小时,春茶气温较低,需要5个小时左右。工作效率高,萎凋质量好,是最为常用的方法,2.揉捻:在避免日光直射的室内,相对湿度85%-95%,室温20℃-24℃,在夏秋季节低湿高温的环境下,也可通过喷雾、洒水、搭荫棚等来降温提湿,投茶量应为容器的75%-85%,揉捻的时间根据揉捻机型号而定,大型揉捻机约90分钟,中型揉捻机约70-80分钟,小型揉捻机约60-70分钟.揉捻主要是使叶细胞遭到破坏,叶子卷成条,叶汁溢出并凝于叶表,使茶叶的香气更浓,为发酵创造条件。

3.发酵:发酵是红茶加工最关键的工序,发酵适度的最好标志是叶色均匀呈红黄,青草味消失,并散发出花果香味.要达到最好的效果,硬条件就必须具备,首先发酵室要保持空气流通,相对湿度达95%以上,温度在22℃-25℃,将揉捻好的茶叶平铺在特定的发酵盘中,如果是嫩叶或春茶稍铺薄点,如果是老叶或夏秋茶要略厚些.春茶发酵时间4-6个小时,夏秋茶则减至2-3个小时。

由于温度对红茶发酵很重要,所以发酵时间要灵活掌握,在夏秋气温高的时候,有时甚至不需要再进行发酵,揉捻结束,发酵就已经完成,4.干燥:通过高温来达到钝化酶的活性,使发酵停止,蒸发水分,固定茶形,防止霉变。分毛火和足火两次干燥,毛火干燥时需薄薄摊匀高温烘焙,然后再足火干燥,此时摊铺微厚温度稍低,但时间比毛火略长.毛火干燥适度的叶子用手触摸会有柔软、刺手、有弹性的感觉.足火后干燥后茶叶若用力手捻则成粉末,茶色更重,茶香更浓。

武夷红茶制作过程图解

1.选择器皿 

在泡茶之前,要准备好泡茶的器皿,可以选择红茶专用杯或高脚透明玻璃杯,这样在冲泡的时候就能充分享受妃子笑冲泡时舒展的身姿,以及清香飘逸的茶香。这样可以让人很享受泡茶的过程。

2.开始冲泡 

准备3-5克左右的妃子笑投入到玻璃杯中,加入85-90℃左右的水进行冲泡,温度不能太高,否则会导致妃子笑茶中的营养成分失去活性,喝起来口感也会变差,合适的水温更有利于香气、味道的浸出。

3.注水方法 

为了保护细嫩的茶芽,避免茶叶在杯子里面剧烈翻滚,最好沿着玻璃杯的杯壁慢慢的往里面注水,这样能保证茶汤清澈透亮,第一次注水后静置45秒,然后就可以出汤品饮了,之后可根据个人口感进行3-8次左右重复冲泡。

红茶制作过程和方法详细视频讲解

茶与奶二者,在饮食层面很好地代表了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喜好和特征,而发源于中国的奶茶,则见证了这个国家版图扩张变迁、民族交流融合的宏伟历史。它是中国人最值得骄傲的餐桌发明之一,也是中华文化对全世界深远影响的典型例证。

01茶叶最初其实只存在于咖啡因

茶叶的饮用,传说由神农氏发明,然而生活在中原地区的神农氏,可能根本没有见过原生于中国云贵高原的茶树。

但茶药同源的传说却是可信的,农耕文明对一切地里长出来的东西都带着天然的好感,可以吃的,被我们变成了谷物、蔬菜和水果;不能吃的,则用复杂的炮制工序,变成中草药。

带着苦味的各类茶鲜叶,原本并不适宜食用,只能用于制药。但先民们很快发现,即便没生病,吃了茶制品后,也能让人感到兴奋和愉悦。

若干年后,这种使人愉悦的东西,名叫咖啡因。

茶,也在那时兴起和烟草、咖啡一样,让人愉悦的植物,总会有人工栽种的价值。

02 奶与茶的融合

/ 也是文化的融合 /

在东汉分崩离析的300多年后,隋唐的统一,开创了中华文明新的强大时代,也给了奶与茶新的融合理由。

收复西域,开设四镇都护府;经略漠北,攻灭回纥。李唐王朝,开拓了前无古人的疆域,也从客观上加速了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和西北游牧文明的融合。

大量奶制品经由西域的胡人、北方的牧民,带进当时的国际大都市长安,并与茶叶发生了历史性的大碰撞。

酥,就是奶油,椒,就是花椒;奶茶混合搅拌后出现的奶泡,则被诗人比喻为“琉璃眼”。可见奶与茶混合的饮品,是唐代长安的风尚。所以从古长安到到今天的延续铸就了奶茶的发展史。

唐朝的另一件值得一提的历史,是与吐蕃的交流和争斗。这个雪域高原空前绝后的强大政权,几乎伴随了唐朝的整个历史。频发的攻伐拉锯,客观上促进了文化的融合,也为元以后青藏高原纳入中华版图奠定了基础。

晚唐之后,中原政权与吐蕃政权逐步和解,藏区与内地的贸易日渐频繁。内地产的茶叶,能够有效缓解藏区肉食为主引起的肠胃不适,同时,茶对于很多牧业区民众来说,同样也是维生素的重要来源,所以大受藏区贵族的欢迎。

宋代著名的茶马古道,就是内地与藏区茶马互易的产物。它进一步培养了藏区平民喝茶的习惯,到了近代,有学术论文中已经出现这样的记述:“藏族不论贫富,每日至少饮茶五六次,每次每人必十数碗,故藏区有汉族饭饱腹,藏家茶饱肚之说。”

到今天,几乎大街小巷尤其是大学园区随处可见奶茶店的身影,现在短视频风口也掀起了新的潮流,最近我就在某短视频偶然间学习了制作焦糖奶茶,方法简单用口诀交给你们哈哈。

糖和茶叶一起炒,炒呀炒,炒到焦黄冒泡泡,加一点水煮开,加入牛奶再煮热,过滤茶叶,焦糖奶茶就做好了。是不是很简单呢?

当然我是用的龙都博宝的红茶加新鲜的牛奶相结合,味道是确实非常浓郁鲜香的。当然这个都是因人而异,有的喜爱甜一点,有的喜欢少糖,根据个人口味调试即可。就像奶茶英文那样写的一样:tea with milk,不错正是茶与牛奶的完美结合成就奶茶。

红茶制作过程和方法

方法/步骤

1/7

分步阅读

采摘:选择优良品种,良好的栽培管理,良好的采摘时机和方法。

2/7

晒青:晒青茶工艺的萌芽,让茶叶有明显的的太阳味。

3/7

凉青:晒青的补充工序,将晒青后的2-3斤置笳篱中晾于青架上。

4/7

置于凉爽处,使鲜叶中水份分布均匀,散发叶间热量。

5/7

降低失水和化学变化速度,凉青时间约为1小时,失水率为1%左右。

6/7

炒青:也成杀青,通过高温破坏酶的活性,停止氧化作用,使品质固定。

7/7

炒青必须要锅温达到220-260℃,放入青叶。

老叶红茶制作全过程

1、采摘:现采现制,以保持鲜叶的有效成分。

2、萎调:将采下的鲜叶晒在鲜簟上,在日光下凉晒至颜色暗绿色。

3、揉捻:将萎调后的生叶人工揉成条状,适度揉出茶汁。

4、发酵:将揉捻叶置于木桶或竹篓中,加力压紧,盖湿布在日光下焐晒,并散发茶香,即成毛茶湿坯。发酵是红茶制作的独特阶段,是决定祁红茶品质的关键,发酵室温控制在30度以下,经过发酵叶色转红,形成祁红茶红叶红汤的品质特点。

5、烘干:将湿坯用太阳晒,遇阴雨天用炭火烘焙,至五、六成干,俗称毛茶。

6、筛分:在大茶间、下身间、尾子间分3个地理进行,全过程要经过不同型号茶筛十余种,分出各号头茶。

7、拣剔:将筛分过的各号茶中的轻片、破片、黄片、茶梗和杂物等手拣剔除。

8、包装:所有的工序完成以后,外采用木箱,内用锡箔纸,进行包装封存。

本文《红茶的制作过程视频讲解》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76098.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