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炒制 > 茶叶烘焙全过程

茶叶烘焙全过程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23:49 点击84次

1、绿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

2、红茶的干燥是将发酵好的茶坯,采用高温烘焙,迅速蒸发水分,达到保质干度的过程。

3、白茶在制法上采取不炒不揉的晾晒烘干工艺。

4、茶叶烘干机械:茶叶烘干机是依靠流动的热空气来干燥茶叶的,载运茶叶的工作部件是链板、百页、网带、孔板或槽体。

用烤箱烤茶叶的温度为180度,开启上下火模式,时间在大约在15~20分钟。

茶叶烘焙技术教程

茶叶烘焙,是茶叶经过数次揉捻及热力烘焙后,外形逐渐紧结,水分也慢慢消散,随后对茶叶进行干燥。利用焙火的火候,可改善茶叶的香气、滋味,去除生、异味,减轻涩味,使茶汤芳香棚。

采用木炭焙茶,是安溪的一种传统的制茶技术。其茶具有特殊风味,能延长存放时间,且越陈越香。

茶叶烘焙过程及要求

答:烘焙前要对茶的整体结构需要有相当程度的判别与评定能力,透过识茶的步骤,对茶的主体结构的认知将更加缜密,才能有助烘焙前之规划能力。

水分 :在鲜叶上,水分占有75%左右的比重,在茶的烘焙上,其从鲜叶

茶叶烘焙教学

不同烘焙方法

焙茶机(烘箱)烘焙

  利用焙茶机烘焙茶叶,为目前台湾使用最广泛的茶叶烘焙方式。焙茶机栱焙系利用电热丝加热靠热风传导进行烘焙,基本上其传热方式完全属于传导加热。其优点为:

机具发展成熟及量产化,具多种规格、型式可选择。

温度控制最为准确,正负温差很少超出5℃。

操作容易,且省时省力,烘焙容量和效率高。

不需专业操作技术。

由于焙茶机操作简易又烘焙容量大(效率高),同时不易面临烘焙失败之缺点,所以目前仍为台湾茶农及茶工厂使用最为广泛的茶叶烘焙机具。台湾目前农村劳力缺乏,工资昂贵,利用省时省工的焙茶机烘焙为最佳选择,唯利用焙茶机烘焙之茶叶,其质量略逊于炭焙或电焙笼(附装红外线面板)所烘焙的茶叶,贮藏性亦相对较差。

电焙笼烘焙

  电焙笼烘焙系由早期炭焙延伸而来,唯热源改为电热丝加热,与焙茶机相较,两者俱为传导方式加热。利用电焙笼焙茶,其烘焙质量并未有明显优于焙茶机烘焙者,其贮藏性亦未呈现较优之结果。反之,电焙笼烘焙茶有下列缺点:

作业效率和烘焙容量明显低于焙茶机。

正负温差远较焙茶机大。

属开放式静态烘焙,较费电力和能源。

不易控制质量。

因此,整体而言,在讲求省时省工之前提下,利用电焙笼烘焙茶叶并非最佳选择。

电焙笼(附装红外线面板)烘焙

  本烘焙方式与单纯电焙笼焙茶之不同,在于另附可放射远外线之面板于电热丝上层,藉红外线加热(系辐射加热)可同时加热物质内部温度分布不均匀。由试验结果显示,电焙笼(附装红外线面板)烘焙所得质量较焙茶机或单纯电焙笼佳,贮藏性亦略佳。唯所面临之缺点如同电焙笼,即作业效率及烘焙容量较低,且较为耗时费力。

炭焙

  炭焙基本上为早期电力不足时所使用的茶叶烘焙方式。其操作过程繁复,包括炭焙起火、燃烧、覆灰、温度控制等,不仅耗时费力,又需专业性和经验,为一极不容易控制之茶叶烘焙方式。以目前台湾农村劳力缺乏之状况,耗时费力的炭焙实已不合时宜,且温度不易稳定控制,因此很容易操作失败,导致烘焙质量劣化,成品带烟焦味。而不同炭材对烘焙质量之影响,龙眼炭优于相思炭,唯龙眼炭量少,虽质量较优,但炭材较不易取得。整体而言,炭焙虽有优点,可得特殊炭焙风味之成茶,其贮藏性亦略优于其它焙茶方式,但有作业效率低及操作易失败又耗时费力等缺点,因此并非是最有效且经济之茶叶烘焙方式。

基本上茶叶烘焙为一相当兼具破坏性及建设性之加工流程,必须费心掌控,否则稍一操作不当,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如何确切掌握包种茶烘焙技巧,如同包种茶之制造技术,并未有一定规则模式可循,换言之,包种茶之烘焙技巧并非一成不变。除了爱心、耐心、细心,再加上经验和学习之外,茶叶烘焙三种技巧与方向列于后,以供各位参考运用。

毛菁做茶,看茶焙茶:

一般高质量清香茶,不宜采高温长时间烘焙,宁可采低温短时间烘焙,以保留高质量茶原香为原则,即以去除不良菁臭味或杂味为首要。反之,中次级茶除了可藉烘焙去除不良风味外,亦可藉烘焙衍生怡人的焙火香味,增进中次级茶之香味质量,因此中次级茶可行较高温度和长时间烘焙。

依消费市场导向,决定焙火桯度:

茶叶应焙火至怎样的程度(火侯),即应采几度烘焙?烘焙时间多久?基本上很难有一定论,应取于决于消费市场之嗜好趋向,再决定焙火程度会是最佳选择。

  包种茶最适烘焙之临界温度介于80℃~120℃之间,低于80℃或高于120℃皆不太适当。

发酵红茶叶制作视频教程

白酒酿造以糖化酶做为分解淀粉的加入选择在入池温度控制好了,入池水分补充到位之后加入糖化酶,加入糖化酶之后就不在加水了 。加入后拌匀就可以入窖发酵了。

炭火烘焙的茶叶过程

红茶的烘干方法,具体为:(1)将茶叶置于烘干机内,摊放厚度8-10公分;(2)一道烘干:控制温度130℃,时间为10-15分钟;(3)二道烘干:控制温度120℃,时间为10-15分钟;(4)然后把茶叶从烘干机取出,摊凉30-40分钟;(5)三道烘干:再次把茶叶放入烘干机烘干,控制温度80℃,时间为6-10分钟。本发明中,第一道烘干,高温快烘,能够迅速消除酶促氧化作用,温度越低,时间越长对品质损害越大;第二道烘干,温度稍低,快速消除湿热作用,湿热回事色泽变暗,滋味淡化,香气低闷;二道烘干后,摊凉,使烘干过程中水分不均匀的茶叶相互回潮。三道烘干,低温慢烘,避免老火,利于红茶香气的形成。本发明烘干均匀、充分,茶叶的香气足。

本文《茶叶烘焙全过程》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245638.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