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炒制 > 红茶的正规做法

红茶的正规做法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20:33 点击52次

1、工具不要用金属制品

沏茶时要用陶瓷制品或者玻璃杯,不要用金属制品。

陶瓷杯或者玻璃杯比金属杯受热均匀,茶叶的香味能很好地发挥出来。

如果使用金属杯,泡出的茶汤也会有一股金属的味道,影响口感。

2、冲泡茶不要直接使用沸水

沸水直接冲泡会让茶叶苦涩更加浓重,而且也会使茶叶中的有机营养物流失。

应该先把水烧开,然后再倒进凉水杯内,冲泡绿茶,待水温降至80℃--85℃时最为合适,冲泡红茶水温在90℃--95℃最为合适。

3、不喝放的久的水

茶水中含有有机营养物,如果放得太久,有机物会发生质变,饮用后对身体不利。

最好是现冲泡现饮用。

4、沏茶不乱加辅料

有很多人喜欢在冲泡茶叶的时候,在里面加糖,这样不仅品不出茶味,还会破坏茶叶的营养结构。

最好的就是里面什么也不用加,保留它的原汁原味。

5、不喝发霉的茶叶

茶叶变质发霉,一些人觉得晒一下就可以再饮用了。

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因为茶叶一旦霉变它就变成一个有害物质,不但失去茶的功效,还会引起身体不适,就算再晒也改变不了它的本质。

最好就是直接扔掉。

6、早晨空腹不喝茶

早晨醒来,我们的身体还处于一个放松的状态,我们的肠胃也是处于一个刚刚苏醒的状态。

空腹饮茶会刺激肠胃,而且早上起来,口腔中粘液也比较多,基本上品尝不到茶叶的滋味。

7、经常洗茶杯

长时间冲泡茶叶,茶杯会残留茶垢,这些茶垢的形成会影响下次冲泡茶叶的滋味,为了不影响下一次冲泡的茶叶的滋味,最好还是常清洗。

8、不宜喝头遍茶

一般头遍茶是用来醒茶的,目的是为了唤醒茶叶,同时也能清洗茶叶表面残留的灰尘。所以头遍茶最好还是直接倒掉。倒掉后再冲泡,茶叶的口感会有质的飞跃。

红茶的做法配料表

1、准备一口小铁锅(如牛奶锅)倒入适量冷水,加入红茶茶叶(按自己喜欢的比例加入,宁可浓一些),搅拌一下,确保所有茶叶都与水接触。

2、将锅及所盛物置于燃气灶上加热(火焰刚好盖住锅底),直至沸腾10s左右时关火(大致方法与煎制中药相似),倒出茶至一容器中(如瓷碗),倒出时可用细纱布过滤。

3、茶汤冷却至手掌端得住碗而不觉太烫时,加入事先备好的冰块(茶、冰质量比2:1至1:1),冷却片刻,冰红茶即成。

4、若取新鲜柠檬切开,挤一些柠檬汁入茶则口味更佳。

古早味红茶的做法

用料

牛奶 60克(用来泡红茶)

鸡蛋 6个

玉米油 70克

低筋面粉 90克

细砂糖 60克

柠檬汁 6滴

玫瑰盐 1克

任意品牌红茶包2个 约4克

锡兰红茶古早蛋糕(茶香浓郁完全不腻)的做法步骤

步骤 1

准备好模具铺好油纸。没有加高模具,我用了硬纸板加高。蛋白、蛋黄分开,蛋白冷藏备用。牛奶煮到冒小泡,拆开茶包倒入茶粉,放凉备用。

步骤 2

不锈钢盆(B盆)加入70克油,直接燃气灶小火加热40秒左右,油温在70℃左右(不超过75℃)。倒入90克面粉至B盆进行糊化,单抽搅拌均匀。

步骤 3

放凉的牛奶红茶混合物,倒入B盆搅匀,搅匀后很干,因为迅速吸水。再加入6个蛋黄搅匀,回复到正常的蛋黄糊状态。

步骤 4

加6滴柠檬汁,1克盐至蛋白,白糖60克分3次加入蛋白进行打发,打发至湿性(提起有大弯钩)。

步骤 5

取1/3蛋白霜至B盆混合,再倒回至剩下的蛋白霜盆里,切拌式拌匀。

步骤 6

space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高处倒入模具内,震3下排出空气。烤箱在打发蛋白前,预热到150℃,水浴法,150℃ ,70分钟。出炉放凉,即可使用。

红茶的制法发源地

红茶的发源地是中国的福建省。福建省有一个叫做武夷山的地方,那里恰好是中国最早种植、制作红茶的地方。19世纪中期,红茶传入印度,开始在印度种植和制造,最终成为印度的一种主要饮品。

武夷山是中国重要的茶文化名山,这里云雾缭绕,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据传红茶之所以能够在这里诞生,是因为有一位名为姜源的茶农,发现了将普通茶叶制成红茶的方法。

随着红茶的流传和改良,现在红茶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为流行的茶之一,不仅在中国、印度,还受到许多国家的喜爱。

红茶配方的做法大全

工艺:煮

口味:酸甜味

时间:<15分钟

热量:较低热量

配料:

烹饪步骤:

1.少锅里放清水,置火上,烧开,放入红茶包,晃动几下,关火,盖盖,焖10分钟

2.凉凉,倒入适量蜂蜜,挤入柠檬汁,搅拌均匀,放冰箱冷藏即可

烹饪小贴士:

天天让孩子喝白开水,她也不想喝,那咱就自己在家DIY饮料--柠檬冰红茶,做法很简单。现在每天上学都给她带自制的饮料,为了保持饮料冰凉

本文《红茶的正规做法》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231816.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