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的,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作用。茯苓能促进水湿,健脾安神。两者结合具有健脾祛湿、益气广的作用。可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腹胀、湿浊壅塞、嗳气反酸、食不果腹、大便稀散等症。也可用于治疗痰湿郁结、肺失宣引起的咳嗽、痰浊、胸闷、咳嗽和呼吸困难。可与半夏、甘草配伍使用。例如,二陈汤是治疗痰湿的基本方剂
党参黄芪茶的做法大全
黄芪能和菊花,金银花,党参,枸杞一起泡水喝的,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的功效,而且还能够起到明目的作用,枸杞大枣具有很好的滋阴补血作用,金银花菊花具有很好清热解毒功效,两类药物同时服用,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但是一定要注意了,选择合适的用量。
黄芪食物做法大全
可以一起煮,一般羊肉放生姜煮就好。
黄芪可以和羊肉一起煮,具体做法如下:
准备材料
一、主料
羊肉:500克、当归:9克、黄精:9克、黄芪:15克、枸杞:12克、甘草:15克。
二、辅料
白萝卜片:7片、生姜:7片、肉桂:9克、白胡椒粉:10克、大葱:20克、盐:少许。
1、首先,挑选上好的带皮后腿羊肉,剁成大块;
2、然后将白萝卜洗净切片。水烧开后放入切好的羊肉和白萝卜片;
3、待水的表面浮起一层白沫后,将羊肉取出、清洗、沥干。
4、再将羊肉倒入烧热的锅内干烧,不断翻炒,干锅内的温度会将羊肉烤至出油,待散发出香味即可取出,放入炖锅中备用。经过以上两步处理以后,羊肉基本就没有膻味了。
5、将当归、黄精、黄芪、枸杞子、甘草和适量纯净水一起煮,待汤汁出颜色后即关火,备用。
6、取炒锅加少许油,将生姜、肉桂、胡椒、葱白爆香后,放入羊肉锅中;
7、在锅中倒入中药汤汁,翻动羊肉使其完全浸没在药汤中。武火烧开,文火慢炖约1小时,最后加入适量盐即可出锅。
8、完成了。
可以的,有一道菜叫做黄芪羊肉汤。是山西省著名的传统菜式,属于晋菜。以羊肉为制作主料,黄芪羊肉汤的烹饪技巧以煮菜为主,口味属于咸鲜。
羊肉功能温阳补虚,黄芪性微温,有升阳益气、固表止汗的作用,淮山性平味甘,能健脾养胃、补肾固精;圆肉、大枣养血安神、补中益气,四者与羊肉合而为汤,具有补气固表、温补壮阳的功效,为寒冬温补的佳品,既可适用于平素体虚怕冷、四肢不温、疲倦乏力、气血不足的人群饮用,对冬季产后气虚自汗等也有一定的辅助食疗效果。
黄芪红茶的做法分享
黄芪茶饮的家常做法如下:
材料:
- 黄芪片10克
- 红枣5枚
- 冰糖适量
- 水500毫升
步骤:
1. 将黄芪片和红枣洗净备用。
2. 将黄芪片和红枣放入炖盅中。
3. 加入500毫升的水,盖上盖子。
4. 将炖盅放入蒸锅中,用大火蒸煮约30分钟,直到水量减少一半。
5. 取出炖盅,加入适量的冰糖,搅拌均匀。
6. 再次将炖盅放入蒸锅中,用小火蒸煮约10分钟,直到冰糖完全溶解。
7. 关火后稍微晾凉一下即可饮用。
黄芪药膳的做法大全
天麻炖羊肉的做法
天麻羊肉汤
材料
用料羊肉3500克,羊头2个,羊骨1000克,熟地黄、淮山药、枣皮、生姜、葱白各15克,丹皮、泽泻、天麻、胡椒各8克,制首乌、黑芝麻各25克,当归、红花各3克,菟丝子20克,侧柏叶5克,黑豆30克,胡桃肉5个,味精、食盐各适量。
做法
1、将羊肉、羊头(打破)、羊骨用清水洗净,羊肉去筋膜切片,入沸水锅内汆去血水,同羊头、羊骨一起放入锅中(羊骨垫底)。
2、所有药物用纱布袋包好,放入锅中。生姜、葱白、胡椒也同时下锅,加入清水适量。
3、锅置火上先用武火烧开,打去浮沫,再用文火炖1小时30分钟,捞出药袋,加食盐、味精调味。
功效
大补菜肴,有滋补肝肾、补养气血、乌须黑发的功效。
天麻川芎炖羊肉
材料
羊肉1000公克,葱40公克,姜片30公克,药材:8公克,川芎10公克,红枣25公克,盐2茶匙,米酒3大匙
做法
1.把羊肉切块后用清水洗净,再用滚水汆烫约1分钟后捞起过冷水备用。
2.取一砂锅,将葱切段,与姜片一起放入砂锅中,然后放入作法1的羊肉块、料理米酒及所有药材,并加水九分满后开火煮滚,等大滚后转小火并盖上锅盖焖煮80分钟。
3.等80分钟后加入盐再煮10分钟即可。
本文《黄芪茯苓茶做法大全》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21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