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炒制 > 武夷山自制红茶的做法大全

武夷山自制红茶的做法大全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16:24 点击90次

武夷山红茶是中国著名的红茶之一,具有独特的风味和香气。以下是武夷山红茶的冲泡方法:
准备茶具:冲泡武夷山红茶需要使用透明的玻璃茶具或白瓷茶具,以便观察茶叶的颜色和形状。
准备茶叶:将适量的武夷山红茶放入茶具中,一般每杯茶使用 3-5 克茶叶。
冲泡水温:冲泡武夷山红茶的水温应该控制在 90℃-95℃之间,过高或过低的水温都会影响茶叶的口感和香气。
冲泡时间:冲泡武夷山红茶的时间应该控制在 3-5 分钟之间,具体时间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茶叶的品质来调整。
冲泡次数:武夷山红茶可以冲泡多次,一般可以冲泡 3-5 次,每次冲泡的时间和水温可以适当调整。
品尝茶汤:冲泡好的武夷山红茶可以先闻其香气,再品尝茶汤的滋味和口感。武夷山红茶的茶汤呈红褐色,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总之,冲泡武夷山红茶需要注意水温、时间和茶叶的用量等因素,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冲泡方法,才能品尝到武夷山红茶的独特风味和香气。

自制冰红茶的做法大全图解

原料:进口柠檬1个 立顿红茶3包 糖适量先把红茶放入开水中泡制5分钟左右,水的颜色成棕红色但稍微要深点,因为后面要加冰块,不然会冲淡的。可以加冰块使水冷却这样制作时间会加快。然后柠檬切成片放入冲好的茶中,也可以把柠檬挤成汁放入。根据个人口味,可以无糖,也可以加少许的糖。这样很轻松的就搞定了,夏天一定要喝冰的这样才够爽饭店里面的冰红茶基本上都是这样做的,绝对天然没有防腐剂。原汁原味,很实惠要比超市里面卖的好的多。

自制红茶的做法和配方大全

方法/步骤

1/7

分步阅读

采摘:选择优良品种,良好的栽培管理,良好的采摘时机和方法。

2/7

晒青:晒青茶工艺的萌芽,让茶叶有明显的的太阳味。

3/7

凉青:晒青的补充工序,将晒青后的2-3斤置笳篱中晾于青架上。

4/7

置于凉爽处,使鲜叶中水份分布均匀,散发叶间热量。

5/7

降低失水和化学变化速度,凉青时间约为1小时,失水率为1%左右。

6/7

炒青:也成杀青,通过高温破坏酶的活性,停止氧化作用,使品质固定。

7/7

炒青必须要锅温达到220-260℃,放入青叶。

自制冰红茶的做法

纯净水、白砂糖、柠檬酸、红茶粉、柠檬酸钠、精制盐、维生素C、焦糖色、食用香精

自制冰红茶:(使用红茶茶叶制作的冰红茶,口味更加醇和。)

1、准备一口小铁锅(如牛奶锅)倒入适量冷水,加入红茶茶叶(按自己喜欢的比例加入,宁可浓一些),搅拌一下,确保所有茶叶都与水接触。

2、将锅及所盛物置于燃气灶上加热(火焰刚好盖住锅底),直至沸腾10s左右时关火(大致方法与煎制中药相似),倒出茶至一容器中(如瓷碗),倒出时可用细纱布过滤。

3、茶汤冷却至手掌端得住碗而不觉太烫时,加入事先备好的冰块(茶、冰质量比2:1至1:1),冷却片刻,冰红茶即成。

4、若取新鲜柠檬切开,挤一些柠檬汁入茶则口味更佳。

红茶的做法大全图解

红茶的制作过程

1、采摘

现采现制,以保持鲜叶的有效成分。

2、萎调

将采下的鲜叶晒在鲜簟上,在日光下凉晒至颜色暗绿色。

3、揉捻

将萎调后的生叶人工揉成条状,适度揉出茶汁。

4、发酵

将揉捻叶置于木桶或竹篓中,加力压紧,盖湿布在日光下焐晒,并散发茶香,即成毛茶湿坯。发酵是红茶制作的独特阶段,是决定祁红茶品质的关键,发酵室温控制在30度以下,经过发酵叶色转红,形成祁红茶红叶红汤的品质特点。

5、烘干

将湿坯用太阳晒,遇阴雨天用炭火烘焙,至五、六成干,俗称毛茶。

6、筛分

在大茶间、下身间、尾子间分3个地理进行,全过程要经过不同型号茶筛十余种,分出各号头茶。

7、拣剔

将筛分过的各号茶中的轻片、破片、黄片、茶梗和杂物等手拣剔除。

8、包装

所有的工序完成以后,外采用木箱,内用锡箔纸,进行包装封存。

自制桂花红茶的烘干做法

红茶的烘干方法,具体为:

(1)将茶叶置于烘干机内,摊放厚度8-10公分;

(2)一道烘干:控制温度130℃,时间为10-15分钟;

(3)二道烘干:控制温度120℃,时间为10-15分钟;

(4)然后把茶叶从烘干机取出,摊凉30-40分钟;

(5)三道烘干:再次把茶叶放入烘干机烘干,控制温度80℃,时间为6-10分钟。本发明中,第一道烘干,高温快烘,能够迅速消除酶促氧化作用,温度越低,时间越长对品质损害越大;第二道烘干,温度稍低,快速消除湿热作用,湿热回事色泽变暗,滋味淡化,香气低闷;二道烘干后,摊凉,使烘干过程中水分不均匀的茶叶相互回潮。

三道烘干,低温慢烘,避免老火,利于红茶香气的形成。本发明烘干均匀、充分,茶叶的香气足。

本文《武夷山自制红茶的做法大全》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213704.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