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炒制 > 红茶制作过程曝光

红茶制作过程曝光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14:01 点击61次

红茶属于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属于发酵茶,是经过,鲜叶经萎凋—揉捻—发酵—烘培—复培等工序加工制出的茶叶,是一种品质非常高的茶叶,下面就来了解一下红茶的制作方法!

 红茶的制作步骤

1、采摘

现采现制,以保持鲜叶的有效成分。

2、萎调

将采下的鲜叶晒在鲜簟上,在日光下凉晒至颜色暗绿色。

3、揉捻

将萎调后的生叶人工揉成条状,适度揉出茶汁。

4、发酵

将揉捻叶置于木桶或竹篓中,加力压紧,盖湿布在日光下焐晒,并散发茶香,即成毛茶湿坯。发酵是红茶制作的独特阶段,是决定祁红茶品质的关键,发酵室温控制在30度以下,经过发酵叶色转红,形成祁红茶红叶红汤的品质特点。

5、烘干

将湿坯用太阳晒,遇阴雨天用炭火烘焙,至五、六成干,俗称毛茶。

6、筛分

在大茶间、下身间、尾子间分3个地理进行,全过程要经过不同型号茶筛十余种,分出各号头茶。

7、拣剔

将筛分过的各号茶中的轻片、破片、黄片、茶梗和杂物等手拣剔除。

8、包装

所有的工序完成以后,外采用木箱,内用锡箔纸,进行包装封存。

宜昌红茶制作全过程

在国庆期间游湖北并准备伴手礼时,可以考虑以下几种具有湖北特色的礼物:

1. 湖北名茶:湖北是我国的茶叶大省,拥有很多著名的茶叶品种,如武夷岩茶、宜昌红茶、神农架野生茶等。购买一些当地的名茶作为伴手礼,既可以体现湖北的特色,也是对亲朋好友的关爱和祝福。

2. 湖北特色小吃:湖北有很多美食,如武汉的热干面、鸭脖、豆皮等。可以准备一些真空包装的湖北特色小吃,让亲朋好友品尝到地道的湖北味道。

3. 湖北土特产:湖北的土特产非常丰富,如洪湖莲藕、菱角、野山菌等。购买一些当地的土特产作为伴手礼,既可以让亲朋好友感受到湖北的风土人情,也是对他们的关心和照顾。

4. 湖北手工艺品:湖北有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如黄梅戏、汉绣、楚式漆器等。购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湖北手工艺品作为伴手礼,既可以展示湖北的文化底蕴,也是对亲朋好友的祝福和纪念。

5. 湖北特色纪念品: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湖北特色的纪念品,如武汉长江大桥模型、黄鹤楼模型等。这些纪念品可以让亲朋好友回忆起在湖北的美好时光,具有较高的纪念价值。

在购买伴手礼时,请注意选择正规商家,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同时,根据亲朋好友的喜好和需求,选择合适的伴手礼,让这份心意更加贴心和温暖。

红茶制作全部过程视频

在周末这个悠闲的时光里,自制一杯饮料给自己,让自己的心情变得更加的开心快乐,果汁的甜蜜能够带给我们味觉上的一份享受,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幸福,这就是果汁的魅力,每一天喝一杯新鲜的果汁,能够让我们的身体补充更多的营养,变得更加的健康。

广东野生红茶制作过程

红茶的保质期为1~3年,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类,是采摘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序精制而成的茶,因为其干茶冲泡后茶汤和叶底均呈红色得名。

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导致鲜叶成分变化较大,让茶叶形成了红茶、红汤、红叶、香甜味醇的特征,也因此红茶内质相对稳定,受外界影响较小,只要储存得当,则可以存放3年时间

红茶的保质期会根据包装的不同而不同,散装红茶的保质期为12~18个月,袋装红茶的保质期为2年左右。罐装红茶保质期最长,为3年左右,在保存得当的情况下还能延长保质期。

红茶的制作过程视频讲解

【自制原味奶茶】

【食材】:兰雀脱脂牛奶400毫升、红茶10-15克、纯净水400克。

【具体做法】:

1、先来谈谈食材的选择。因为奶茶对我来说是日消品,为了防止把自己喝胖,我一般选择兰雀的脱脂牛奶。兰雀是经过欧盟IFS国际食品标准认证和HACCP国际食品安全认证的牛奶,是真正欧盟原装进口的高品质牛奶,好喝不贵性价比超高。好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进口牛奶比国产牛奶都要便宜,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国内奶牛养殖通常需要大量进口苜蓿草,原奶价格高导致纯牛奶价高,加上国外牛奶本身价格就很便宜,所以,进口原奶的价格比国内原奶价格都要低。所以,兰雀牛奶一直是我家的不二选择

2、关于红茶的选择,品质越好,煮出来的奶茶味道就越好。我用的是普洱晒红茶,它是红茶的一种,其香内敛不张扬,汤质柔滑甘甜,用来煮奶茶非常好,当然,成本也不低。

3、取400克纯净水,用雪平锅煮开,水开后下红茶,煮上5分钟左右,茶色会淅出,关火,盖好,焖上15-20分钟。让红茶的味道充分溶于水中。

4、然后再次煮开,倒入400毫升的兰雀脱脂牛奶。我用的小包装的牛奶,每盒200毫升,这里用了两小盒。不喜欢原味儿奶茶的朋友,在这一步同时加入适量白糖。

5、小火煮开,煮3分钟左右,关火。

本文《红茶制作过程曝光》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202275.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