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红茶是红茶。
宁红茶的品质特征:宁红茶外形条索紧结圆直,锋苗挺拔,略显红筋,色乌略红,光润;宁红茶内质香高持久似祁红,滋味醇厚甜和,汤色红亮,叶底红匀。高级茶「宁红金毫」条紧细秀丽,金毫显露,多锋苗,色乌润,香味鲜嫩醇爽,汤色红艳,叶底红嫩多芽。
江西宁红茶的制作过程
宁红茶发源于江西修水,是我国最早的工夫红茶之一。因修水古称分宁、义宁,又因制作工艺属中国特有的工夫红茶,故称宁红工夫茶,简称宁红茶。宁红茶起源于乾隆晚期(约1785年),名扬于道光初年,鼎盛于光绪年间,有“茶盖中华,价高天下”和“宁红不到庄,茶叶不开箱”之美誉;对中国红茶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修水县就已盛产茶叶,清朝道光年间,开始生产红茶1891年,漫江产宁红茶获俄国太子赠匾“茶盖中华,价甲天下”1904年,漫江产宁红茶为清朝贡品。1915,宁红茶荣获“巴拿马”甲级大奖章。1919年,宁红茶被英,美,法,俄,波五国商人誉为“宁红不到庄,茶叶不开箱”。
寿宁红茶制作工艺
寿宁县产茶历史悠久,是全国十大重点产茶县之一福建十大产茶大县。
全县人均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分别居全省第四、全市第三。单看这个数据,已经很给力了。
由于寿宁有着独特的高山乌龙茶生态育茶环境,山区阳光充足,整体的雨量较为充沛,海拔、纬度等自然条件也适合茶树的生长,而沙质土壤与生长周期长又是乌龙茶质量好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形成了当地的绿茶、乌龙茶、红茶三大茶类齐头并进的局面。
当地的“坦洋功夫”是红茶,在福建是排在前几的优等生,而高山乌龙茶,是新晋的黑马,最近几年在各类比赛中,荣获“国饮杯”、“中茶杯”特等奖等24个奖项。
就连茶界泰斗、中国十大茶学家张天福老先生,都曾给予寿宁高山乌龙茶“裕发茶叶,香飘四海”的赞誉。
高海拔茶园具有相对低温、高湿和多云雾的气候特征,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当地所产乌龙茶具有香气高远、茶水甘甜、持久耐泡等特点,也难怪茶友们对它爱得不行。
随着茶叶品种的改良,生产工艺的改进,寿宁高山乌龙茶和高山红茶茶叶品质不断提升,声誉鹤起,成为人们“忘不掉的好茶”,连续多次被授予福建省名牌产品和福建省著名商标。
当地的高山茶,红茶条索紧结,色乌润,香气鲜浓、带有花果香,汤色红亮,滋味浓醇,具有高山韵,叶底肥嫩、红亮。
绿茶条索紧结,色泽绿润,锋毫显,带嫩香或栗香,汤色黄绿明亮,滋味浓爽,具有清香、清醇、清爽的高山风味。
茶农们以茶为生,乌龙茶、红茶和绿茶,种植面积一年比一年大,不止本地人爱喝高山茶,连外地人都赞不绝口。
如今,乌龙茶的茶产品销往北京、上海等全国20多个城市,茶叶批发量占上海市茶叶总批发量的75%。
温暖湿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被誉为福建夏季凉爽的避暑胜地的寿宁,就靠着这三种茶,得到了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的雅号。
而喝茶,作为一种消遣,又恰恰印证了寿宁宜室宜家的特点。
宜兴红茶制作过程
一斤几十块的红茶便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用料和工艺都简化很多。
就以祁眉红茶为例,贵的之所以贵是因为其做法是纯手工、遵古法制作而成;而其原料更是采用半野生环境下的一芽一叶,平均5斤鲜叶才能制作成1斤祁眉红茶。
而便宜的祁门红茶,都是用的粗枝大叶加边角余料,还是机制的也,自然就便宜非常多。
本文《修水宁红茶制作全过程》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199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