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用量:每次冲泡红茶叶量建议在2克到5克之间。这个范围适用于大多数标准茶壶或茶杯。
浓烈口感:如果喜欢浓烈的红茶口感,可以适当增加茶叶的用量。这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调整,但建议不要超过推荐的最高量。
淡雅口感:对于喜欢淡雅口感的饮茶者,可以减少茶叶的用量,以获得更加柔和的茶香和味道。
茶饼与散茶:红茶小茶饼通常比较紧实,因此建议适量减少茶叶用量,以避免茶叶展开不充分,影响口感。相比之下,散茶由于更松散,可能需要更多的茶叶以达到理想的浓度。
个人喜好:最终,决定茶叶用量的关键因素还是个人的口味偏好。有些人可能喜欢浓厚的味道,会多放茶叶;而有些人可能喜欢淡雅的口感,会少放茶叶。
综上所述,红茶小茶饼的用量没有固定的标准,应根据个人喜好和使用的具体茶具来决定。重要的是在享受红茶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过量,以免影响健康。
茶叶压饼的制作过程
毛茶压制成饼,需要经过6步。
1、称重,357g。
精准的重量是普洱茶饼均匀的前提保证。
2、毛茶入桶,放入内飞。
茶饼饼面的内飞,需在毛茶入桶时一并放入,保证内飞的真实与饼面的完整。
3、高温蒸软。
铁桶下方是一直持续的高温蒸气,桶中的毛茶,经过蒸气,迅速变软,以备下一步的做型。
4、入袋揉压。
经过高温变软后的毛茶,倒入布袋中,均匀揉搓,成圆饼型。(这一步骤,是最难的一步,在手工压制中,入袋揉压,是决定茶饼饼面是否匀整,漂亮的关键一步。)
5、石墨定型。
手工揉压后,加以石墨的重量,使尚且柔软的毛茶进一步固定饼型。
6、晾干。
压制成型的饼茶,需经过分开摊晾,高温蒸气留下的水气散去后,饼型才算是固定完好。压制过程才算是完成。
白茶饼自己制作全过程
老白茶,又名白金茶,即贮存多年的白茶。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其制法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下老白茶的制作工艺流程。
老白茶的制作工艺流程
白茶的制作工艺是最自然的,把采下的新鲜茶叶薄薄地摊放在竹席上置于微弱的阳光下,或置于通风透光效果好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晾晒至七八成干时,再用文火慢慢烘干即可。由于制作过程简单,以最少的工序进行加工。
1、采摘
白茶根据气温采摘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
2、萎凋
采摘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摊青后,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当茶叶达七、八成干时,室内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都需进行并筛。
3、烘干
初烘:烘干机温度100-120℃,时间:10分钟;摊凉:15分钟。复烘:温度80-90℃;低温长烘70℃左右。
4、保存
茶叶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内,放入冰库,温度1-5℃。冰库取出的茶叶三小时后打开,进行包装。
老白茶的储存形态可分为散茶和茶饼。二者的主要区别的在于,外形上:一为色泽银白透黄的散白茶,一为压制成茶饼色泽深重带褐色的白茶;内在的区别:老白茶饼经过压制这道工序,存放的过程中会自然发酵,而散装老白茶则不会。
老白茶价值
1、产量少,仅中国·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和宁德市福鼎市一带可产。
2、适合大白茶茶树生长的环境优,高山地区。
3、制作工艺沿用古法,不炒不揉,适当摊晾,天然萎凋,适时烘焙,对制茶技术要求很高。
老白茶在多年的存放过程中,茶叶内部成分缓慢地发生着变化,香气成分逐渐挥发、汤色逐渐变红、滋味变得醇和,茶性也逐渐由凉转温。其茶寒凉,功同犀角,且存放时间越长,滋味也越醇和,其药用价值和品饮价值也更高。
梅子饼制作过程
小梅饼是一种风味小吃,也称无核梅干。梅子中富含有机酸、无机酸、柠檬酸,不仅能生津止渴、开胃解郁,同时对人体的新陈代谢也有着良好的作用。广东普宁作为“中国青梅之乡”,同时也是全国最大的梅饼生产基地。作为普宁市青梅制品的龙头企业,普宁市东昱食品有限公司在2012年推出自有品牌“小梅屋”系列,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并带动当地青梅产业的发展。
陈皮白茶小茶饼制作过程
将茶饼、砖分拆为一元硬币大小,存放在紫砂罐中让茶叶接触空气,调整其内部含水量,新茶的渥堆味与老茶的仓味适度消失。
工事利器:选择紫泥大腹紫砂壶(出水要顺畅,熟茶的浓度在浸泡中随时间变化很快),不建议选用自来水,我常使用矿泉水或者蒸馏水,茶量按照20CC容积=1克茶的比例协调投放。
水烘法:沸水淋壶,待壶未全干时,茶叶放置壶中,将壶置于一个煮水容器上面,通过蒸汽激发茶性祛除杂味。
掌握水温:需要100°左右的沸水,煮水容器中每次放水要少,反复烧开的水中含氧量会减少。水温降低,各种气味都会变淡,老熟茶更需要高温连续的激发。
冲泡:90°水洗茶2遍要快进快出,这里冲泡的手法就要区分新老茶品的不同而调整:为尽可能屏蔽新茶的渥堆味,注水时水流一定要低缓稳定地注满茶壶,减少茶叶在壶中翻腾激荡。这时候的茶汤会呈现豆沙汤一样有润度柔软的口感,这区别于老茶的“糯米、藕粉”等说法,指的是普洱茶的化、滑等口感。
老熟茶采用低冲旋转的注水方法,水流在空气中降温最少,水与叶底的激荡较大,旋转注入提高了茶叶各部位接触水的均匀性。这时茶汤红亮透彻,滋味圆厚温润。
熟茶进入中期后滋味与汤感逐渐减弱,茶香气开始转醇,这时要采用抬高注水的手法冲击、翻腾叶底,同时高温水淋壶外,品质好的熟茶会散发出陈香,次之会泛出酸味。
最后阶段尾水开始变甜,要适当延长浸泡时间,保持连续性。出尽一壶汤后马上注水,这时也可加入柠檬、陈皮等进行调饮。
最后补充两点,前几泡都宜及时出汤,时间长易成(酱油汤)。如冲泡中间有间断,再复冲泡第一泡的时候出汤也要迅速。
本文《红茶茶饼制作全过程》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193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