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炒制 > 秋薯粉做红粿的做法

秋薯粉做红粿的做法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07:26 点击77次

 薯粉和糯米粉确实可以用来制作粉粿。

步骤 1:准备材料  

1. 薯粉 1 斤  

2. 糯米粉 0.2 斤  

3. 白菜 2 个  

4. 花生米适量  

5. 盐适量  

6. 猪油适量

步骤 2:制作面团  

1. 将薯粉放入大容量里。  

2. 倒入白开水,用筷子稍微搅拌一下,搅拌均匀后用盖子闷住大概 10 分钟。  

3. 待温度没那么烫,开始用手揉面粉,将面团揉至光滑细腻。

步骤 3:制作馅料  

1. 猪肉稍微切成小块,加入山药块打成肉泥,加盐调味备用。  

2. 白菜洗净,切碎,炒熟,挤出水分备用。  

3. 花生米炒熟后,放砧板上切碎,加入到白菜里面搅拌均匀。

步骤 4:包制粉粿  

1. 揪一个小剂子,放在手心搓圆后,将大拇指插进去一边转一边捏成碗状。  

2. 填入适量馅料。  

3. 收口,搓成椭圆形。

步骤 5:煮粉粿  

1. 煮一锅开水。  

2. 将大米粉倒入水里,用擀面棍搅拌。  

3. 再把番薯粉也倒进去,用力搅拌。  

4. 趁热和一和,然后放入蒸锅里蒸熟。

步骤 6:蒸煮粉粿  

1. 把蒸熟的粉粿放入蒸锅里,蒸约 15 分钟至熟透。  

2. 取出蒸好的粉粿,晾凉即可食用。

炒红粉薯的神仙做法

粉薯是一种非常营养丰富的食材,可以用来制作各种美食。下面是一种简单的做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材料:

粉薯:适量

水:适量

盐:适量

黄油:适量

步骤:

将粉薯剥皮,切成块状。

将切好的粉薯放入锅中,加入足够的水,水量要稍微多一些,以覆盖粉薯。

将锅放在火上,煮沸后转小火,继续煮煮熟,大约需要15-20分钟,直到粉薯变软。

用筷子或叉子轻轻戳一下粉薯,如果能轻松戳透,说明已经煮熟。

关火后,将粉薯捞出,放入碗中。

用叉子或土豆捣碎器将粉薯捣碎成泥状。

加入适量的盐和黄油,根据个人口味调整。

用勺子搅拌均匀,直到盐和黄油完全融化在粉薯泥中。

将做好的粉薯泥装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加入一些装饰,如香菜、黑胡椒等。

这样,一道美味的粉薯就做好了。希望你能享受到它的美味!粉薯是一种非常营养丰富的食材,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制作得更加美味:

煮熟:将粉薯剥皮后切成块状,放入锅中加水煮熟。煮熟后的粉薯可以直接食用,口感柔软,甜味浓郁。

烤制:将粉薯切成薄片或块状,放入预热的烤箱中,以180度左右的温度烤制20-30分钟,直到表面金黄酥脆。烤制后的粉薯口感香甜,外酥内软。

蒸煮:将粉薯切成块状,放入蒸锅中蒸煮10-15分钟,直到变软。蒸煮后的粉薯保持了原汁原味,口感细腻。

炸制:将粉薯切成条状或块状,放入预热的油锅中炸至金黄酥脆。炸制后的粉薯外酥内软,口感香脆。

炒制:将粉薯切成片状或丝状,加入适量的油和调料,翻炒均匀。炒制后的粉薯口感鲜嫩,味道丰富。

无论是煮、烤、蒸、炸还是炒,粉薯都能展现出不同的口感和风味。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合适的烹饪方法,制作出美味可口的粉薯。

福建红粿的做法大全

晚大米,鲜地瓜、白糖、花生仁、五香粉 、酵母 、纯碱等。

制作方法:首先将晚米用清水浸泡3小时,淘洗净,捞出放入沥箕内,用清水再冲洗一下,沥干水,用石臼(或磨粉机)磨成细粉末,过筛成细粉,摊开晾干,防止发热变质。

接着将鲜地瓜削皮洗净,切段块,放入蒸笼上蒸烂熟,出笼倒在案板上或米筛上,除去薯筋、硬粒,剁成红薯泥,放入陶缸内,加入酵面、米粉,拌成发酵粿团,静置20小时,使其自然发酵成大酵粿团。然后将发酵好的粿团,加入白糖、花生末、五香粉、碱液,拌和揉匀,稍醒。

最后取蒸笼一个,铺上洁净的高良姜叶(莆仙地区俗语为鸡叶)。将粿团按量摘剂,用木刻糰模印成糊坯(防止糰粘模,可在印模中撒上干淀粉),在案上一敲脱出,整齐排在笼内(不要过密,以免粘连),盖紧,用旺火蒸 20分钟左右即熟,稍晾凉取出即成。成品特点:绵软柔韧,香甜适口,地瓜味浓,具有浓郁地方特色。

红薯起本未是当年前沿海地区为 了在缺粮少食的年月解谗的应时之物。如今却因为它独特的风味而令人垂诞。特别是现在流行吃粗粮,所以在红薯起里面加入的地瓜,反面迎合了现今人们的健康养生的生活理念。当年没有大米白面吃,只能用红薯充当主粮,我堂哥当年刚断奶没多久,顿顿吃红薯,缺少营养,到了三岁还走不了路。

红粿做法大全

1/5把糯米粉加一点热水,然后揉成一团,放置一旁

2/5生粉和粿条,粿条煮熟,然后加生粉,加刚才揉好的糯米粉,一起揉成一团

3/5韭菜和花生炒一下,加盐,我们可以来做了

4/5捏一点在手里,然后揉好,加配料,我加的是韭菜,花生。你们想吃什么就加什么,

本文《秋薯粉做红粿的做法》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167918.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