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炒制 > 茶饼制作过程视频讲解

茶饼制作过程视频讲解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04:13 点击90次

茶饼又称饼茶、团茶,茶饼的前身最早可追溯到唐朝。在北宋初有文字记载“丁晋公为福建转运使始制凤团”,后又称龙团。

 

茶饼的产生是为了节约茶叶体积,在路途中便于运输和存放。但是在拆茶饼时,很多人都无从下手,多看看拆饼视屏看看就知道怎么快速拆饼了。

红茶茶饼制作全过程

一般用量:每次冲泡红茶叶量建议在2克到5克之间。这个范围适用于大多数标准茶壶或茶杯。

浓烈口感:如果喜欢浓烈的红茶口感,可以适当增加茶叶的用量。这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调整,但建议不要超过推荐的最高量。

淡雅口感:对于喜欢淡雅口感的饮茶者,可以减少茶叶的用量,以获得更加柔和的茶香和味道。

茶饼与散茶:红茶小茶饼通常比较紧实,因此建议适量减少茶叶用量,以避免茶叶展开不充分,影响口感。相比之下,散茶由于更松散,可能需要更多的茶叶以达到理想的浓度。

个人喜好:最终,决定茶叶用量的关键因素还是个人的口味偏好。有些人可能喜欢浓厚的味道,会多放茶叶;而有些人可能喜欢淡雅的口感,会少放茶叶。

综上所述,红茶小茶饼的用量没有固定的标准,应根据个人喜好和使用的具体茶具来决定。重要的是在享受红茶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过量,以免影响健康。

茶饼制作烘干过程

1.称茶:用铁桶或其他容器称取散茶,一般为357克或其他规定的重量。

2.蒸茶:用蒸汽发生器或隔水加热的锅,将散茶蒸软,一般蒸半分钟左右。如果是存放年数较长的茶叶,可以先用清水喷洒,使其恢复一定的含水量。

3.套布袋:将蒸软的散茶装入特制的布袋,一般为纱布或棉布,根据茶饼的重量和大小选择合适的布袋。同时在布袋中放入内飞,即茶饼饼面上的花纹或标志。

4.捏形:将布袋口绑紧,用手揉搓和捏压,使散茶成为圆形状。布袋口处即为茶饼的内窝。这一步是决定茶饼外形是否匀整、漂亮的关键一步。

5.压制:将捏好形的布袋放入石制或铁制的模具中,用石磨或机器加压,使散茶紧密固定成饼型。一般压制3-5分钟左右。传统工艺中采用石磨压制,可以保持茶饼松紧度适中,不破坏干茶形态;现代工艺中采用机器压制,可以使茶饼更紧致,但容易破坏干茶形态,后期转化也较慢。

6.摊凉:将压好的茶饼连同布袋一起摊放在阴凉通风处,使其冷却定型。这一步可以防止茶饼因温度过高而变质。

7.烘干:当茶饼冷却后,解开布袋,取出茶饼。如果遇到连续阴雨天气,可以进入烘房辅助烘干,但必须控制温度在40度以下,以免影响香气和品质。

8.包装:将烘干后的茶饼包裹上棉纸或其他材料,进行包装和贴标。这样一饼完整的茶饼就制作完成了。

茶叶压饼的制作过程

毛茶压制成饼,需要经过6步。

1、称重,357g。

精准的重量是普洱茶饼均匀的前提保证。

2、毛茶入桶,放入内飞。

茶饼饼面的内飞,需在毛茶入桶时一并放入,保证内飞的真实与饼面的完整。

3、高温蒸软。

铁桶下方是一直持续的高温蒸气,桶中的毛茶,经过蒸气,迅速变软,以备下一步的做型。

4、入袋揉压。

经过高温变软后的毛茶,倒入布袋中,均匀揉搓,成圆饼型。(这一步骤,是最难的一步,在手工压制中,入袋揉压,是决定茶饼饼面是否匀整,漂亮的关键一步。)

5、石墨定型。

手工揉压后,加以石墨的重量,使尚且柔软的毛茶进一步固定饼型。

6、晾干。

压制成型的饼茶,需经过分开摊晾,高温蒸气留下的水气散去后,饼型才算是固定完好。压制过程才算是完成。

红茶压饼过程

可以。

压饼的晒红茶是一种紧压茶,也是一种后发酵的茶叶,它是红茶家族的特殊存在,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茶叶品种。

1、压饼的晒红茶是一种独特的红茶,这种红茶的保存时间与其他红茶是不一样的,其他红茶的保存时间都在18个月左右,但这种红茶是保存时间越长越有滋味,口感越好,香气更为浓郁,所以这种茶可以保存几年甚至十几年,只要保存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出现变质。

2、压饼的晒红茶保存时间比较长,而且没有一个固定的数字,它的保存时间与人们保存这种茶叶的环境息息相关,只要环境合适,它能保存很多年不变质,而且保存时间超过三年的压饼晒红茶滋味就会特别醇厚,冲泡以后的茶汤口感会特别好,会有淡淡的陈香味存在。

本文《茶饼制作过程视频讲解》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148288.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