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炒制 > 乌龙茶的加工流程图解

乌龙茶的加工流程图解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00:10 点击89次

乌龙茶的制作要比红茶、绿茶复杂得多。它吸取了红茶发酵和绿茶不发酵的制作原理,通过复杂的制作工艺,造就了乌龙茶独特的色、香、味。乌龙茶的制作工艺可以如下概括:

1、采摘

乌龙茶采摘遵循“三叶开面采”的原则,即当顶叶芽形成时,采摘顶芽开面的二三叶或三四叶。乌龙茶鲜叶采摘标准不同于绿茶,要求有一定的成熟度,芽梢大小基本一致,老嫩适中,这也是形成乌龙茶良好口感品质的基础。

2、萎凋

萎凋是乌龙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也叫晒青、晾青。将采摘来的茶叶(也叫茶青)平铺在干净的筛子上,放置室外进行日光萎凋。待茶鲜叶的青气消失,叶表稍萎蔫无光泽时即可。这个工序要经历“晾青——晒青——晾青”三个步骤。

3、做青

做青是乌龙茶初制的第二道工序,也是形成乌龙茶品质特征的关键工序。做青是奠定乌龙茶香气和滋味的基础,它是以摇青、晾青多次反复的工艺过程,其工序最为繁杂。

4、炒青

炒青即杀青,是承上启下的转折工序,也是形成乌龙茶内质的重要步骤。乌龙茶的炒青和绿茶的杀青作用一样,都是抑制酶的活性,防止叶子继续变红,稳固成型后保证乌龙茶的品质。

5、揉捻

将杀青后的茶叶,经过反复的搓揉,使叶片形成乌龙茶所需要的形态,如球形或者条索伸展形。揉捻过程中挤出茶汁,与茶叶表面相互渗透,以使冲泡后的乌龙茶茶汤更加浓郁。“趁热、适量、快速、短时”,是揉捻的要求。

6、干燥

干燥即烘焙。目的是抑制酶性氧化,蒸发水分和软化叶子,还可以消除茶叶的苦涩味,增加乌龙茶的甘甜醇厚。

乌龙茶和红茶的发酵区别

乌龙茶和红茶的区别 乌龙茶和红茶有哪些区别

1、发酵程度不同:红茶和乌龙茶,在加工工艺上存在很大的相同之处,但两者之间在发酵程度上却有明显区别,红茶是完完全全的发酵茶,而乌龙茶则属于半发酵茶类,它发酵时间比较短,茶叶没有全部发酵。

2、味道不同:红茶是一种完全发酵的茶叶,冲泡以后的味道更加醇厚浓香,而乌龙茶是一种半发酵的茶叶,它冲泡以后口感则比较淡,而且苦涩味比红茶要重很多。

3、茶汤颜色不同:红茶冲泡以后茶汤的颜色与红酒类似,多为深红色,而乌龙茶冲泡以后得到的茶汤颜色却比较淡,只是略微发红,而且有种暗黄的颜色存在。

4、冲泡方法不同:红茶可以和多种不同的食材一起搭配冲泡,能制成柠檬红茶或者奶茶等多种口感不同的饮品,而乌龙茶则适合单独冲泡,平时它与其他材料一起搭配冲泡时,会让乌龙茶的原有香气与营养成分大量流失。

乌龙茶的正确加工

青茶,性平,属于半发酵茶,著名的茶品有大红袍铁观音、水仙、凤凰单丛、肉桂、漳平水仙等。

青茶是介于绿茶(不发酵)与红茶(全发酵)之间的半发酵茶类,素有“绿叶红镶边”的美称,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制作是茶叶互相碰撞,使叶片边缘破损,正也是因为这道工序,才有了乌龙茶独特的香气。

青茶的加工工艺和流程主要有晒青、晾青、做青、杀青、揉捻(包揉)及烘焙等六个工序(5个步骤),具体如下:

1、晒青和晾青

即在阳光下散发鲜叶中的水分,使叶内物质发生一定的化学变化。从而破坏叶绿素,除去青臭气,并为做青做好准备。

晾青,即在室内进行自然萎凋。将晒青后的茶叶放置于室内通风阴凉处散失热量,让鲜叶中的各部位水分得到重新分布,便于做青。

2、做青

又称摇青,在滚筒式摇青机中进行。使茶叶相互摩擦、碰撞,促进茶多酚氧化,形成青茶绿叶红镶边的特色。同时蒸发水分,加速内含物的生化变化,提高茶香。

3、杀青

与绿茶是一样的,让茶叶在高温中钝化,停止与氧气的结合,这也是我们看到的叶子是绿色的,叶边缘是红色的原因,如果不杀青继续氧化,那么发酵度就会上升变成红茶。

4、揉捻

揉捻,将茶叶的茶汁挤压出来便于冲泡,再者就是塑造茶叶不同的外形,去除茶叶中多余的水分。

5、干燥

烘焙干燥这一步骤也是乌龙茶比较关键的。以武夷山闽北的乌龙茶为例,多数会选用木炭、竹炭、果树炭来加温让茶叶走水干燥。干燥可抑制酶性氧化,蒸发水分和软化叶子,并起热化作用,消除苦涩味,促进滋味醇厚。

干燥之后,青茶即制作完成,之后经过短暂的停留、存放,即达到市场。

乌龙茶的基本加工工艺流程

乌龙茶是一种半发酵茶,其工艺流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 采摘: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天气条件下采摘茶叶,通常采用一芽两叶或一芽三叶的嫩叶。

2. 晾凋:将采摘下来的茶叶摊放在通风的地方,让茶叶在自然环境下进行初步的水分蒸发,使其软化。

3. 搓揉:将晾凋后的茶叶放入搓揉机中,进行搓揉。这个步骤有助于茶叶的发酵和形状的形成。

4. 发酵:搓揉后的茶叶放置在适当的环境中进行发酵。发酵的时间和温度会根据茶叶的种类和口感要求而有所不同。

5. 烘焙:发酵后的茶叶需要进行烘焙,以停止茶叶的发酵过程。烘焙的温度和时间也会根据茶叶的种类和口感要求而有所调整。

6. 分级和包装:经过烘焙后,茶叶会经过分级,将不同等级的茶叶分开。然后将茶叶进行包装,以便储存和销售。

这是乌龙茶的一般工艺流程,不同的乌龙茶品种和制作地区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异。这个工艺流程的目的是通过适当的发酵和烘焙过程,使茶叶达到乌龙茶独特的口感和香气。

乌龙茶和红茶的制作方法区别

1.定义不同

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是经过杀青、萎凋、摇青、发酵、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

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

2.产地分布不同

乌龙茶,为中国特有的茶类,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台湾三个省。近年来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产。乌龙茶除了内销广东、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

红茶,是福建省的特产,有正山小种和外山小种之分。正山小种产于1000米以上的高山,如今那里已经实行了“原产地保护”。

乌龙茶的大致加工方法

 乌龙茶的加工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鲜叶:采摘新鲜的茶叶,通常选择一芽两叶或一芽三叶的茶树嫩芽。

2. 晒青(或加温萎凋):将鲜叶薄摊在水筛或竹蔑垫上,放在阳光下接受照射。通过日照处理,较快地蒸发水分,促进青叶的理化变化。晒青的时间视天气状况和茶叶品种而定,一般为3-6小时。

3. 做青(摇青h凉青):将晒青后的茶叶放入摇青机内,使茶叶在跳动、旋转和磨擦运动中,叶组织结构受到机械损伤,促使内含物质的酶促氧化,从而形成乌龙茶特有的品质。做青过程中,摇青和凉青是交替进行的,整个过程需不断重复。

4. 杀青:将做青后的茶叶进行高温处理,迅速破坏茶叶中的酶活性,终止茶叶的发酵过程。杀青方法有炒青、烘青、蒸青等,不同地区和品种的乌龙茶采用的杀青方法有所不同。

5. 揉捻: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通过揉捻使茶叶中的茶汁液充分混合,增加茶叶的弹性和口感。揉捻完成后,茶叶会呈现出条索状。

6. 烘焙: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烘焙,目的是进一步提高茶叶的香气和减少茶叶的水分。烘焙方法有炒烘、烘干、晒干等,不同地区和品种的乌龙茶采用的烘焙方法有所不同。

7. 冷却和包装:烘焙完成后,将茶叶冷却至室温,然后进行包装存放。

乌龙茶的加工过程中,做青环节是最关键的,它决定了乌龙茶特有的色、香、味、形品质。不同的乌龙茶品种和产地,其加工工艺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总体上都遵循上述步骤。

本文《乌龙茶的加工流程图解》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122343.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