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常识 > 以茶之名,“宴”遇春天!

以茶之名,“宴”遇春天!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5-03-08 11:32 点击190次

在清代,公共和私人茶宴经常出现。据记载,清朝在崇化宫举行了60多次茶宴。

现代茶宴是指以茶菜为主食,在晚餐和茶艺大师的特殊服务之间供应优质茶的宴会。一般不喝,或只喝一些茶酒和极低程度的果酒等饮料。

如今,最著名的茶会是景山茶会,它是杭州市余杭区景山万寿寺接待贵宾的大堂茶会。这是一种独特的、庄重的传统茶宴礼仪习俗。

过去,按照连山寺的传统,每当客人来,方丈都会在明月堂举行茶宴招待他们。宴会上有10多个仪式程序,从开茶桌、敲打茶鼓、邀请客人进入大厅、向佛祖进香、煲汤点茶、分享茶、谈论喝茶、感谢客人离开大厅。客人、主人、老师和门徒以“参与对话”的形式相互提问和交谈。茶禅是景山茶班的精髓和核心,茶禅是景山茶宴的精髓和核心。

2011年5月23日,景山茶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早在1994年,中国第一个茶会厅——秋平茶会厅就出现了。

主办方刘秋萍女士创作了第一套经典茶宴《西湖十景》,包括柳浪唱鸟、花岗观鱼、三潭映月、断桥雪、平湖秋月、雷锋夕阳、苏堤春晓。茶宴上摆满了生动的茶点。

后来,在2004年,秋平茶宴厅推出了更具文化色彩的“古典古诗宴”,从李白的“飞下三千尺,疑为银河九天”到张冀的“姑苏寒山寺外,午夜钟声到客船”;

从苏东坡的《江水环鱼,竹笋连山香》到杜甫的《两黄鹂唱青柳,白鹭行蓝天》。

几千年的古诗成了佳肴,深厚的文化底蕴让饮食真正成为一种艺术。

李琦自制茶宴

“五味六色”秋平茶会厅是茶会的好去处,“五味”是酸、甜、苦、辣、咸;“六色”指的是黑、绿、绿(乌龙茶)、黄、白和黑(普洱茶),它们来自棕色的自然颜色。茶的香、韵、味、形、性造就了数百道精美的艺术菜肴。

如今,许多精致私家餐厅也会推出季节性的划茶宴——摆茶宴下沉式,浓浓的春意扑面而来,让人赏心悦目。

然而,茶宴并不仅仅是茶与餐的简单结合形式,真正的茶餐必须是双方在色、香、味上的深层交融,相得益彰。

在这个令人陶醉的季节,一道精彩的茶道,茶的色、香、味、形与菜肴充分互补、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的流派和体系,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茶道盛宴。

人们以食物为日,茶是最受尊敬的健康饮品。随着人们对茶的特性和营养价值的不断接受,茶的文化内涵的不断挖掘,我们相信茶宴必将走进千家万户,成为餐饮家庭中的一支“生力军”。

本文《以茶之名,“宴”遇春天!》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ngshi-328859.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