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气上火该怎么办
开诊至今,收到最多的两大查询就是「医师我会唔会死㗎?」和「有咩要戒口呀?」。栏目初开便谈到生死大事实在过于严肃,所以今天我们就先来探讨一下忌口的问题。
我的病人都知道,我从不要求他们忌口。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说,食物的确是致病或令疾病变化的一大因素,然而我却觉得情志更为关键。我实在不愿意以所谓医师的权威限制病人的自由,让病人在盛暑炎夏点一杯冻柠茶都要前思后想、心中高呼「罪过罪过」。当然,该有的医嘱还是不能少;我惯常的做法是向病人解释一遍诊断结果和当下身体状况,说明中药或针灸的治疗方向,再提出生活上有何配合可令病癒更迅捷,至于是否配合、配合多少,就由病人自己全权负责。
但是有一种本地神枱级的国民饮品,真的让我万分头痕,不知应该如何解释其利弊之处。此饮品拥趸无数,不但总有一间在左近,更是总有一款啱你饮。无论是生痱滋、喉咙痛、感冒、便秘、口乾等等甚么不适,都是一碗搞掂,十元八块医好一个病。港人对凉茶确是有种谜之信心,爆棚到有病不看医生,找凉茶铺阿姐就是了。今日要分享的就是医师妈的「凉茶中伏记」。
乱饮凉茶,越饮越病
我的慈母乃是一位相识满天下、风风火火的性急女子。有天她忽觉「热气」(不知为何大家看病时总爱说觉得自己很热气,到底是如何热怎样热,却常常说不出个究竟来),晨早Whatsapp小女求方;问她症状,她回说口疮两粒、牙痛一晚,也自动自觉拍了舌头的照片传给我。根据望诊问诊,再结合她那几天晚晚煲剧到凌晨的作息和我平素对她体质的了解,初步推断为虚火上炎,治以滋阴降火为主。正当我傍晚下班準备好适用药物,打算回娘家探望并确诊处方之际,忽然收到她来电。
「我标哂冷汗,好头晕,胃又绞住绞住,好辛苦呀,要唔要call白车?」母亲大人虚弱又急躁的声音响起。我三步併作两步赶回家中,发现其所言非虚,心中不禁疑惑,本来是小病,一、两剂中药足矣,怎么数小时间病情变化如此之大?
「我牙痛到不得了呀!五楼芬姨话佢上次都係咁,饮碗廿四味即刻冇事,咁隔离楼阿娣姨喺凉茶铺做嘛,佢又话包搞掂喎,收工拎咗一樽俾我,我饮完就咁样喇,咩事呀究竟?」
你问我咩事?我才想问你、芬姨和娣姨咩事吧。我多么想说,你们犯了以下三戒啊!
1. 实火虚火傻傻分不清!
2. 虽然一样米养到百样人,但同一碗药真的很可能医不好一百个看似有同一种病的人啊!
3. 以讹传讹!信隔离邨的陌生人、微信长辈图和朋友圈宣传文都不信本医师!
凉茶是药;药不能乱吃;所以凉茶不能乱饮。生痱滋也好、牙痛也罢,其实在中医学的角度可以有很多原因,不止虚火实火,甚至连脾虚肾虚也可以是病因。一碗药效为清热泻(实)火的廿四味,又怎可能包搞掂一切看似热气实非热气的虚火病症呢?
凉茶是药,药用得不妥会令病情恶化;所以凉茶不能乱饮。母亲的病因为一碗廿四味而完全转化为另一个病,于是我本来準备好的药物也派不上用场了。唯有先用针灸缓其不适,再迅速拟方急急脚跑落药房执药煲药,弄得一片兵荒马乱。
本文《热气喝凉茶?中医告诉你热气上火该怎么办!》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ngshi-325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