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和康县的茶园十分繁忙。采摘完春茶的茶农正在修剪、施肥和除草茶树。
陇南是中国江北茶区的北缘,也是甘肃省唯一的茶叶产区。近年来,陇南着力发展地方茶业,富民致富,全面推动茶业健康稳定发展。
“过去,一亩茶园的收入只有4000元左右。经过老茶园品种的改良,已经生长了七到八年的茶树正盛开。如果管理得当,一亩茶园的净收入可以达到22000元,是以前老茶园品种的四到五倍。”龙南市碧口镇水浩坪村党支部书记高庆明告诉记者,2004年,县农牧局引进龙井43个茶叶新品种,建设试验基地,并支持农户对茶园茶叶品种进行改良。因为新品种上市早,产量好,信誉好,收入可以增加几倍。
“村里有2410亩茶园,只有400亩老茶园没有修缮。”高说,该村还成立了文县碧龙春茶叶合作社,有76名农民加入了该合作社,该村的茶业正在蓬勃发展。
随着茶产业的不断发展,陇南茶农积累了“钱袋”。除了各种政策支持外,充足的电力保障也是支撑这片“金叶”的关键。
“每年3月至4月是茶园灌溉最关键的时期。只有当有足够的水时,春茶才能提高产量并尽早上市。每年的效益取决于这两个月茶叶的生长趋势。”龙南市县城碧口镇马家山裕泽泉茶园茶队队长杨兴说。
马家山裕泽泉茶园是一座高山茶园,历年灌溉都是靠上帝。茶农依靠储水罐灌溉,一旦发生干旱,储水罐就会干涸,许多茶树会因缺水和缺乏阳光而死亡。针对这种情况,国网龙南供电公司碧口供电所启动绿色通道,安排员工自愿上门,在春茶灌溉旺季前完成申请和送电,为口渴的茶园送去“及时雨”。现在,随着开关的打开,水喷涌而出,茶园的灌溉问题得到了解决。
龙南康县杨坝镇油坊坝村龙瑞茶厂油炸车间,生产线上依次布置了各种制茶设备。电动制茶流水线用于茶叶的采摘、滚压、烘焙和烘干。一旦停电,茶农当天采摘的鲜茶质量将受到影响。
“过去,木材燃烧生产的茶叶色泽差,损耗高,容易造成浪费。现在,从茶叶脱脂、揉捏到烘干,都实现了电气化。茶叶质量提高了,企业收入也增加了。特别是在春茶生产加工的旺季,茶园用电量增加,comrades的电源将提前上门服务,检查线路,检查设备,确保茶水用电,让我们无后顾之忧。”龙瑞茶厂厂长贾小刚说。
近年来,陇南茶业发展紧紧围绕振兴农村这条主线,重点发展无性系茶园。通过新建茶园,改造低产低效的老茶园,引导产区茶农对幼龄茶园、投产茶园和低产茶园进行综合治理:幼龄茶园要除草、施肥、修剪;加强茶园管理,除草、修剪、施肥;低产老茶园采用割草、深修剪、重修剪和施肥;每年改造低产茶园2万亩,综合治理茶园11万亩。
同时,陇南紧紧抓住产业,加强科技支撑,大力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实施新项目,努力提高加工水平,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发展龙头企业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专业合作社,inte合作社,整合品牌,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产业效益。以生产名茶和高档茶为主。茶业与旅游业的结合,形成了茶园观光、休闲旅游、茶农生活体验相结合的茶区旅游圈,对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去年,陇南茶园面积18.01万亩,其中投产12.66万亩,年产茶叶14333.1吨,比上年增长1.06%;总产值27103万元,比上年增长6.26%。全市有中小茶叶加工厂85家,茶叶注册商标71个,茶叶加工基本实现机械化、清洁化。
陇南绿茶十余种产品荣获国际国内名优茶奖,在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等地形成了固定的消费群体和良好的口碑。
本文《促进甘肃陇南茶叶产业发展——扶持“金叶”》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ngshi-325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