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茶红茶乌龙茶的区别是什么
1、所属茶类不同
要问岩茶和红茶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当然是所属茶类不同了。
武夷岩茶是属乌龙茶(青茶)类,而武夷红茶属我国六大茶类中的红茶类。当乌龙茶和红茶来到了秀美的武夷山茶产区,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出了独特的武夷岩茶和武夷红茶。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武夷山的桐木关是正山小种的发源地,所产红茶品质优异,扬名中外。
2、采摘时间及采摘标准不同:
采摘时间:
岩茶一般要等到谷雨后开始采摘,各品种的采摘时间也是有差别的,时间跨度较广,从四月中下旬到五月份左右。而外山红茶在清明节后就可以采摘了,桐木关的红茶则要等到五月初才开始大量采摘。
采摘标准:
岩茶要求“开面采”,当然,不同的品种会略有差异,比如:肉桂以中小开面为佳,水仙以中大开面为佳。而红茶则以单芽或者一芽一叶、一芽两叶、一芽三叶为标准。
3、制作工艺不同:
制作工艺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发酵程度上,岩茶是半发酵茶,发酵程度在20%到70%,它的基本制作工序为:采青、萎凋、做青、揉捻、烘焙、拣剔等等。相对来说,岩茶的制作工艺复杂精细些,焙火也是一大特色工序,素有“武夷焙火,实甲天下”之说。
而红茶是全发酵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中发酵程度最高的,它的基本制作工序为: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步骤,萎凋是红茶制作中的重要工序,影响着后期茶汤的颜色滋味等。
4、发酵程度影响茶汤颜色的不同:
相比之下,岩茶的发酵时间较短,只是鲜叶的边缘发红,鲜叶中间部分受到的损伤少,因此会形成“绿叶红镶边”,成品茶的汤色是偏黄的,介于红绿之间。
岩茶大红袍乌龙茶的区别
1、茶汤颜色不同
乌龙茶和大红袍的区别体现在茶汤颜色,乌龙茶冲泡后汤色比较浅,多为橙黄色;大红袍冲泡后茶汤色泽较重,接近于暗红色。两种茶在汤色上非常容易区分。
2、茶叶产地不同
乌龙茶和大红袍的产地不同,乌龙茶是一个大的茶叶品类,包括铁观音、凤凰水仙、东方美人等,其产地不一,在各地都有。而大红袍则产于福建的武夷山,是武夷山的特产。
3、发酵程度不同
乌龙茶和大红袍在发酵程度上也不一样,乌龙茶的发酵程度较浅,因而茶叶中的茶多酚含量较高,而大红袍发酵的时间长,发酵程度在60%左右,茶叶中的茶多酚含量少。
岩茶跟乌龙茶区别
岩茶是乌龙茶的一种。武夷岩茶乌龙茶鼻祖。乌龙茶三大门派,闽北乌龙,闽南乌龙,台湾乌龙。内地的广东地区的凤凰单枞也是乌龙茶,制作工艺与闽北乌龙(武夷岩茶相似)。
红茶绿茶乌龙茶岩茶的区别
岩茶的三大品种茶的区别
大红袍
有“岩茶之王”之美誉,产于福建武夷山,属乌龙茶,品质优异。中国特种名茶。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很多人会问,到底什么是“岩韵”呢,通俗的来说就是“岩石味”。
水仙
水仙,武夷岩茶当家品种之一:无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晚生种。成品茶特征:条索肥壮(壮实)、色泽乌绿润带宝色、叶背常现沙粒,叶基主脉宽扁明显,香幽长似兰花,棕叶响,香味浓醇而厚回味甘爽,汤色浓艳呈深橙黄色或金黄色,叶底软亮、朱砂红边明显,耐冲泡。
老枞水仙树龄30--50年以上,“老枞味”明显,岩韵烈,香气中等,汤色金黄,橙黄。滋味甘滑甜爽,极耐泡,水中可以闻到了老枞水仙特有的类似老茶树根的香味。
肉桂
肉桂,原为武夷名枞之一,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肉桂成品茶特征:条索紧实、色泽乌润砂绿,香气浓郁、辛锐似桂皮香,滋味醇厚甘爽带刺激性,汤色橙黄至金黄、透亮,叶底绿叶红镶边显、软亮。
岩茶和乌龙茶的区别和功效
、产地不同
岩茶也叫武夷岩茶,主产于福建武夷山地区。乌龙茶同样起源于福建,主产于福建凤凰山地区,
发酵不同

不同品种的乌龙茶,其发酵程度也不一样,乌龙茶的发酵程度为10%-70%,轻度发酵为10%-30%,中度发酵为30%-50%,重度发酵为50%-70%,而岩茶属于发酵程度较重的乌龙茶
红茶和乌龙茶的差别
1.定义不同
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是经过杀青、萎凋、摇青、发酵、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
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
2.产地分布不同
乌龙茶,为中国特有的茶类,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台湾三个省。近年来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产。乌龙茶除了内销广东、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
红茶,是福建省的特产,有正山小种和外山小种之分。正山小种产于1000米以上的高山,如今那里已经实行了“原产地保护”。
本文《岩茶红茶乌龙茶的区别》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ngshi-211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