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常识 > 福建武夷岩茶与红茶区别

福建武夷岩茶与红茶区别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14:07 点击84次

福建武夷茶和岩茶的区别

岩茶的分类

依据《GB/T18745-2006地理标志产品武夷岩茶》,武夷岩茶分为大红袍、名枞、肉桂、水仙、奇种五类;

其中大红袍为岩茶之首;水仙、肉桂分别当家品种;名丛(枞)包括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半天妖等;而奇种又名“菜茶”,是武夷山最早的品种之一。

具体情况如下:

大红袍

武夷山大红袍可以说是武夷岩茶的代表。大红袍不仅仅是品种名、商品名,更是品牌。

武夷山大红袍的概念

1:九龙窠崖壁上生长的母树大红袍。

2:母树大红袍繁育出来的品种大红袍(奇丹,雀舌,北斗)。

3:商品化大红袍也就是拼配大红袍。

4:大红袍是武夷山向外界展示推广的武夷茶品牌,也因为大多数人只知道大红袍而不知道武夷岩茶,常常把所有的武夷岩茶统称之为大红袍,所以现在武夷岩茶也可以统称为大红袍。

水仙

武夷山传统茶叶品种。

武夷水仙栽培历史数百年之久,原生地为建阳水吉,传发现于祝仙洞下,故名为祝仙,因当地“祝”与“水”同音,后习惯称为水仙至今。

水仙的树冠高大叶宽而厚、成茶外形肥壮紧结有宝光色,冲泡后香含兰花,茶汤浓而醇,汤色深橙耐冲泡,叶底黄亮朱砂边,为武夷岩茶传统的珍品。

名枞(丛)及品种

在武夷岩茶中,名丛指的是从那些自然品质优异,具有独特风格的武夷山原生茶树中优育出来的茶树。

品种是通过自然选择或人工干预从各种茶树中优选或嫁接培育而成,具有相同植物学特征,抗逆性、品质及产量稳定可供大范围种植的经济价值高的茶树。

用名丛和品种制作的成品茶,具有典型特征,为市场广泛接受。

福建武夷岩茶是什么茶

福建武夷山悬崖绝壁,深坑巨谷。茶农利用岩凹、石隙、石缝,沿边砌筑石岸,构成“盆栽式”茶园,俗称“石座作法”。“岩岩有茶,非岩不茶”,岩茶由此得名。武夷山方圆60公里,99名岩,岩岩产茶。

武夷岩品种分类极多。以产地分为:正岩茶、半岩茶、洲茶。正岩茶指武夷岩中心地带所产茶叶,品质最佳,岩韵最明显。武夷山茶树品种资源丰富,蕴藏无数优异品种。茶人往往选择生长优良的茶树若干丛,分别采制,品质上佳,称之为武夷名丛。著名者有武夷四大名丛之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武夷岩茶按茶树品种分为名枞、传统品种二类,按产品分为大红袍、名枞、肉桂、水仙、奇种五类。大红袍、名枞不分等定级;肉桂分特、一、二级;水仙、奇种分特、一、二、三级。

福建岩茶和武夷红茶泡茶的区别

1,工艺不同

祁门红茶是全发酵茶。

武夷岩茶是半发酵茶。岩茶属于青茶(乌龙茶): 属半发酵茶,即制作时适当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类。它既有绿茶的鲜浓,又有红茶的甜醇。因其叶片中间为绿色,叶缘呈红色,故有“绿叶红镶边”之称。

2,原材料不同

祁门红茶用的茶青跟绿茶比较接近,而半发酵茶的岩茶则用的茶青比较老一些,所以通常可以看到红茶的茶底见芽见叶,武夷岩茶的茶底显较粗的条索,这是因为他们采料茶青的树种不同造成的。

3,颜色不同

祁门红茶的茶底泡过以后,应该是显出褐红色,武夷岩茶茶底褐黑色。

4,香气不同

祁门红茶茶香一般为蜜香、薯香、焦糖香等,武夷岩茶主要是岩骨花香、果香为主,初焙的岩茶还会带比较重的焙火气。

5,烘培手法不同

岩茶、红茶都经历过机器的干燥,不同的是武夷岩茶使用的是炭焙,而祁天道红茶用的是松木烟熏的方式。

6,产地不同

武夷岩茶只有武夷山才有,祁门红茶是祁门

武夷山岩茶和红茶正山小种的区别

有区别

武夷岩茶与红茶的区别

1、所属茶类不同

 

武夷岩茶是属乌龙茶(青茶)类,而武夷红茶属我国六大茶类中的红茶类。当乌龙茶和红茶来到了秀美的武夷山茶产区,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出了独特的武夷岩茶和武夷红茶。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武夷山的桐木关是正山小种的发源地,所产红茶品质优异,扬名中外。

 

2、采摘时间不同

 

岩茶一般要等到谷雨后开始采摘,各品种的采摘时间也是有差别的,时间跨度较广,从四月中下旬到五月份左右。而外山红茶在清明节后就可以采摘了,桐木关的红茶则要等到五月初才开始大量采摘。

 

3、采摘标准不同

 

岩茶要求“开面采”,当然,不同的品种会略有差异,比如:肉桂以中小开面为佳,水仙以中大开面为佳。而红茶则以单芽或者一芽一叶、一芽两叶、一芽三叶为标准。

武夷岩茶和红茶的区别

4、制作工艺不同:

 

制作工艺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发酵程度上,岩茶是半发酵茶,发酵程度在20%到70%,它的基本制作工序为:采青、萎凋、做青、揉捻、烘焙、拣剔等等。相对来说,岩茶的制作工艺复杂精细些,焙火也是一大特色工序,素有“武夷焙火,实甲天下”之说。

 

而红茶是全发酵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中发酵程度最高的,它的基本制作工序为: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步骤,萎凋是红茶制作中的重要工序,影响着后期茶汤的颜色滋味等。

 

5、发酵程度影响茶汤颜色的不同:

 

相比之下,岩茶的发酵时间较短,只是鲜叶的边缘发红,鲜叶中间部分受到的损伤少,因此会形成“绿叶红镶边”,成品茶的汤色是偏黄的,介于红绿之间。

 

而红茶发酵程度高,萎凋时间长,鲜叶里的茶黄素在酶的催化下,颜色渐渐变红,成品茶的汤色也是红的。

 

6、品饮体验不同

 

岩茶和红茶本就是不同的茶品,各有各的好,茶友们完全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去选择,十三夷久居武夷山,自然是两种茶都爱了。

 

优质的岩茶香气馥郁,韵味悠长,更有着令人魂牵梦萦的“岩韵”。而优质的红茶,同样也不赖,汤水柔和,香甜味醇,沁人心脾。

武夷岩茶算不算红茶

武夷岩茶是乌龙茶的一种,并不是红茶。

在武夷山买茶的话一定要学会讲价,一般够档次的中等茶从200元到700元不等,主要看个人品位,如果是初学者200多元的茶就足够

武夷岩茶和广东岩茶有什么区别

乌龙茶与武夷岩茶区别

1、产地不同

岩茶的产地主要是在福建省北部的武夷山地区,岩茶是中国茶中之极品,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武夷岩茶历史悠久,体现着极大的地方特色。

乌龙茶起源于福建,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乌龙茶的形成与发展,首先要溯源北苑茶。北苑茶是福建最早的贡茶,也是宋代以后最为著名的茶叶,历史上介绍北苑茶产制和煮饮的著作就有十多种。福建建瓯凤凰山周围的地区是乌龙茶的主要产地,在唐末已产茶。

2、采摘标准标准不同

乌龙茶的采摘标准,叶梢比红、绿茶成熟。其采摘标准为:待茶树新梢长到3-5叶将要成熟,顶叶六七成开面时采下2-4叶,俗称“开面采”。所谓“开面采”,小开面为新梢顶部一叶的面积相当于第二叶的1/2,

中开面为新梢顶部第一叶面积相当于第二叶的2/3;大开d面新梢顶叶的面积相当于第二叶的面积。一般春、秋茶采取“中开面”采;夏暑茶适当嫩采,即采取“小开面”采;产茶园生长茂盛,持嫩性强,也可采取“小开面”采,采摘一芽三四叶。

而岩茶一般采叶标准是:长三叶采二叶,长四叶采三叶,采下对夹叶,不采鱼叶,不采单叶,不带梗蒂。采摘时,应做至“五分开”,即不同品种分开,早午晚青分开,粗叶嫩叶分开,干湿茶青分开,不同地片分开,以利于提高岩茶品质。

3、成分不同

乌龙茶中含有机化学成分达四百五十多种,无机矿物元素达四十多种。茶叶中的有机化学成分和无机矿物元素含有许多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有机化学成分主要有:茶多酚类、植物碱、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果胶素、有机酸、脂多糖、糖类、酶类、色素等。

而岩茶所含的有机化学成分,如茶多酚、儿茶素、多种氨基酸等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茶类。无机矿物元素主要有:钾、钙、镁、钴、铁、锰、铝、钠、锌、铜、氮、磷、氟、等。岩茶所含的无机矿物元素,如锰、铁、氟、钾、钠等均高于其他茶类。

4、功效不同

乌龙茶具有溶解脂肪的减肥效果。因为茶中的主成分——单宁酸,与脂肪的代谢有密切的关系。乌龙茶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

岩茶于乌龙茶相比,除了能够刺激胰脏脂肪分解酵素的活性,减少糖类和脂肪类食物被吸收以外,还能够加速身体的产热量增加,促进脂肪燃烧,减少腹部脂肪的堆积

本文《福建武夷岩茶与红茶区别》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ngshi-202792.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