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常识 > 帕沙古树红茶和帕沙古树茶的区别

帕沙古树红茶和帕沙古树茶的区别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11:45 点击59次

帕沙古树茶与景迈古树茶的区别

老黄片,是指在原料筛拣工序中,因条索疏松、粗大、茶菁等级较低,按照生产标准筛拣出来的这部分茶菁,俗称为“老黄片”。有不了解情况的人说,老黄片是“病叶、枯叶”,这是不对的。因为那样的叶子茶农是不会采的,原料收购时也是不会过关的。老黄片的形成,一是采摘时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之外的第三叶,一般不会到第四叶;二是揉捻时没有揉捻到位,条索比较疏松;在这两个情况下,杀青会造成叶片颜色发黄或绿色更深。因此,如果不把这部分茶菁拣出,那么压成型后条索的观感就差了。由此可见,老黄片的品质和所选原料茶菁的品质是一致的,只是因外形不佳而被拣出,但并不意味着品质不好。相反,老黄片由于叶片组织厚实,生长时间较长,所以其苦涩感已经大大减弱,反以甘甜醇厚的滋味和持久耐泡见长。老黄片的冲泡,可以稍增加一点投茶量,最关键的是水一定要开,泡的时间一定要够,否则滋味就不能够充分展现。至于投多少茶和泡多长时间,就需要根据自己的口味摸索一下了。有兴趣、有条件的茶友,甚至可以煮来喝。在茶区,我们去到老乡家里,他们都是用壶煮老黄片来给我们喝。爬山又热又累的时候,坐在竹楼的二层阴凉处,微风徐来,喝一杯老黄片煮的茶,滋味甘甜醇厚,真是一大快事。从去年我们团购景迈茶开始,我有意收集了我们团购茶制作过程中被拣出的老黄片,加上今年春季团购的帕沙和这次团购的攸乐,从中再次精细挑拣,总共得到100多公斤古树老黄片。包装上的文字说明如下:老黄片,盖因滋味浓郁,汤质厚重,持久耐泡,深得资深茶客独钟。此茶荟集07年、08年景迈、攸乐、帕沙三地古茶树茶菁之老黄片,仅得贰佰饼,弥足珍贵,方家共赏。

帕沙古树茶跟老班章的区别

布朗山茶区的山头有老班章、老曼峨、曼新龙、新班章、班盆、卫东、广别老寨,布朗山是著名的普洱茶产区,也是古茶园保留最多的地区之一,布朗山位于勐海县东南部,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自然地理条件优异,十分适宜茶树生长。

布朗山茶区名寨:

1、老班章

老班章属勐海县布朗山布朗族乡管辖,其地位在云南普洱茶中被誉为王者,“老班章”号称茶王,只要提到雄浑霸气,那么脑海里第一个出现的一定是“老班章”三个字!

茶叶特点是苦味、涩味重且回甘效果持久、略带蜜香。香气纯正浓厚、平稳、滋味浓烈,韵感宽广,喉韵绵长,入口后冲击力极强,苦感霸道,转瞬即化,随即两颊生津。但老班章也有甜茶,如帕沙种的茶叶。

2、老曼峨

老曼峨地处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境内布朗山的中心地带,海拔略低于老班章,常年高温湿润。涩尽七分香,苦退十日甜,老曼峨古树普洱茶的茶叶特点是汤色紧结肥厚、滋味浓烈厚实,苦比涩重,随即化开。

3、曼新龙

曼新龙,也叫曼兴龙或曼兴竜。市场上,曼新龙一直以来都是老曼峨的替身,其原生古树群落相当状观,单就苦底而言较老曼峨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两年,方方面面的原因,导致老曼峨开始越来越走下坡路,不少发烧的朋友开始热烈关注追捧曼新龙,其身价已经今非昔比了。

曼新龙香气外形都与老班章很类似,不过喉韵、纯度以及鲜爽度方面不如老班章,但它在香气方面比老班章较为馥郁、浓厚,偏甜香。汤色黄亮,茶滋苦回甘快,生津强烈,饱满持久,茶内质能和老曼峨的茶比美,但稍逊老班章一筹。

4、新班章

新班章也叫上班章,是哈尼族寨子,新班章寨是从老寨迁出建起来的。新班章的老茶树首要散布在老寨周围,海拔1600米,与老班章相同。茶树粗大陈旧,与森林伴生,生态环境好,茶质好、茶气足、山野气韵强。

新班章古树茶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兰香味浓郁高纯以及茶汤金黄明亮,特别漂亮,茶汤入口即甜,稍有苦味但立即淡去,且回甘生津完美且持久;汤色厚度感较强,喉韵舒爽持久。且该茶陈化速度较快,自然存放后茶气渐强,茶味饱满,香气更加浓郁。

5、班盆

“班盆”寨子(也叫邦盆)位西双版纳勐混乡,海拔1760米。班盆古树茶园海拔、气候、土壤、生态环境和茶树树龄与老班章无二,只是平均海拔仅比老班章低100米左右。

茶汤粘稠香气纯高、苦涩协调,滋味清甜柔顺,清香、外形条宿油亮,肥大显毫、茶气强劲、味烧显苦。回甘持久、生津很快、韵味回绕时间极长,在存放几年后,明显汤色变橙黄带橙红,香气更足了。

6、卫东

布朗山卫东村大概是180多年前从老班章村迁出的,像现在的新寨和老寨也就好比如新班章,卫东村寨的茶种也是从老班章引种的。

卫东的口感和老班章接近,入口滋味柔和滑顺,略苦,回甘生津明显且持久;醇厚度佳,层次感丰富;茶香幽雅绵长,有浓烈的山野气韵,是性价比高的好茶。

7、广别老寨

广别老寨自然村隶属于勐混镇曼蚌村委会,地处山区。位于勐混镇东面。布朗山系普洱茶口感上普遍偏重,苦显涩弱,以“苦”而霸气著称,属于阳刚型。但广别老寨所产的普洱茶却是其中的例外,广别茶的滋味清爽偏甜,有一种近似甘蔗的淡淡清甜,属于口感相对柔和的甜系类型。因此有茶友称广别为布朗山系中的“妖茶”。

布朗山作为古茶园保留得最多的地区之一,天然、绿色的生态茶特点备受茶友的喜爱,众多普洱茶商正是看准了布朗山的优质自然与生态条件,汲取其精华,才为茶友提供品味醇正的普洱茶。

帕沙古树茶和那卡古树的区别

1. 是指七位唐代进士中,被誉为才华横溢、文学造诣高超的七位学者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 这七位学者分别是王之涣、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
他们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唐代广受欢迎,而且在后世也被广泛传颂和推崇,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和影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3. 七子登科现代的意义不仅在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艺术,也为现代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支撑。
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南糯和帕沙古树茶有什么区别

普洱茶的三大茶区,西双版纳、临沧、普洱三个茶区,按品质的优良程度顺序来说,西双版纳第一,临沧第二,普洱第三。

西双版纳茶区以澜沧江为界划分。由于各茶山的茶树生长环境各异,土壤所含化学成分也不一样,因而各茶山所产的茶叶在口感上各有不同。云南茶区有“北苦南涩”、“东柔西刚”的特质。

易武

易武茶的特点是香扬水柔,刺激性较低,口感香甜,回甘生津明显,茶质优良极耐冲泡,陈化速度较快;新茶茶气较淡薄,存放得当之后茶气渐强,回甘回甜越持久。

南糯

条索较长较紧结;一年的茶汤色金黄,明亮;汤质较饱满;苦弱回甘较快,涩味持续时间比苦长,有生津;香气不显;山野气韵较好。

倚邦

芽头较小,条索黑亮较短细,汤色黄绿,叶底黄绿,苦淡,苦中带甜,涩显于苦,汤质饱满;回甘快且较长久,香气显,由于长于山野,环境好,山野气韵好,杯底留香。)

勐宋)

条索紧结黑亮,汤色金黄明亮,叶底黄绿匀齐,山野气较强,杯底留香较好,苦涩较显,苦又更突出,汤中带甜,回甘较快较好,汤较饱满,茶香纯正。

攸乐山

条索黑亮,比易武要紧结,苦涩比易武要重,回甘较好,汤质较滑厚,有山野气韵。

巴达山

属乔木大叶种,这里生长着成片的栽培型茶树和野生茶树林。贺松村大黑山上就生长着一株1800年的野生型茶王树;此山茶叶味苦涩,回甘、生津快,汤色橘黄晶莹、透亮,条索墨绿油亮;香气好,有梅子香、蜜香。

贺开

条索黑亮紧结、稍长汤色金黄明亮,稍苦涩,涩显于苦,苦化甘较快,涩稍长,汤质饱满,山野气韵较强,杯底香明显,且较持久 。

帕沙

第一泡至三泡汤色为青绿色,香气高扬,水路比较细,喉咙没有干燥感,反而很清爽,舌面回甘 生津很好,能感觉到一点苦味,涩味也很轻,化得比较快。第四至八泡汤色还是青绿色,香气高扬,汤水柔软,舌面回甘生津持续,层次变化明显,有苦味,基本感觉不到涩味。至十五泡汤色青绿,香气还是很好,汤柔水甜、生津不减,有层次变化,略苦无涩。十五至二十泡色较淡,香气减弱,汤柔水甜,舌尖还有生津,略苦无涩。

莽枝

属乔木中小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快,香气较淡,汤色深橘黄。

蛮砖

属乔木大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快,香气呈梅子香,汤色深黄。在历史上有喝蛮砖看倚邦一说。

革登

属乔木中小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快,香气呈淡清香,汤色深橘黄。

布朗

属乔木大叶种,香气比较充实,茶汤润滑,汤色明亮,缺点是苦底重,有的化的较慢,有涩味留存,但这些可以通过泡茶手法,如投茶量,泡茶器皿选择,出汤时间等改善。

临沧茶和版纳茶相比,整体表现:苦弱涩强,在口感表现上稍硬,汤质刚强,口感较窄,叶质肥厚宽大,香型特殊、劲扬,舌面甘韵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刺激性稍高。

冰岛

入口苦涩度极低,几乎没有感觉,喉咙部位渐渐有股凉气出来,慢慢的转化为舌头中后部双呷生津,入口的时候几乎没有觉察出有茶味,茶味是渐渐的从喉部延伸到整个口腔。生津效果明显持久,主要集中在双呷部位,茶汤糖香,饱满度,杯盖杯底高香,冷杯后闻出点冰糖香。

昔归忙麓山

条索紧结黑亮。汤色黄绿明亮,苦较突显,且苦显于涩。苦在舌两侧及舌根,苦退得比涩快,苦退后回甘较好,茶汤苦中带甜。杯底有古树茶特有之杯底香。但强烈程度一般,汤质滑润感和茶气较好。' d/ }( U2 q9 q

勐库大雪山

头春新芽,叶质肥厚宽大,香型特殊、野香中带兰香,劲扬质厚,微苦,回甘转甜,沉雄而优雅,舌面甘韵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此茶采摘极难,纯正的千年野生型古乔木,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产量极低,弥足珍贵,是为普洱之无上珍品。

懂过:

懂过古树茶,有着独特的魅力。首先是香气非常高亢,沉稳的果蜜香宛转悠扬如同草原牧歌,有种奔放张扬的活力;其次是茶味非常浓,苦涩均重,属于很清爽的苦,且化快,回甘生津迅猛刚劲。懂过茶,还有个特点,茶气足,体感强烈,在甘甜淳润方面,懂过不如冰岛昔归,但在刚劲的茶气方面,懂过有过之而无不及。

景迈山

香气突显、山野之气强烈。由于与森林混生,具有强烈的山野气韵,是乔木古树茶中山野气韵最明显的古茶之一,而且还具有特别的、浓郁的、持久的花香。兰花香是景迈独有的香。甜味明显而持久。景迈的的甜是直接的快速来,同时又是持久的。苦弱涩显,景迈茶属涩底茶,苦味有但不强,是涩味较为明显。条索紧结,较细且黑亮。

千家寨

茶青揉不成条是其早年特色。上颚中后段清甜香,舌面微苦,茶质较淡薄。

香型层次明显,香味持久,质重饱满,滋味浓烈,醇厚稳健,舌面与上颚中后段微苦涩,甘韵强而集中于舌面,香型层次明显,汤色清澈明亮。

困鹿山

条索好,显毫,一年的茶汤色黄绿,香不强但持久,有苍老强劲的感觉,苦不重,苦化甘快,回甘久,涩不强,能化生津,汤饱满,缺山野气韵。

江城

条索黑亮较粗长、泡条,苦涩弱,汤中带甜,回甘较好,汤尚饱满。若与易武茶比,条索颜色比易武茶略深,芽头稍多,汤质没易武醇厚。

营盘山

口感特点:汤色金黄清亮,苦显于涩,杯底留香,山野气韵较好。

古树茶与古树红茶的区别

1、工艺:红茶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制成,熟普先杀青、揉捻、干燥制成晒青毛茶,再渥堆发酵加工而成;

2、特点:红茶有条形茶、卷曲形茶等,汤色金黄或红艳,熟普分散茶与紧压茶,汤色呈酒红或褐色;3、产地,红茶遍及安徽、广东等省,熟普产自云南。

3、产地:红茶的产地范围广泛,主要有安徽的祁门红茶、广东的英德红茶、云南的滇红、四川的川红,以及福建的金骏眉正山小种等等。而普洱熟茶主产云南,必须采用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来制作。

帕沙古树是红茶还是绿茶

帕沙古茶山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乡,其茶树分布于整个帕沙山寨旁的山上,帕沙古树茶素有“七分班章气,三分冰岛甜”的美誉, 并以清甜著称,其条索匀整,毫毛明显,汤色金黄,香气浓郁,其滋味水路较细,且茶气柔绵,韵味甘甜。

帕沙古茶山位于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乡西南方向,最高海拔1950米,平均海拔在1800多米,从地理位置上看,处于南糯山与布朗山之间。

帕沙现存的古茶树,最早种植年份可追溯到唐代。3000多亩的古茶园,分布于整个帕沙山寨旁的山上。

自然生长至今,已形成山中绿树皆茶树的一个情况。没到过的茶友绝对不会想到,整个勐海的古茶区中竟是帕沙的茶树是最高最大、森林植被最好。

帕沙古茶山终年云雾缭绕,雨水充足,植茶区又在1500米-1800米之间,加之这里植被茂盛,林下腐植物丰富,土地肥沃。

因此茶树生长茂盛,萌芽期早,采摘期长,叶长肥硕,白毫显着,品质优良,茶性有如丽人一般的高雅,茶气有如清风一样的柔绵,韵味有如秀水一般的甘甜。

帕沙整座山系中,帕沙新寨、帕沙老寨、帕沙中寨、南干、老端,全都是哈尼族寨子,这些寨子几乎都产茶,整个帕沙古茶园延绵十多公里,总面积约三千亩,树龄多在200--500年间。

另外帕沙有棵茶王树,也成为帕沙茶树1号,树高近八米,据当地村民介绍,树龄已有上千年。

帕沙的古茶树不修剪,而且茶园从不施肥、不打农药,也不翻土,而园中又没有杂树混生,茶树能充分吸收养分。

所以,帕沙古茶树的鲜叶色泽油嫩、亮绿,光泽度好,叶片较厚。

其次茶园基本上处于半荒状态,茶树不修剪并且一年只采摘一次。茶树综合树龄可达300年左右。

虽说这样会影响产量,但能保持古树茶的特质。

七分班章气,三分冰岛甜。

纯正的帕沙茶以清甜而著称,海拔越高,茶韵味越足。因帕沙茶山位于南糯山和布朗山之间,所制晒青茶在口感、滋味、韵味上更有两者合二为一的韵味。

其条索匀整,翠绿色泽,显著毫毛;绿中带金黄的浓郁汤色,香气浓郁;水路较细,舌面回甘生津持续,层次变化明显,略带苦涩味。

因帕沙茶分布较散,各个村寨所制的普洱茶,其滋味、口感略有不同。

帕沙,不仅人美、环境美,茶叶自然没话说,茶性高雅,茶气柔绵,韵味甘甜。

本文《帕沙古树红茶和帕沙古树茶的区别》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ngshi-191721.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