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常识 > 岩茶和红茶的树种区别图片

岩茶和红茶的树种区别图片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05:23 点击52次

岩茶和红茶的口味区别图片

岩茶跟红茶的区别

1、所属茶类不同

要问岩茶和红茶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当然是所属茶类不同了。

武夷岩茶是属乌龙茶(青茶)类,而武夷红茶属我国六大茶类中的红茶类。当乌龙茶和红茶来到了秀美的武夷山茶产区,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出了独特的武夷岩茶和武夷红茶。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武夷山的桐木关是正山小种的发源地,所产红茶品质优异,扬名中外。

2、采摘时间及采摘标准不同:

采摘时间:

岩茶一般要等到谷雨后开始采摘,各品种的采摘时间也是有差别的,时间跨度较广,从四月中下旬到五月份左右。而外山红茶在清明节后就可以采摘了,桐木关的红茶则要等到五月初才开始大量采摘。

采摘标准:

岩茶要求“开面采”,当然,不同的品种会略有差异,比如:肉桂以中小开面为佳,水仙以中大开面为佳。而红茶则以单芽或者一芽一叶、一芽两叶、一芽三叶为标准。

3、制作工艺不同:

制作工艺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发酵程度上,岩茶是半发酵茶,发酵程度在20%到70%,它的基本制作工序为:采青、萎凋、做青、揉捻、烘焙、拣剔等等。相对来说,岩茶的制作工艺复杂精细些,焙火也是一大特色工序,素有“武夷焙火,实甲天下”之说。

而红茶是全发酵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中发酵程度最高的,它的基本制作工序为: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步骤,萎凋是红茶制作中的重要工序,影响着后期茶汤的颜色滋味等。

4、发酵程度影响茶汤颜色的不同:

相比之下,岩茶的发酵时间较短,只是鲜叶的边缘发红,鲜叶中间部分受到的损伤少,因此会形成“绿叶红镶边”,成品茶的汤色是偏黄的,介于红绿之间。

而红茶发酵程度高,萎凋时间长,鲜叶里的茶黄素在酶的催化下,颜色渐渐变红,成品茶的汤色也是红的。

5、品饮体验不同:

岩茶和红茶本就是不同的茶品,各有各的好,茶友们完全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去选择,十三夷久居武夷山,自然是两种茶都爱了。

优质的岩茶香气馥郁,韵味悠长,更有着令人魂牵梦萦的“岩韵”。而优质的红茶,同样也不赖,汤水柔和,香甜味醇,沁人心脾。

老树茶和红茶的区别

云南红茶不全都是老树。云南红茶简称滇红,在2010年以前出品的滇红,大多数的原料都是野生老树茶,也有古树茶级别的原料在其中。

2010年以后,滇红茶因其甜润的口感和润燥的效果,逐步被广大茶客所认可,老树料不够,茶农就开始用大树茶和中树茶料加工滇红,所以说云南红茶不全是老树加工的。

岩茶的树种

1、武夷山(大红袍) ( 世界遗产 5A景区 风景名胜 自然保护 )

武夷山,武夷山位于江西与福建西北部两省交界处,武夷山脉北段东南麓总面积999.75平方公里,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地球同纬度地区保护较好、物种较丰富的生态系统,拥有2527种植物物种,近5000种野生动物。武夷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2、黄山(黄山毛峰) ( 世界遗产 世界地质 5A景区 风景名胜 国家地质 )

黄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与长江、长城、黄河同为中华壮丽山河和灿烂文化的杰出代表,被世人誉为“人间仙境”、“天下第一奇山”,素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境内群峰竞秀,怪石林立,有千米以上高峰88座,“莲花”、“光明顶”、“天都”三大主峰,海拔均逾1800米。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两次登临黄山,赞叹道:“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人据此概括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3、狮峰山(龙井茶)

狮峰山是浙江省西湖龙井原产地一级保护区,这里生产的西湖狮峰龙井茶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首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绿茶皇后”。早在1915年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西湖龙井茶获得了特别金奖,被誉为“国茶”。狮峰山一带的土壤由“西湖石英”岩的残破积物和粉砂岩、粉砂质泥岩风化而成的白砂土与黄土组成,所含的微量元素特别适宜茶叶优质品质的形成。

4、君山(君山银针茶)

君山岛,古称洞庭山、湘山、有缘山,位于岳阳市境内,是八百里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与千古名楼岳阳楼遥遥相对,由大小七十二座山峰组成,被“道书”列为天下第十一福地,现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区。山的西南悬崖峭壁,怪石嶙响,岩下有石穴。因其浮游于浩浩荡荡的洞庭烟波之中,神秘飘渺,远看知横黛,近看似青螺,因而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的诗句来描绘它的景色和秀姿。2011年9月,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正式批准岳阳楼—君山岛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5、凤凰山(乌龙茶)

潮州凤凰山天池位于潮州凤凰山脉乌岽山东峰顶部,海拔约1325米,其主峰海拨1391米,仅次于粤东第一高峰铜鼓嶂(1559.5米)。天池旅游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迷人的自然风光吸引了无数游人前来。天池的面积为76亩,是由古火山口形成的天然湖。特殊的气候使池面时而波浪滔天,时而水波不兴,传说中这里是西王母沐浴之处,更为其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6、太姥山(福鼎大白茶) ( 5A景区 国家地质 )

太姥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县境内,有“海上仙都”之称,景区总面积100平方公里。太姥山与雁荡山和武夷山成鼎足之势。太姥山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遗产。2013年10月11日,国家旅游局授予太姥山旅游景区等10家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2010年10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希腊莱斯沃斯岛召开的世界地质公园评审大会上,包括太姥山在内的宁德地质公园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获得“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称号。

7、庐山(庐山云雾茶) ( 世界遗产 世界地质 5A景区 风景名胜 国家地质 自然保护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华十大名山、中国最美十大名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避暑胜地、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和避暑疗养胜地,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

8、蒙顶山(蒙顶甘露)

由蒙山和百丈湖两个主景区组合而成,是四川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座落在名山县境内,距成都110公里,离雅安市15公里,318国道纵贯景区,成都-雅安高速公路两条引道与蒙山和百丈湖直接相连,交通十分方便。蒙山,横亘于名山县城西北侧,山势北高南低,呈东北一西南带状分布,延伸至雅安境内。山体长约10公里,宽约4公里。蒙顶五峰环列,状若莲花,最高峰上清峰,海拔1456米。从蒙顶西眺可见峨眉、瓦屋、周公诸山。向东俯视,原野平畴,山峦起伏,溪涧纵横,风景如画。

9、狗牯脑山(狗牯脑茶)

狗牯脑山位于江西省遂川县汤湖镇,山中林木苍翠,溪流潺潺,终年云雾缭绕,四时清泉不绝,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土壤肥沃,是得天独厚的名茶产地。狗牯脑山出产的狗牯脑茶是江西珍贵名茶之一,距今已有300年历史。狗牯脑茶叶片细嫩均匀,碧色中微露黛绿,表面覆盖一层柔细软嫩的白毫,茶叶五至七片,茶水清澄而呈金黄,茶味清凉芳醇香甜。

10、大别山(信阳毛尖六安瓜片)

大别山主峰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是以大别山主峰白马尖为核心景点。大别山脉横跨鄂豫晥三省,呈东南往西北走向,长270千米,是长江、淮河的分水岭。整个景区涵盖四大景点白马尖、龙井峡、四望堡、别山湖以及大别山庄度假村、面积达340平方公里,还有漂流等参与性项目。已对外开放的景点有白马尖、别山湖、龙井峡以及海拔950米的大别山庄度假村。

武夷岩茶和红茶是同一树种吗

有区别

武夷岩茶与红茶的区别

1、所属茶类不同

 

武夷岩茶是属乌龙茶(青茶)类,而武夷红茶属我国六大茶类中的红茶类。当乌龙茶和红茶来到了秀美的武夷山茶产区,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出了独特的武夷岩茶和武夷红茶。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武夷山的桐木关是正山小种的发源地,所产红茶品质优异,扬名中外。

 

2、采摘时间不同

 

岩茶一般要等到谷雨后开始采摘,各品种的采摘时间也是有差别的,时间跨度较广,从四月中下旬到五月份左右。而外山红茶在清明节后就可以采摘了,桐木关的红茶则要等到五月初才开始大量采摘。

 

3、采摘标准不同

 

岩茶要求“开面采”,当然,不同的品种会略有差异,比如:肉桂以中小开面为佳,水仙以中大开面为佳。而红茶则以单芽或者一芽一叶、一芽两叶、一芽三叶为标准。

武夷岩茶和红茶的区别

4、制作工艺不同:

 

制作工艺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发酵程度上,岩茶是半发酵茶,发酵程度在20%到70%,它的基本制作工序为:采青、萎凋、做青、揉捻、烘焙、拣剔等等。相对来说,岩茶的制作工艺复杂精细些,焙火也是一大特色工序,素有“武夷焙火,实甲天下”之说。

 

而红茶是全发酵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中发酵程度最高的,它的基本制作工序为: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步骤,萎凋是红茶制作中的重要工序,影响着后期茶汤的颜色滋味等。

 

5、发酵程度影响茶汤颜色的不同:

 

相比之下,岩茶的发酵时间较短,只是鲜叶的边缘发红,鲜叶中间部分受到的损伤少,因此会形成“绿叶红镶边”,成品茶的汤色是偏黄的,介于红绿之间。

 

而红茶发酵程度高,萎凋时间长,鲜叶里的茶黄素在酶的催化下,颜色渐渐变红,成品茶的汤色也是红的。

 

6、品饮体验不同

 

岩茶和红茶本就是不同的茶品,各有各的好,茶友们完全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去选择,十三夷久居武夷山,自然是两种茶都爱了。

 

优质的岩茶香气馥郁,韵味悠长,更有着令人魂牵梦萦的“岩韵”。而优质的红茶,同样也不赖,汤水柔和,香甜味醇,沁人心脾。

大叶种茶和小叶种红茶的区别

云南地域内的小叶种茶多为大叶种变异而来,与大叶种茶生物学归属上同属于普洱茶种(阿萨姆种);

两者叶片形态、质地均存在明显差异;内含物质含量和成分也有所不同,而不同的内含物质,也使得大叶种普洱茶和小叶种普洱茶滋味有所区别,各有特色,各有春秋,茶友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茶种。

1.内含物质不同

普洱茶中大叶种茶和小叶种不仅是叶片形态不同,其内含物质也存在差异。

通常大叶种普洱茶的内含物质较之小叶种更为丰富,且茶叶主要滋味和功能成分中的茶多酚、咖啡碱,在内含物质中所占比例更高;

茶多酚中的主要功能性成分儿茶素的总量和酯型儿茶素,所占比例也比小叶种高。

而中小叶种因氮代谢和氨基酸代谢旺盛,氨基酸、茶氨酸含量高;

另一方面,小叶种茶内胡萝卜素、叶黄素总量高,这些萜烯类衍生物可分解成β-紫罗酮和茶螺烯酮等香气物质,使得小叶种茶芳香物质更为丰富。

2.口感不同

大叶种茶因为茶多酚、咖啡碱含量高,其滋味更为浓厚、强烈;内含物丰富,也直接使得大叶种茶耐泡度更高;

且茶多酚是普洱茶后期转化的基础物质,更多的茶多酚和内含物质意味着,大叶种茶具有更为充沛的后期转化空间,更利于存储;

在恰当的仓储条件之下及合理期限之内,大叶种茶经过存储,滋味能够更为醇厚,更为符合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性。

【小叶种茶】

小叶种茶氨基酸、茶氨酸含量高,而氨基酸、茶氨酸是决定茶叶鲜爽润甜和回甘生津程度的主要物质,因此更丰富的氨基酸、茶氨酸使得小叶种滋味相比于大叶种更为鲜爽、甘甜;

更为丰富的芳香物质,也直接使得小叶种茶香气更为多样、浓厚。

本文《岩茶和红茶的树种区别图片》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ngshi-155594.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